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郢,王宫。
炉火熊熊燃烧。
楚王负刍正坐王榻。
左右则站着诸多大臣。
屈景昭三族皆位列其中。
站在左侧首位的是项渠。
而右侧的则是景驹。
这是因为楚国素来与中原不同,他们是以左为尊。是谓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
项渠目前担任大司马,仅次于楚国的令尹,主要负责军事指挥。他的父亲项燕则为上柱国,统领楚国大军。目前已经前出,随时都能攻打南郡。
朝中大臣皆是心腹。
也无需担心什么。
“诸位,寡人已得到密令!”
“秦国发兵四十万大军,即将攻我楚国。由王翦担任上将军,率二十五万主力,攻打城父再攻蕲南之地,而后顺势攻我王城。而蒙武则将十五万,攻打平兴。列位,都有何想法?”
负刍没有说昌平君的事。
昌平君是枚极其重要的棋子。
至今都是和项氏单线联系。
就连景驹他们都不知情。
“四十万人?”
“似乎并不算多。”
项渠眯着眼,轻轻摇头。楚国目前带甲的精锐主力都有二十万,若是倾举国之力,起码能爆兵至五十万。楚国的优势是在地方作战,后勤压力要小。可若是两国主力对峙,就需动员更多的人。
“四十万人,也不少了!”
“大王,这消息可靠吗?”
“嗯。”
负刍自信点头。
这可是熊启传来的消息。
有他的官印和字迹佐证。
他此前也曾怀疑过。
也许熊启是双面间客?
可后来就觉得不太现实。
因为发来的消息极其全面,包括秦国有多少兵力,如何排兵布阵,后方有多少粮草军械,甚至负责领兵的将领都有谁。此外他特地让人打探过,发现确实没错。
“臣以为可派主力攻打王翦,一举破其主力。再派遣小股兵力,缠住蒙武。只要蒙武久攻不下,吾等就有机会。若能夺回陈郢,足以将这四十万秦狗全部诛杀!”
景驹是坚定开口。
将对将,兵对兵!
主力对主力!
楚国目前占据了地利优势。
他还是相当有自信做到的。
项渠却是摇头,淡淡道:“景君可曾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没错,暴秦的兵力不多不少,我楚国也能抗衡。但别忘了料敌从宽,况且公孙劫更是亲至前线。暴秦连年征战,有诸多百战不死的锐士。而我楚国……”
项渠没再多说。
自楚王悍起,楚国的确是打了些胜仗。但都是小打小闹,根本不算什么,和秦国更是没法比。
打仗可不能光比人数,军械、士气、经验……都得考虑。说难听点,秦军若是成年壮士,那楚军现在就是孺子。就算人数比得上,质量上也相差甚多。
“田忌赛马?”
“那大司马是要?”
“以下等马拖住王翦,以上等马围剿蒙武。待击溃蒙武主力后,再奇袭陈郡,断王翦后路。如此,王翦和公孙劫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必败无疑!”
项渠缓缓讲述自己的想法。
这同样也是熊启的作战计划。
但出于安全考虑,他没讲熊启会帮助楚国。毕竟熊启这步棋至关重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暴露。
他认为熊启的计划更合适。
采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反击秦国。
主力对主力的话,楚国必败!
哪怕楚国人数占优,也非对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主力攻打蒙武,争取先将蒙武灭了。这时候昌平君再于后方叛乱,切断秦国后路,那王翦带的主力也将惨败。
这么做,明显更有胜算!
“诸位认为大司马所想的如何?”
“甚好!”
“臣附议!”
“臣附议!”
“……”
就连景驹都抬手附和。
在他看来,这的确是更好些。
“好!”负刍长舒口气,拂袖下令道:“传令上柱国项燕,令其率三十万精锐备战前往平兴,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攻克蒙武所部。”
“吾等遵令!”
“再令司败宋义,率八万大军驻于城父。务必要拖住王翦,令其无法进前。再由项梁率五万大军,攻打南郡!”
负刍快速安排。
此刻眸中都燃烧着火焰。
秦国既然来犯,就绝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不光要反击秦国,更要主动进攻。现在的南郡,也曾是楚国故地。他派兵攻打南郡,是为前线减缓压力。同时让秦国的注意力从陈郡转移,方便昌平君在后方搞事。
秦楚交战已摆在眼前。
双方甚至连使臣都懒得派遣。
“项渠!”
“臣在!”
“就由你坐镇后方,务必要确保前线粮草不失!”
“臣遵令!”
负刍对项氏很信任。
毕竟他能上位,可全靠项渠相助。此次抵抗秦国,项氏就是核心主力。项燕、项渠、项梁,皆是担任要职。还有个领兵的宋义,乃是楚国重臣,也是帮助负刍上位的核心人物。他主要负责宫中禁卫,但是被项渠说服。
负刍原本是想让宋义担任令尹的,但考虑到项氏功劳,再加上昌平君决心叛秦归楚,最后才让宋义下去好好沉淀。司败也是楚国的官职,对应的就是秦国的廷尉,主要负责司法刑狱这块。
此次宋义同样肩负重任。
主要任务就是戍守城父。
拖住秦国的主力!
借此给项燕创造条件!
……
景驹出了王宫。
看着大步昂扬的项渠。
项渠因为有拥护之功,在朝中地位越来越高,隔三差五就会得到赏赐。这回更是将后勤辎重全权交给项梁,要知道这可是个肥差!
从手指缝流出来的都是油水!
景驹走的很慢。
他抬头看向夜空。
负刍对项氏无比信任偏爱!
按负刍所言,若这回能顺利击溃秦国主力,江南之地都归项氏所有!那我们的楚国,会变成什么样呢?
景驹也算是忠心耿耿。
这些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什么好处都没落到。反而还遭受排挤,成了边缘人物。
现在只能希望一切顺利。
只要能击败秦国,就都是值得的。
景驹长叹口气。
朝着宫门方向而行。
尽管他们都很笃定,可景驹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他倒不是怀疑项渠,他是担心公孙劫啊!
这小子真会中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