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RSS欢迎来到UFO爱好者!本网搜集 UFO 外星人 鬼故事 麦田怪圈 探索发现 UFO事件 UFO图片 UFO视频 USO等相关信息

《幸运捡漏王》:(完整版)(全文免费阅读)

编辑:ufo爱好者 来源:ufo爱好者 浏览:3679 发布时间:2019-07-13 14:08:04 发布评论

 

0011 铜钱和银币

“清朝铜钱铜的含量平均只有七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铜含量还要多一点……”

周淼呆了呆,嘴唇动了动:“那就是亏了!?”

顿了顿,周淼又道:“亏了算我的。”

金锋随手抄起一坨筒子钱,淡淡说道:“没亏!”

“有赚!”

周淼怔了怔,抬头看金锋。

金锋起身拿了工具箱过来,取出穿心一字改锥,暴力的插进筒子钱,重重一撬。

筒子钱便分成了两半。

再把剩下的筒子钱分开,嘴里问道:“问过老袁头,筒子钱哪儿收的没?”

周淼摇头:“那个老狐狸,奸诈得很。”

“不过应该是西城区收的,那边棚户区改造拆迁,老袁头这些天一直在那捡便宜。”

“专坑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婆。”

“锋哥,这些铜钱值钱?”

“清理出来才知道。”

金锋叫周淼拿了家里的陈醋过来,配了一些水调匀,将筒子钱丢了进去。

筒子钱在醋水中浸泡了半个钟头,金锋又丢了把改锥给周淼,两个人很快把十几个筒子钱拆开。

昏暗的灯光下,旷野中的蚊虫飞蛾灭火般的扑来,密密麻麻的钉在灯泡上。

废品站最是招蚊子和苍蝇,又挨着沼泽地,夏天夜里,蚊子大军嗡嗡嗡的轰炸声令人头皮发麻。

啪啪啪的拍打声络绎不绝,周淼被咬得龇牙咧嘴,一只手在身上抓挠个不停。

金锋起身上了垃圾山,四下翻腾捣鼓半响,捡回一根柴块,用柴刀劈开点燃。

一阵阵清香从点燃的柴块溢散出来,青烟缭绕中,没一会,周围的蚊虫径自神奇般的没了。

周淼微微觉得奇怪,看了看周围,再看看金锋。

“锋哥,你用的啥?”

“香樟树!驱蚊的!”

周淼哦了声,低低说道:“还是你懂的多。”

金锋的动作很麻利,十几个筒子钱很快被拆成一块一块的铜钱。

一来二去,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金锋不停的捶着腰,活动筋骨,有些恼怒。

这幅身体实在差得离谱。比起自己当年百分之一都不如。

未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但,首先要做的,还得把这幅身子骨给弄好。

身体,才是真正的本钱。

将钱币用干衣服拭干,金锋挨着挨着的检查每个钱币。

在送仙桥的那段时间,金锋早已经把看到的听到的全都记在了心里。

在现如今,清朝的各个皇帝的钱币已经成为了古董。

对于金锋来说,清朝的钱币根本不入眼,但现在却是不同。

在这些筒子钱里,有康熙通宝,宝泉局所制。也有乾隆通宝,雍正通宝,出自各个省局。

周淼烧了一大锅开水,金锋将用得着的钱币丢了进去。

这是清理古钱币的最实用的法子。

“只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的……”

“其他的不值钱,不要。”

“水别烧开,坏了品相得跌价。”

