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遗骸+1960年的《洛阳日报》
2016年12月2日电子版一具在大漠里孤单躺了50余年的遗骸,经过青海、四川两地警方的协调配合和走访调查,最终确定这具遗骸极可能是一名叫“李中华”的四川巴中男子。根据青海茫崖警方整理遗骸随身遗物发现,除了书信外,还有一份1960年的《洛阳日报》引发更多关注,有人表示,这具疑似“李中华”的遗骸背后,似乎还有其他的秘密。
12月1日,记者通过与河南洛阳媒体记者联动,找到了当年的这份《洛阳日报》,但从当天的报纸内容来看,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报纸上的内容暂时也很难与李中华联系起来。
茫崖警方和巴中警方表示,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具荒漠里的遗骸是否就是李中华本人,两地警方接下来将做DNA鉴定。
未解疑团1
为何携带1960年《洛阳日报》?
■记者调查:当天报纸没发现有什么内容能够和他(李中华)的身份联系起来。
最近几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简称“茫崖行委”)公安局官方微信发布的一条“特殊寻亲”信息,让一具在茫崖大浪滩躺了50余年的遗骸引发各方关注。
11月30日,经过四川巴中警方多方调查走访,初步推测这名罹难人员可能叫李中华,巴中人。李中华妻子邓光明向记者回忆,1958年的夏天,李中华未和家里任何人打招呼“不辞而别”。
值得注意的是,茫崖警方在整理遗物时,还发现了一份1960年9月13日出版发行的《洛阳日报》,这份已经残缺的报纸引发颇多关注。
不过,李中华的家人告诉记者,李中华确实有一些文化,能够看报纸,而李当年离家外出打工后,也曾听人提起他到过河北、河南、新疆等地,但具体行踪路线,家人并不十分清楚。
未解疑团2
他是否是地质工作者?
■记者调查:“李中华”应该与当时洛阳的相关机构没有工作上的关系。
未解疑团3
是否与核试验工作有关?
■记者调查:“这个防风镜与我们部队配发的防风镜太像了。”
茫崖警方根据死者穿棉工衣、信件邮戳和随身携带的《洛阳日报》,推测“李中华”死亡时间为1960年9月至1961年4月,那么,这是否与当年的核试验工作有关呢?
对此,洛阳当地媒体记者曾找到当地的李良玺、高诚莲夫妇,两人当年曾到位于罗布泊西端的马兰基地参与我国首次核试验工作。据两人回忆,在上世纪60年代,曾有好几支驻洛部队奔赴新疆和青海参与我国首次核试验。
- 上一条:返回列表
- 下一条:考古时学家发现一家妓院 壁画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