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34章 投汉一念起

第234章 投汉一念起

    数日前,颍阳县。

    石韬正在监督役夫修补城墙。

    一骑令兵远远疾驰而来,一到城门下便迫不及待大喊:

    “骠骑将军有令!”

    “颍川典农中郎将石韬,即刻调运谷十万斛,绢一千匹,猪羊各五百头至襄城,不得有误!”

    石韬听得眉头一皱:

    “去年摩陂决堤,水淹襄城,如今城墙早已沤烂,却未及修缮妥当,如何能将这等数量的军资搬运到那里?”

    然而令兵不跟他废话,直接将曹洪手令留下,打马便走。

    石韬仔细检查印泥,确实是骠骑将军的押印。

    打开一看,也确实是要求他调粮肉到襄城。

    想到这段时间不断传来的捷报,大概是曹洪用来犒劳士兵的?

    一时也无话可说。

    将修补的工作交托给手下,又仔细叮嘱各稻田守吏盯好春耕,便立即去调度民夫、辎车。

    如此忙碌了一日,一切准备妥当,近千人的民夫浩浩荡荡出城,跨过颍水,然后直往襄城方向而去。

    襄城与颍阳之间,主要的河流就一条颍水,两边距离并不远。

    辎重车队慢悠悠地走,最多两天就能走到。

    但石韬自接到军令,整天紧绷神经,生怕出一点差错。

    因为自贾逵挂帅之后,这位素来注重恩威并施的“贾使君”。

    突然翻脸,竟成酷吏。

    甭管是民屯还是军屯,但凡出现逃人,一律戮杀,株连妻儿。

    若逃人太多,就连主管的官吏都要丢脑袋。

    而石韬自北归中原之后,多署于理民的庶务,久疏战阵。

    能否在行军途中约束部下,心里并没有底。

    只能尽量盯紧一些了。

    好在他作为颍川士人,在乡中到底有几分名望。

    一路上并无人逃亡。

    第二日晡时,车队顺利抵达襄城郊外。

    远远地,还能望见那个名为“摩陂”的蓄水湖。

    但此时湖水已经流干,湖底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

    看上去倒是一片生机勃勃。

    石韬就这满眼青翠,囫囵咽下了一碗饭。

    正要遣人入城打点。

    前方道路上,忽然扬起滚滚烟尘。

    不多时,一队弃甲曳兵而走的骑士狼狈而至。

    一看到成群的猪羊,顿时双眼放亮,满是贪婪之色。

    石韬心下一惊,立即亮出典农中郎将的印绶上前交涉。

    这队骑士才有所收敛。

    但仍围着车队不愿离去。

    石韬无奈,只能询问对方来历。

    却得知竟是从郾城败退归来的魏军。

    而且据说曹洪曹泰所部已经被汉军锁死在滍、汝二水以南,难以北返。

    颍川郡很可能要变天了。

    石韬一时惊愕失声,却又隐隐感觉有些不合理。

    且不说偃县只是汝水其中一处节点,绝非唯一。

    就算汉军真的将二水渡口全部锁死,节点全占。

    可曹洪手上不是还有好几千精锐骑士?

    而方城一线的汉军才多大的胃口,他们吃得下这么多人马吗?

    更别说襄城一线尚有刚刚北撤的步军,足以前去接应骑士归来。

    分明是这群逃兵为了推卸罪责,故意混淆视听!

