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214 章 暂三军现在的状况。

第 214 章 暂三军现在的状况。

    刘镇庭在思量片刻后,抬头看向孙勇,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军火嘛,我手里刚好有一批。”

    “大家又是老乡,又是友军的,我自然不会漫天要价。”

    孙勇一听有戏,连忙往前凑了凑,眼神急切的说道:“总指挥您说个价,只要能拿到军火,多少钱都好说!”

    可刘镇庭却忽然面色一沉,疑惑的问道:“军火我可以卖,可亳州都被围了,就连水路都被中央军封锁了,你们怎么运进去啊?”

    孙勇愣了一下,忽然笑了:“哦,总指挥原来是担心这个啊。”

    随即,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解释道:“不瞒总指挥,我们亳州,有地道。”

    对于孙勇的回答,刘镇庭确实很意外。

    “地道?你确定,你说的地道,能带进去军火?”

    孙勇一脸自信的说道:“您放心,总指挥,除了山炮运不进去,其他的都没问题。”

    原来,孙勇口中的地道始建于东汉末年,由曹操为军事需要而修筑。

    后经唐宋多次修缮,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设施,被誉为 “地下长城”

    亳州古地道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全长近八千米。

    刘镇庭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既然能运进去,那就没问题了。”

    “我手里刚好有一批晋造的军火,既然是友军采购,那我就给你们一个友情价。”

    “晋造六五式步枪(仿三八式),每支 25 块大洋;晋造三八式重机枪,每挺1500 块大洋。”

    “还有晋造的82 毫米迫击炮,全都是新的,也可以卖给你们。”

    “想要多少,回头我会安排后勤处的人跟你们对接。”

    刘镇庭报出的价格既符合 1930 年代的行情,又带着几分合理溢价。

    这价格,比他们从晋军或洋人手里买,要便宜不少呢。

    而且都是现成的货,今日就能装车。

    1930 年代,一支汉阳造步枪在市面上的流通价普遍在 35-40 块。

    晋造六五式步枪,怎么也得卖到35块以上了。

    所以,刘镇庭报的价格不仅没漫天要价,反而比市价低。

    孙勇顿时喜出望外,激动的说道:“公道!太公道了!总指挥您真是爽快人!就按您说的价来!”

    来之前,孙大盗就特意叮嘱过他:这年头军火紧俏,尤其是能立刻拿到手的现货,多花几块都值得。

    现在,刘镇庭给的报的价格,简直就是半卖半送嘛。

    看样子,孙大盗的这批珍宝,没白送。

    刘镇庭笑了笑,说道:“好!那你跟我后勤处对接,到时候,我安排一支骑兵护送你回亳州。”

    孙勇连忙拱手道谢:“多谢总指挥!太感谢您了!等击退了中央军,我们孙军长一定亲自来跟您道谢的!”

    刘镇庭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不用客气,都是为了联军的大局。你先下去跟后勤处对接吧,有什么事让他们跟我汇报。”

    孙勇再次千恩万谢后,兴冲冲地退了出去,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不少。

    看着孙勇的离开后,新任第七军代理参谋长李武麟说道:“总指挥,这个价格是不是太低了?这孙大盗,真的值得您这样援助他吗?”

    李武麟,字幼堂,法国圣希尔军校毕业,回国后曾经在袁大统领的陆军模范团任职。

    后来,因为因为袁大统领想要当皇帝,就回到了老家。(籍贯,书友没写。)

    机缘巧合下,在项老板的介绍下,来到了洛阳部队。

    目前,被授予上校军衔,在第七军暂时代理参谋长一职,帮着给刘镇庭出谋划策。

    刘镇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道:“不低了,反正这批军火都是咱们缴获的。”

    “而且,只要孙大盗能牵制住王均的第三军,咱们就能专心应对归德方向的教导第一师和第十一师,这笔‘人情 + 利益’的买卖,比单纯卖高价划算多了。”

    “况且,我军现在已经全部换装了,晋造的装备,咱们暂时也用不上。”

    这时,骑一旅旅长刘凤岐附和道:“总指挥说得对,孙大盗守着亳州,中央军就不能把这部分兵力调到陇海线主战场,咱们的压力能小不少。”

    正说着,参谋进来禀报:“报告总指挥,石振清军长正在门外求见。”

    刘镇庭点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很快,石振清走进正厅。

    他身上的军装,已经换了一套干净的。

    洗漱过后,他脸上的疲惫消减了不少,却依旧带着几分憔悴。

    对于刘镇庭这位二十岁出头的总指挥,石振清并不陌生。

    当初跟着万选才,在嵩县就跟刘镇庭见过面。

    当初如果没有刘镇庭资助的军火,万选才还不一定能这么快,就拉起三四万人的队伍。

    快步走到刘镇庭面前后,挺直腰杆,敬礼问候道:“刘总指挥,属下暂三军军长石振清,前来报到。”

    顿了顿后,又谢道:“多谢您昨日派骑一旅驰援,还为暂三军准备了这么丰盛的早餐。”

    刘镇庭嘴角含笑,轻轻地摆了摆手,语气十分温和地说道:“石军长,这话客气啦!大家都是自己人嘛。”

    “而且,暂三军可是得英兄的部队啊。”

    “我和得英兄都是嵩县的老乡,照顾一下你们也是理所当然的啦。”

    说罢,刘镇庭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紧接着对石振清说道:“石军长,你请坐吧,咱们一起聊聊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最后,又说道:“还有,关于你们暂三军接下来的一些安排。”

    石振清听着刘镇庭提到万选才时,心中就有点别扭。

    现在,听说又要讨论暂三军的后续安排,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可是,暂三军未来该怎么办,他心里确实也没底。

    暂三军如今失去了万选才这个主心骨,手里也没有了地盘,以后恐怕要面临物资补给匮乏的艰难处境啊!

    石振清心中暗自叹息,犹豫了好一会儿。

    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缓缓地在一旁坐了下来。

    然而,石振清的屁股才刚刚落座,作为第七军参谋长的李武麟,便毫不避讳的替刘镇庭问道:“石军长,既然我们两部已经汇合,我想了解一下,暂三军目前还有多少兵力呢?装备情况又怎么样呢?”

    石振清心中不禁哀叹一声:“哎,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啊……”

    但是,面上却不敢有任何犹豫的神情,连忙站起身,皱着眉头,仔细盘算道:“嗯...昨日一战后,第65师,还剩5600人;暂三师,还剩3700人;独立骑兵旅,还剩800多人;独立步兵旅,还剩2300多人。”

    “加上独立炮兵团和军部直属特务团,全军约有14000多人。”说出最后人数时,石振清只觉得口中发苦。

    战前,暂三军虽然装备差一点,可部队已经扩充到了快四万人。

    仅仅是打了几天,就连一半都不到了。

    顿了顿后,石振清继续汇报着:“至于装备的话,全军就剩几门75山炮和十几门82迫击炮,轻、重机枪和手上的弹药也不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