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隋唐:从护隋到万界称帝 > 第302章 朝堂争储风波起,长孙无忌遭怒斥

第302章 朝堂争储风波起,长孙无忌遭怒斥

    一夜无话。

    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紫气自东方升起,笼罩着雄伟的神都洛阳时,厚重而悠扬的钟声,便已在太极殿前准时敲响。

    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鱼贯而入,分列于金阶之下。

    龙椅之上,秦牧身着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

    一夜的思索,让他对大乾运朝的未来,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传送阵与灵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要为这庞大的战争机器,确定一个稳定的核心。

    “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内侍尖细的嗓音,朝会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一位面容刚毅的臣子便手持笏板,自文官队列中走出。

    正是以犯颜直谏而闻名天下的谏议大夫,魏征。

    “启奏陛下!”

    魏征声如洪钟,响彻整个大殿。

    “我大乾立国已五年,国泰民安,四海威服,然国本未立,储君之位悬而未决,此乃社稷之忧!臣恳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秦牧的身上。

    这确实是头等大事!

    秦牧面色不变,心中却了然。

    此事,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微微颔首,淡然道。

    “魏卿所言甚是,国不可一日无储,此事,的确是时候了。”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群臣,似笑非笑地问道。

    “那么依众卿之见,朕的这几位皇儿,哪一位,更适合这太子之位啊?”

    这个问题一抛出,朝堂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房玄龄立刻出列,躬身道。

    “陛下,大皇子秦天,乃陛下嫡长子,虽年仅六岁,但聪慧仁德,尽显储君之姿。依我大乾礼法,理应册立大皇子为太子!”

    房玄龄话音刚落,杜如晦等人纷纷附和。

    “臣附议!立嫡立长,此乃万古不易之理!”

    秦牧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心中对长子秦天,也确实是偏爱的。

    然而,就在此时,另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长孙无忌手持象牙笏板,缓步走出,先是对着秦牧深深一揖。

    “陛下,房相所言虽有理,但臣,有不同之见。”

    “哦?”

    秦牧眉毛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长孙无忌先是肯定道:“大皇子天资聪颖,神武不凡,此乃众所周知之事,臣亦深感钦佩。”

    话锋一转,他面露忧色。

    “然,大皇子身负前隋杨氏血脉,此事天下皆知。如今我大乾初立,天下虽定,若立大皇子为太子,恐于国本不利啊,陛下!”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这话,说得太重了!也太诛心了!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长孙无忌继续说道。

    “臣以为,二皇子秦轩,虽比大皇子年幼一岁,但同样聪慧过人,仁孝宽厚,亦是太子之位的绝佳人选!恳请陛下三思!”

    这下,满朝的聪明人,谁还不明白?

    二皇子秦轩,其母正是贤妃长孙无垢,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

    这哪里是为国本考虑,分明是为长孙家谋取泼天的富贵!

    “一派胡言!”

    一声怒喝,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

    只见魏征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长孙无忌的鼻子,怒斥道。

    “长孙无忌!你安敢在此妖言惑众!”

    “自古以来,何曾听闻因母族血脉而废嫡长子之说?此乃乱国之言!大皇子乃陛下亲子,流淌的是陛下皇道真龙之血!与前隋何干!”

    魏征越说越气,声调也越来越高。

    “我大乾,岂有立幼不立长之理?你此举,究竟是何居心!”

    顿时,朝堂之上,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一派,与支持长孙无忌的官员,瞬间吵作一团,整个太极殿都变成了菜市场。

    “够了!”

    长孙无忌脸色涨红,正欲反驳,魏征却猛地一跺脚,死死地盯着他,一字一句地喝道。

    “长孙无忌!你打的什么鬼主意,真当满朝文武都是瞎子吗?”

    “你如今已是中书令,位极人臣!更身负国公爵位,还是当朝国舅!你还想怎样?!”

    这话虽未明说,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不就是想让你的外甥当太子,让你长孙家,再出一个皇后,出一个皇帝吗!

    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瞬间死寂!

    所有争吵声戛然而止,落针可闻。

    长孙无忌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龙椅之上,秦牧的脸色,也彻底阴沉了下来。

    “退朝!”

