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
    一走进老穆的办公室,沈良就瞧见两位老师满脸笑容的样子。
    “沈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看见沈良来了,老何笑着招了招手。
    “杨子琼那票,稳了!”
    “老师,其实我也有一个好消息。”
    “什么消息?”
    沈良嘿嘿一笑。
    “文森特跟九位评审中的法国导演克劳德·米勒关系不错,当初他办的小型试映会就邀请了他。”
    一听这话,老何两眼放光。
    “所以,这一票也稳了?”
    “百分百不好说,但十有七八的概率还是有的。”
    沈良说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好,好啊。”
    老何连道两声好字。
    “保底有两票,这次你搞不好真能捧回一座大奖回来!”
    虽然此时还没有公布入围名单,但不论是老何,还是老穆,亦或者沈良,都对入围一事,信心满满。
    踏马的。
    要是入不了围,他们三个能把胶片全吃了!
    “老师,其实,我觉得可以算两票半。”
    “对啊!”
    听到这话,老穆猛地一拍大腿。
    “差点把大卫·林奇给忘了,他最喜欢探索人性题材的片子。”
    “不过,可惜了,我们跟他不熟。”
    说着,老穆微微一顿,咂了咂嘴。
    “要是能把他那一票拉到,那就关键了,毕竟他是评审团主席。”
    “天底下哪有那么美的事?”
    老何倒没有太多的惋惜,只见他呵呵一笑,很乐观的说道。
    “再说,哪怕不认识,我觉得大卫·林奇也会喜欢《小偷家族》。”
    “他那部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片子《象人》,讨论的就是人性的温暖和悲悯。”
    “《小偷家族》跟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他的首部作品《蓝丝绒》的内核,也能从小偷家族里找到影子。”
    “人嘛,本就是善恶一体。”
    “哈哈。”
    老穆乐不可支的打趣道。
    “照你这么说,那半票能变成一票,九票有三票在手,再多个两票,岂不是能捧金?”
    “捧不捧金,我不敢说。”
    老何断言道:“但我敢说,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接着,老何目光一转。
    “沈良,你有没有信心?”
    “必须有!”
    沈良面露笑容。
    正如老何所言,能不能摘金,他不敢肯定,因为今年有一部电影太超模。
    但拿奖,他非常确信!
    “好,就要这股子自信!”
    老穆呵呵一笑:“来,我们商量商量去了戛纳那边怎么操作。”
    旋即。
    师生三人开始商量今年的戛纳攻略。
    想要拿奖,可不止公关评委。
    什么提前公关有违公平之类的,那都是外行话。
    全球哪个电影节没有公关?
    包括评委人数大几千人的奥斯卡,同样需要公关!
    别人公关,你不公关,谁踏马把奖杯发给你?
    毕竟。
    真正有资格拿大奖的电影,品质都不差,大家是各有千秋,谁拿奖都能说的过去。
    所以。
    必须公关!
    如果傻乎乎地,啥也不干,虚空抄个七八部金棕榈影片,大奖也未必会颁给你。
    当然。
    他们三个只是提前讨论,真正的策略还需要跟文森特对接。
    这一次,老穆和老何都会去戛纳。
    学校全额报销!
    不止他俩,张辉军也会跟着一起去,算上几位主演、核心主创,以及华亿、中影、青影厂的人。
    保底有个二三十人。
    至于差旅费的问题,北电、中影、华亿三方各自赞助一点。
    而公关费用,则是由文森特代为支付。
    要拿17%的发行佣金,哪能一毛不拔?
    “老何,电影首映的时候,你说我们要不要邀请一下杨德倡?”
    “要不问问田壮壮?”
    “成,这事先记下。”
    “……”
    “可惜,恺哥和老谋子最近都忙,不然,电影首映礼肯定要把他们拉上站台。”
    “没办法,老谋子在忙《英雄》。”
    “恺哥那部《和你在一起》5月要去日本做后期,戛纳邀请他去,他都不去。”
    “……”
    “沈良,龚丽的红毯造型就交给你了,我知道你有一手,那什么范彬彬、车筱形象变化,都跟你有关系。”
    “没问题,老师,我包管让龚师姐惊艳戛纳!”
    “龚师姐?你一个北电的,叫什么师姐?”
    “嘿嘿,我随程好嘛。”
    “说起这个,你要不要把程好一块带上。”
    “带,带,这种重要时刻,肯定把她带上。”
    “嗯。”
    老何犹豫片刻道。
    “你啊,最近花边有点多,注意点。”
    “是!”
    “……”
    从下午两点一直到傍晚,三人都关在办公室讨论即将到来的戛纳电影节。
    红毯怎么走,找谁拉点赞助,导演手记、片场花絮什么时候放,怎么放,邀请哪些影评人参加酒会、私人放映会,聚会结束送点什么伴手礼等等。
    方方面面,都讨论了。
    这些细节虽然看着不起眼,但说不定哪一点就能成为那最后一根稻草。
    傍晚,陪着两位老师吃了一顿便饭,沈良便驱车回了官书院。
    洗了个澡,掐准时间,沈良给程好打了一通电话。
    日常通话,天天都打。
    “去戛纳?”
    电话那头,程好犹豫片刻道。
    “宝宝,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说一下。”
    “你说。”
    “好,不过你要保证,你不能生气。”
    “嗯,嗯,不生气。”
    “是这样,我爸妈说欧洲那边太远,他们说想去韩国,我爸托人弄到两场国家队的球票。
    一场是揭幕战,哥斯达黎加,还有一场是对阵土耳其。”
    土耳其?
    C组?
    倏地,沈良突然想起来了。
    土耳其好像是四强?
    是了!
    他想起来了!
    赛后有人讨论过,华夏没出线,那是一点都不冤。
    C组才是真正的死亡之组!
    赛前讨论的什么F组,压根不是死亡之组。
    因为C组出了一个冠军,一个季军。
    所以,四强是巴西、韩国、土耳其,还有一个是谁来着?
    沈良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
    要不从传统强队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阿根廷、葡萄牙里任选一个组合?
    至于英格兰。
    抱歉。
    欧洲华夏队的名声太响,沈良不认为英格兰能闯入四强。
    电话那头,眼见沈良半天没回话,程好软软地问道。
    “宝宝,你生气了?”
    “没有。”
    沈良回过神来。
    “之前怪我,我没想起看世界杯,毕竟这是咱们头一回打入世界杯,更有意义。”
    “这样吧,我来找人安排一下,等戛纳那边忙完,我尽可能赶过去。”
    “好。”
    程好这次没拒绝,但补充了一句。
    “宝宝,我给你打了一笔钱,你记得查下账。”
    “钱?什么钱?”
    “我的片酬、广告费啊,我平时又不怎么花钱,身上留一点就行,你用钱的地方多,放你那放着。”
    “好。”
    沈良忽然有点感动,又有点纠结。
    程好这样,他以后怎么分手啊?
    还能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