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93章 挑拨

第293章 挑拨

    “伯,伯约有心事?”

    邓艾注意到姜维神色。

    姜维轻吐浊气,道:

    “我的志向,士载是了解的。”

    “原本朝廷打算闭关息民数年,倒也没感觉有什么。”

    “但今日看到别人将要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在宫中等闲度日,难免心气不平。”

    “哈!”邓艾抚掌一笑。

    姜维面色顿时不爽:

    “你的冯翊太守不也给射援夺了么,何必取笑我?”

    “非,非也!”邓艾连忙摆手。

    “射府君,先,先帝老臣,才德我所不及,何,何言夺?”

    但见姜维似笑非笑,邓艾干脆从布囊取出一片木炭和纸,就着马鞍快速书写起来。

    姜维并马上前,看到纸上赫然写着“扶风”二字,愣了愣,忽有明悟。

    这位射援射文雄,祖籍扶风郡,乃是早年三辅士人流入蜀中代表人物之一。

    其人少年时期便在关中颇有名声德行,因此被当时的太尉兼名将皇甫嵩一眼相中,嫁女与他。

    有了这个前提,再去思考朝廷选用射援为冯翊太守,便不难理解了。

    借助射氏在关内的名望,平息众议嘛!

    只是……朝廷为何万般优待关中士民呢?

    姜维本以为自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但现在看来……

    “总之,早备粮秣,整修军械。”邓艾抬头道。

    “我料不出半年,你我或也要出河东的。”

    看着口条突然流利的邓艾,姜维面上再无半分颓丧之色。

    ……

    汉军趁着入夏丰水时节集兵于临晋城的消息,很快就被隔河相对的河东魏军发现。

    而后者直接以快马加急的方式往南传递。

    不过三四日后,自潼关至洛阳便全线惊动了。

    之所以如此效率。

    不单单是因为关洛之间的驿道体系本就是天下首屈一指的。

    更因当下驻守潼关的左将军张郃,有着知耻而后勇的决心。

    其人在获得镇守潼关的任命后,便马不停蹄西出洛阳,一路整修道路、城池。

    而彼时洛阳上下都在关注新旧交替之事,反而无人掣肘。

    张郃的军事布置得以顺利施行。

    几乎在汉军第一批辎车进入临晋城的隔日,他便开始备战。

    “人要知耻。”

    潼关城楼上,张郃对一员偏将说道。

    “如你我这般败军之将,能得起复已属不易。”

    “若不拼死报效朝廷,来日有何面门到泉下面见先帝?”

    那偏将年纪略小于张郃,满脸伤痕,显得十分狰狞。

    但面对位高权重的左将军张郃,表现得相当老实,只是颔首应诺。

    直到张郃唠叨完了,才道:

    “将军之败,乃寡不敌众,非将军一人之罪也。”

    “而郝昭彼时在陇右拥众而不能守,乃技不如人,岂敢与将军相提并论?”

    张郃闻言摆手道:

    “败就是败了,无须找借口。”

    “关键要吸取教训。”

    郝昭抱拳道:

    “请将军赐教。”

    张郃瞥了一眼对方手中的兵符,面不改色道:

    “陈长文(陈群)让你来此地调兵去河东,不会是去司马懿麾下听命的吧?”

    听到张郃直呼某人的名讳,郝昭只觉牙酸。

    只能紧了紧符信,沉声道:

    “陈公确有此意,因为蜀贼此番来犯,明显以河东为主攻方向。”

    “而潼关坚固,加之有将军坐镇,只需留下部分兵马足以坚守……”

    郝昭越说越小声。

    因为他看到张郃拳头捏得发白。

    仿佛下一刻就要捶打到他身上。

    说起来,自天子病危,皇太子在重臣辅佐下开始履行监国之职后,洛中的人事可谓一日三变。

    特别是司马懿北走之后,当初他和张郃的旧账就被有心人翻了出来,继而直接影响到托孤重臣的平衡格局。

    原本是两宗室大将对两心腹谋臣。

    前者有曹魏宗亲的大义所在,后者则在中枢经营日久。

    表明上算得上势均力敌。

    但出了张郃这档子破事,司马懿为了避嫌离开中枢。

    这套平衡体系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陈群这次派自己来,除了确实要给予司马懿一些实质性的支持之外,未尝不是来试探张郃的态度。

    但很显然,张郃虽然不至于因私废公。

    可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他绝对不介意给司马懿穿小鞋!

    郝昭听到这里,早就没了继续调兵的心思,直接告辞。

    “且慢!”

    张郃突然喊住了他。

    郝昭只能硬着头皮回转。

    “将军还有何吩咐?”

    “无他。”张郃咧嘴一笑。

    “就想问一问,此番粮秣调度,还是以徐司隶为主吗?”

    “仍是徐公!”郝昭立即应声

    “皇太子原本属意于陈令君,但朝中三公和各方外将,一致认为徐公做事公允而有威望,故而最终选择徐公为监军,督运辎重。”

    张郃:“各方外将,也包括邺城吴质?”

    郝昭忙点头,却不敢再应声。

    张郃捋髯道:“那看来司马懿心中也是属意于他的……徐元直当真了不起!”

    “也罢,将后路交由徐元直,总比交给司马懿的亲友要令人安心!”

    又指着对方手上兵符道:

    “我就不为难你了。”

    “回去告知陈公和司马懿,潼关乃门户所在,除非天子有诏书,否则我这里的兵,一个都不能少!”

    “且去吧!”

    郝昭如蒙大赦。

    ……

    “张郃那老革真是这般说的?”

    司马懿望着眼前年轻州从事,心中满是狐疑。

    后者正是河东郡从事王濬,闻言沉稳应道:

    “左将军并未直言报复于足下,但一听到是陈公替足下请兵,便断然回绝。”

    “这……!”司马懿顿时面色涨红。

    而旁边吴质早已笑得捧腹。

    司马懿深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问道:

    “那粮秣的调度怎么说?不分兵也就罢了,兵粮总不能短缺了吧?”

    王濬闻言欲言又止。

    司马懿皱眉:

    “邺城之重不亚于潼关,他岂敢厚此薄彼?”

    王濬这才道:

    “左将军说,若是徐司隶来调度,他既无异议,也不干涉。可若陈令君来调度,他定要分毫必争,以防有人假公济私的!”

    “谁假公济私了!”司马懿拍案作色。

    而旁边吴质也不笑了。

    两人都对王濬怒目而视。

    但这个姿容俊美的年轻州从事浑然不惧,只是淡淡应声道:

    “下吏只是奉徐公之命来传话,二公若信不过下吏,可别遣使者去问徐公,或者左将军。”

    “此外,徐公还说,后续大军所用,他必会尽力在两边周旋,不使前线将士对敌时挨饿受冻,手无寸铁。”

    良久,司马懿闷声一叹,道:

    “不必再问了。”

    “回去告诉徐元直,大恩不言谢,此战若胜,后必有报。”

    王濬领命退下。

    片刻后,房中只剩下两人,司马懿对吴质道:

    “我本意是河东与河南两相配合作战,可如今张郃一闹事,怕是只能各自为战了!”

    吴质闻言心中冷笑。

    张郃为何闹脾气,别人不知,你司马懿还能不知?

    便道:

    “分开便分开吧,总比他来河东搅局要好不是?”

    司马懿想想,也只好如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