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被宰割时难得的胜战
198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惶惶如世界末日来临,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这不仅仅是因为中日战争之后留下了的巨大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因为千年以来被称之为倭寇的日本人,居然彻底打败了称之为“龙的子民”的泱泱中华。
当时国人感慨,天朝败给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列强也就罢了,可小小的倭奴都能把天朝打的七零八落:大清王朝究竟是怎么了?举国上下皆绝望,但历史车轮滚滚,不会因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只能在绝望中找寻希望。可这个希望太弱小,太无力了!国人把翻身的希望寄托于戊戌变法,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而后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洋教,反洋人,反洋物的义和团运动,见到所有带洋的一律杀杀杀,完全摒弃西方的一切。如此转变是不是太快了?大清王朝的决策机构究竟是怎么了?文章出自www.china-ufo.net从百日维新失败到清政府向世界十一国宣战,仅仅两年时间,怎么突然就从借鉴西方政体,经济技术变成要“挑铁道拔电干,紧急毁坏火轮船”(义和团标语)了呢?义和团没文化和眼界,加上脑子发热,不懂是是非非,难道清王朝也傻了?
显然不是,这里面有着太多的权利斗争,慈禧与光绪,守旧派与洋务派,洋务派与维新派,清政府与西方各国的势力斗争,让京城内无时无刻暗流涌动。然而,在此背景下,一个西方国家的挑衅让清政府对外态度立刻从软弱转变到强硬,以至于给了清政府勇气,让怕洋人怕的像老鼠一样的慈禧向十一国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