吩咐周淼之后,金锋进了矮矮的小平房,脱掉自己裤子,冲洗干净。

腿上那一条大口子足足长二十公分,痛得钻心。

看着杂乱破烂的房间,鼻息里酸臭刺鼻的味道,金锋深深的叹息。

点燃一支烟出来,周淼已经将十几枚钱币捞了出来,摆在破烂的塑料盆里。

捡起几枚看了看,其中两枚已经露出本来的庐山真面,其他几枚虽然还有黑锈,不过字体已经全部显现出来。

几枚钱币接着泡热水里,金锋拿来了一把牙刷,开始清理钱币上的一些瑕疵。

一枚康熙通宝平放在金锋的手心。

康熙通宝最普遍的就是宝泉局制造的,正面康熙的熙字左边多了一竖,后面是满文的宝泉两字。

金锋手里这枚却是宝福局的钱币,宝字是满文,福字却是汉字,价格不低。

拇指轻轻一弹,康熙通宝飞射如夜空,带着一丝清脆的鸣叫。

轻轻摊开手,钱币正正落下。

掌心一错,钱币从无名指间冒了出来,从中指间钻进掌心,再从拇指间冒出来。

灵巧如斯的手法叫一旁的周淼看得一愣一愣的,接下来金锋手一抖,钱币顿时跌落尘埃。

金锋脸上有些不好看,默默拾起钱币。

周淼的伸过来,递给金锋一枚钱币。

“锋哥,你看看这个是什么?”

“跟铜钱不一样。”

眼前的钱币跟铜钱不一样,铜钱是外圆内方,而这枚却是全圆,压手感也比较重。

钱币两面黑乎乎的一片,看不起本来面目。

金锋大拇指紧紧摁着钱币一面重重一搓,嗯了一声。

“银币!?”

周淼脑袋凑过来,轻声说道:“银元?”

“不是银元。是银币。”

“要不要煮?”

金锋摇头说道:“铜钱可以煮,银币不能。”

“煮了包浆会化,不值钱。”

“包浆老的才值钱。”

这回金锋在破烂废品里寻了件羊绒大衣的衣袖,将银元放置其中,开始慢慢的搓磨。

锅里的水慢慢冷却,一枚枚铜钱被周淼捞上来,按照金锋教的法子,用牙刷轻轻擦拭。

一共三枚顺治通宝,六枚康熙通宝,十枚乾隆通宝,十枚雍正通宝和十一枚嘉庆通宝。

这当口,金锋也停止了搓磨。

手慢慢摊开,一枚直径十五厘米的银币在夜里闪过一抹银光。

周淼又凑了过来,对着银币正面上的字念出声来。

“饷军州漳!”

“是漳州军饷!”

银币上的漳州军饷是繁体字,从左往右四个字排开,但并不是很规范。

在州和军两个字的下面是一个图案。

这个图案有些像一个牛字少了下面一横,还有好些个杂乱的丝线缠绕着残缺的牛字。

虽然那些丝线绕得很多很杂,但总体看上去却是别有味道。

翻过来看银币的背面,上面是两个字足纹。

足纹下还有两个字,通行!

漳州军饷!

足纹通行!

周淼指着银币说道:“锋哥,这个也值钱的不?”

“在民国不值钱。现在值钱。”

“送仙桥里没见着这种银币。”

“这种银币,不应该出现在巴蜀。”

金锋云淡风轻的说出这些话来,一旁的周淼怔怔的呆立半响,默默地低头。

“还是你懂得多。”

地上还剩下一百多枚铜钱,金锋随眼扫了扫,最后还是收了起来,丢进锅里。

这些铜钱涵盖了从顺治到宣统,大都都是由川局制造。

在清朝,各省都有制币的机构,川局制造的通宝大多制式普通,重量不一,存世量极大,市场上的价格也不高,基本没有啥收藏价值。

到了光绪那会,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市面上的钱币由机制币取代,也就是无孔的小铜元。

再到最后一任皇帝宣统这里,制币已经无利可图,由机制铜元代替。

仅有宝泉局造过一种小铜钱,重一钱,被叫做小宣统。

方孔钱币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以来铸造秦半两钱到宣统通宝正式结束,历时两千年岁月,贯穿整个神州历史,在全世界也属于独一份。

收好钱币,已是深夜。

沼泽地里传来阵阵蛙声虫鸣,在静寂的夜里清晰可闻。

隔壁三娃子家里又传来了杀猪般的吼叫。

两种呻吟越来越大声,伴着简易床板的哐哐作响,还有三娃子婆娘长长久久的喘息。

“锋哥,我们的废品站还能开下去不?”