    他猛地一挥袖袍,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册封太子之事,容朕思虑再三!日后再议!”

    说罢,他看也不看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径直起身,拂袖而去!

    ……

    半个时辰后,后宫,甘露殿。

    秦牧余怒未消地坐在主位上,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宫女们连大气都不敢喘。

    “去!”

    秦牧对着身旁的内侍吩咐道。

    “传朕旨意,让皇后、淑妃、贤妃、德妃,都带着她们的孩子过来见朕!”

    “喏!”

    内侍领命,匆匆退下。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

    皇后杨淑儿一身凤袍,仪态万千,左手牵着身穿小号蟒袍、面容与秦牧有七分相似的大皇子秦天,怀里还抱着一个粉雕玉琢、尚在襁褓中的婴孩,正是年仅两岁的四皇子秦彻。

    紧随其后的,便是贤妃长孙无垢,她牵着同样一身锦衣、眉宇间带着一丝英气的二皇子秦轩。

    再之后,便是淑妃李秀宁,带着五岁的女儿秦明月。以及德妃杨玉儿,牵着三岁的秦昊。

    “臣妾参见陛下。”

    四妃带着孩子们齐齐行礼。

    杨淑儿看着秦牧阴沉的脸色,柔声问道。

    “陛下,今日这是怎么了?何事惹得您如此动怒?”

    秦牧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还能是什么事?”

    “今日朝堂之上,商议册封太子之事,为这事吵翻了天!”

    此话一出,李秀宁和杨玉儿的目光,瞬间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杨淑儿和长孙无垢的身上。

    她们心中都清楚,这太子之位,与她们的孩儿基本无缘。

    秦牧揉了揉眉心,继续道。

    “朕本有意,册封天儿为太子。可长孙无忌却跳出来,以天儿身负杨家血脉为由反对,力推轩儿为太子!说什么……哼!”

    听到这里,长孙无垢的秀眉瞬间紧紧蹙起。

    她上前一步,对着秦牧盈盈一拜,脸上带着愧色。

    “陛下,是臣妾的兄长僭越了。他这两年,权势日盛,心也大了。不如……陛下将他的官职降一降,让他赋闲家中,反省一段时日?”

    秦牧却摆了摆手。

    “不必了。”

    “辅机心里怎么想的,朕一清二楚。人嘛,都有私心,他想光耀长孙家的门楣,也无可厚非。若轩儿真当了太子,日后必会多多照料长孙一族。”

    秦牧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可话又说回来,难道天儿当了太子,就不会照料长孙家了吗?”

    他不再理会妃子们,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下方,一直安静不语的两个小家伙身上。

    “天儿,轩儿。”

    “你们俩小子,怎么想的?都跟父皇说说。”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两个年幼的皇子身上。

    只见六岁的秦天上前一步,对着秦牧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话。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将太子之位,传于轩弟。”

    “什么?”

    秦牧一愣,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

    “此话何意?你……不想当太子?”

    秦天摇了摇头,稚嫩的脸上,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与向往。

    “回父皇,儿臣不想当太子。”

    “儿臣的志向,是像岳飞、常遇春将军那样,为父皇开疆拓土,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儿臣要统率大军,为我大乾征伐!”

    话音未落,一旁的秦轩也连忙摇头,急急地说道。

    “我也不当!我也不当太子!”

    “我也要跟大哥一样上阵杀敌!

    看着两个儿子争相推辞着那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位置,秦牧心中的怒火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宽慰与自豪。

    “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秦牧大笑出声,走下台阶,一手一个,将两个儿子揽入怀中。

    但他还是板起脸,对秦天说道。

    “胡闹!你是嫡长子,这太子之位,理应由你来继承!”

    秦天却梗着脖子,一脸倔强。

    “儿臣不当!父皇若是非要立太子,不如……不如让四弟以后当太子吧!”

    他指了指被杨淑儿抱在怀里,正好奇地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们的秦彻。

    被点到名的秦彻,似乎听懂了什么,挥舞着小拳头,用奶声奶气的声音,清晰地喊道。

    “打仗!彻儿也要跟哥哥去打仗!”

    此言一出,秦牧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嘴角更是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好家伙!

    这一个两个的,都想着去打仗,这皇帝,难道是个烫手山芋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