    可石韬能保持理智,不等于他手底下那群民夫都能做到。

    实际上,在看到这群骑士败归的模样后,车队便已经有所骚动。

    再听其讲述败绩,更有人打算往城里跑了。

    石韬不得不回头勒令军吏去抓人。

    以至于被那队骑士顺走了十几头猪羊都顾不上呵斥了。

    但很快,随着前方越来越多自偃县败归的士兵陆续而来,车队的民夫彻底失控。

    有人直奔最近的襄城,有人则返身往颍阳走。

    但更多的,则是与败兵一道趁机哄抢粮食,然后往北边郏县的方向去。

    那里一路到汝水上游的梁县都是多山的区域,易于躲藏。

    而石韬阻止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粮、肉、车、马被乱兵乱民彻底瓜分殆尽

    偏偏人群一乱,互相冲撞推搡,他被裹挟其中,难以脱身。

    好几次被推倒在地上,差点被踩死。

    如此一路乱到天黑,襄城守军大概是终于察觉到不对劲,打着火把往这个方向赶来。

    而石韬望着空空荡荡的身后,又望了望手上断成数截的青绶。

    一时间不喜反惊。

    就这么回去。

    按照贾逵定下的军法。

    自己也要杀头的吧!

    倒是洛阳家小有徐庶看顾,或能保存。

    可自己蹉跎半生,好不容易才堪堪够到二千石的位置,当下所谓的第五品。

    怎甘心受戮?

    而若不想死在此处,又能去往何方?

    看着越来越近的火龙,石韬仿佛看到一道即将勒住脖子的索命绳。

    恰在此时,一头大概是被乱兵漏过的羊,自一颗树后咩咩地走来。

    羊走到他跟前,警惕地一顿,便继续往前。

    正是往西。

    石韬目光随之西转。

    一个曾经在心底冒出又按下的念头,不可抑止地二度冒了出来。

    而这一次。

    随着瞳孔倒影的火光越来越亮。

    这念头再也按不下去。

    ……

    昆阳城下。

    随着王平部悍然出击,汉军抢在魏军之前,先一步对被困的夏侯霸形成了夹击之势。

    若将视角拉高到战场上空。

    这一处局部夹击,在洪流一般的魏军骑士集群之下,并不算多么亮眼。

    但因为此时洪流被阻挡在重围之外。

    而身处其中的夏侯霸部众,只能望见前有强弩,后有追兵。

    身旁则是不断倒下的战友。

    唯独看不见援军的身影。

    所谓骑兵洪流,与他们何干?

    于是,王平部仅仅是一轮冲锋之后,便将夏侯霸后军彻底击溃。

    这之后,便是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将领都会的基本操作。

    尽力兜着溃军,倒卷敌阵。

    而王平此时兵力虽不足以将比自己多的敌军完全兜住。

    但因为敌军本就困锁在重围之间。

    丧失斗志和秩序之后,不往自家中军的方向逃,还能往哪逃?

    两刻之后,夏侯霸的中军本部就被溃兵所冲散,变成一团乱糟糟。

    见此情状,王平、邓艾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往其将旗所在的方向猛突。

    或是身先士卒,或是出寨迎击。

    夏侯霸的将旗只是坚守了片刻,便倒在了阵阵飞扬的尘土之中。

    再无声息。

    汉军一时士气大振。

    就连东侧原本濒临溃散的阵线,也重新稳固了下来。

    曹洪远远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

    这一刻,他依然是有兵力优势的。

    甚至不顾伤亡猛攻,有相当把握拿下昆阳城。

    可这有什么意义呢?

    他麾下的骑兵是用来执行贾逵的扰后战术的。

    不是用来死磕一座可有可无的小城的。

    救不出夏侯霸,再纠缠下去,毫无意义。

    就在此时,有探马来报,说下游偃县被姜维部所袭击,再次失守。

    原来,就在魏骑往滍水下游奔袭的时候。

    姜维、寇封先一步奔袭到了更下游的汝水河道。

    一直等魏军在偃县渡河,并西转昆阳之后,才反身来扑杀偃县。

    一击得手。

    简而言之,其实白天滍水一线的各处渡口,并无汉军正卒把守。

    全都是一群躲藏在木围后装模作样的郡县辅兵!

    原来从一开始。

    曹洪这部人马就落入了汉军将领的算计。

    这一次,曹洪没再发愣,而是遣人速去通知曹泰收兵。

    再不走,就连他这部人马都要被围死在昆阳周边的重围之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