窄窄的小房间里,周淼静静的躺在床上,黑暗里一双黑黑的眼瞳轻轻的闪动。

金锋木然的抽着烟,轻声问道:“开不开无所谓。”

“你,想不想开?”

黑暗中,周淼转过头,看着金锋,低低说道。

“我不知道。”

QQ截图20180710143014.jpg

0012 卖钱币

顿了顿,周淼又说。

“傲哥会炒菜做饭,做得又好吃,夜排档生意火得爆。”

“你人聪明,比我们谁都懂得多。”

“我,我连小学都没念完……”

“从帝都山出来到现在,我连春熙路都没过去几次,天天跟废品破烂打交道……”

“废品站不开了,我不晓得,我还可以干什么?”

金锋仰望着破烂的天花板,静静说道:“你想开,那就接着开。”

周淼低低说道:“我是残废,没多大的奢望。我就只想跟破烂候那样,收破烂收起了一栋楼。”

“到时候我挣到了钱,回老家,给我们几兄弟一人盖一栋别墅,再把娅娅和贝贝找到。”

“我们几个天天在一起,一辈子不分开。”

臭气熏人的潮湿房间里,金锋静静的躺着不动,眼眶里有些湿润。

周淼的话自己没法回答。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淼转过身,背对金锋,嘴里轻声呓语说道:“锋哥,我想丹哥了。”

“我想娅娅……”

“我想贝贝……”

“我想帝都山,想我们的家……”

周淼的呓语缠缠绵绵,越来越低,终至不闻,发出匀称的呼吸,进入梦乡。

周淼的话却像是一把刀子捅进自己胸口,痛得发抖。

闭上了眼睛,紧紧的咬着牙。

这一晚,是金锋重生的第一晚,这一晚金锋一夜没睡。

原本在心里的计划随着周淼的梦话全部打消。

所有的计划,全部打消!

“一百年前,为了那片破碎山河,我,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希望……”

“谢谢你把我带回现在,如今山河依旧,国泰民安,时逢千古未有的梦寐盛世……”

“我,不用再背负那些虚无缥缈的责任……”

“我,要好好的,活一次!”

凌晨三点,周淼就悄悄爬起来,开着废品站唯一的一辆电三轮出门去赶早市。

早市说白了,就像是民国年间的古玩鬼市,都是见不得光的。

周淼干这一行快十年,路子比金锋还摸得熟络。

当初几兄弟一起出来,流浪街头,什么都干过,最后金锋选择了收破烂。

这,是唯一不需要本钱的行当。

辛辛苦苦好些年,也是因为这个废品站,四个兄弟各自分道扬镳,只剩下周淼跟金锋还在坚持。

天刚麻麻亮,东边翻起了鱼肚皮,哐当当熟悉的声音响起,周淼的电三轮回来了。

加大的货箱里上拉着十几圈的五芯电缆,粗有拳头。

周淼拖着一条废腿跳下车,麻利的关闭大门,在大油桶里点上火。

吃力的的从车上拖下电缆,熟练的将电缆锯成一米一节,随即丢进大油桶里。

大油桶里的火加了废机油和柴油,染得很旺,一股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塑料的焦臭铺满四周。

金锋静静的看着周淼老练一逼的动作,轻轻的将烟蒂踩在地上,狠狠的搓。

时间指向七点,油桶里只剩下澄亮亮的铜芯。

周淼早已煮好了稀饭,端了一大锅出来,冒出腾腾热气。

就着咸菜和馒头,呼哧呼哧的大口吞咽。

八点多钟的时候,满空的焦臭还残留在半空,王大妈带着一帮子人到了废品站,前前后后走了一圈。

废品站临时关停。

如果要再开,必须先补办好手续,按照程序走。

“锋哥,现在怎么办?”

周淼站在五米高的破烂山上,看着堆满的破烂,静静的问金锋。

金锋换了身最干净的衣服,拎着一个塑料包,淡淡说道:“天塌不了!”

“看着家。”

走出废品站,金锋骑着板车去了草堂。

草堂的名气极大,这里是诗圣中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两百多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挨着草堂的旧货市场名气就比不上诗圣,原先地方极小,后来经过扩建,面积颇大,每一间门脸都得有送仙桥的两倍。

草堂、送仙桥和文殊坊并称锦城三大古玩城,草堂的设施最完善,摊位最多,还建得有大棚区,不用遭受日晒雨淋那份罪。

人气虽然比不了送仙桥跟文殊坊,但靠着草堂的名头,接待些五湖四海的游客,光是卖纪念品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一千五百万的准一线大城市,每一处地方都是人山人海。

大棚区里摊位很规整,摆放的工艺品跟送仙桥的差不离,大多都是文玩类的手串,文玩核桃以及烂大街的车珠子。

木雕、竹雕、漆器好些个都是大件货,有一排摊位是专门的玉石区。

金锋也就远远的望了一眼,没有过去。

站在十几亩的大棚区中央,金锋微微失神。

这是自己从来没想过的真正繁华盛世,就算是做梦也未曾梦见。

一百多年前,随便一个弹丸小国开着一艘战舰,轰上两炮就能割地赔款,只有真正生活在那个年代,才会懂得什么叫做屈辱。

大棚区过去,是整齐划一的门脸楼,门脸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楷书、行书、隶书、篆书。

门脸内的装潢也是古色古香,各有特色。

奇石斋过去,金锋进了一家叫做三苏收藏的古玩店。

这家店由两个门脸组成,面积得有八十平米,分上下两层,装潢带着明清风格,博古架和一些家具的摆设布局也有些考究。

凉悠悠的冷气迎面扑来,刚进门脸的左侧,摆着一盆富贵竹,右边是一个仿古的鱼缸。

这是典型的风水招财摆设,金锋暗自在心里点头。

随眼一打,店铺里博古架上摆着的一些瓷器尽收眼底,正面挂着四幅装裱好的字画,梅兰竹菊四君子。

落款是近代的一个人,金锋自然不了解。

角落里放着一块长两米多的功夫茶茶桌,直径一尺的树墩做的天然圆凳上,坐着两个人,悠悠闲闲的品着茶,低低的细语。

金锋站在门口没几秒,门口的红木仿太师椅上站起来一个少妇。

少妇三十来岁,身材倒也没走样,穿着一件黑色露肩长裙,妆化得很浓,一张猩红的大嘴如同鲜血一般,红得吓人。

两只眼睛上下一打量金锋,撇撇嘴,不冷不热的说道。

“你干什么的?”

虽然自己换了最干净的衣服,最好的鞋,但在对面少妇眼里,自己依然不过是区区不入流的一个路人。

这让金锋有些不舒服。

“收东西不?”

金锋淡淡说道。

冰冷冷的话让女人微微一愣,说道:“当然收。”

“你有什么?”

金锋将塑料袋掏出来,轻轻一抛,稳稳的落在方形茶几上。

少妇捡起塑料袋凑近了一看,咦了一声。

伸手招了招,叫学徒工送来手套,将塑料袋里的铜钱取了出来,挨着挨着放在方桌上。

随后又拿来了游标卡尺,先量了每一枚铜钱的尺寸。

少妇有些意动。再次大咧咧的招招手,又叫学徒工取了独眼放大镜,就是戴在眼睛上的那种。

这种放大镜金锋早已见过,那时候天都城跟大魔都钟表匠戴的就是这个。

少妇在测量过铜钱尺寸之后,又拿了高倍放大镜仔细看完,足足花了半钟头。

这个时间段,少妇也没叫人来招呼金锋,金锋就只能站着。

好不容易鉴定结束,少妇却又做出了一个令金锋想不到的事来。

叫学徒工拿来平板电脑,调开一个图片文档,将每一枚钱币挨着跟图片上的钱币相对比。

一来二去,大半钟头没了。

这边少妇在看钱币,另外一头角落里,两个男人里的其中一个叫了声小宋。

>>>>本文《幸运捡漏王》全文在线阅读<<<<

查看全部评论

信息评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