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海外上映不久后。
一篇来自欧美知名影评人的文章,在海外的中年群体中,竟掀起了一阵"华语功夫片"的怀旧浪潮。
而这篇文章被网友翻译转载至国内后,更是为这场讨论激起了千层浪!
《封武——不疯魔,不成活!》
作者:亚历克斯·赖德,资深动作电影评论家。
【作为一名从小看着师小龙、陈龙动作电影长大的西方影迷。
在走进影院之前,我曾以为《逝去的武林》不过是又一部类似《黄飞鸿》式的功夫片。
直到我在影厅内被彻底震撼,而后连续二刷、三刷,我才意识到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徐客林导演的野心,远不止于呈现一场武打盛宴。
他巧妙地将悬疑片的叙事结构、文艺片的情感深度,与功夫片的动作美学熔于一炉。
因为从小看H国的武打电影,我很喜欢H国的“侠”和“江湖”文化。
影片也从这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沉重的时代命题:
当功夫不再是“杀人技”,当武林已然成为传说,武者存在的意义何在?
而这个问题,最终由封武那偏执而悲剧的一生作出了回答。
封武,一个带着血腥与黑暗登场的人物。
他冷酷、孤寂、暴烈,身有残疾却有一颗挑战整个时代的狂心。
"功夫是杀人技"、"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这不仅是他的信条,更是他献祭自我、追寻武林精神的信仰。
我必须承认,我既谴责他的残忍,又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执着所吸引。
我畏惧他的疯狂,却不得不敬佩他那非凡的坚韧。
他是一个理应被唾弃的反派,却以其混着爱与痴的复杂人性,扎根于我脑海,挥之不去。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特别提及萧景辰这位演员!
首先,容许我个人表达一下对他的喜爱,感谢他为罗山矶人民所做的一切。
但作为一个看过无数功夫片的评论者,我原本对这个从未登过大屏幕的年轻演员是存疑。
可当封武出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刻,我所有质疑全都烟消云散。
萧景辰的每一个表演、封武的每一个眼神,让我这个资深影迷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太棒了!
他仿佛不是在扮演封武,他就是封武。
这样的表演已经超越了表演本身,达到了演员与角色灵魂共鸣的境界。
事实上,能将这样一个既复杂又纯粹的角色演绎得如此鲜活又震撼人心,足以证明萧景辰的演技已修炼到了一种境界。
我已经开始期待他的下一个角色了——相信他一定会带给我更多惊喜。
影片的结局更是点睛之笔。
夏英雄与封武一正一邪、一生一死躺在地上。
曾经生死相搏的二人,此刻却如太极图般和谐。
就像武术的阴阳两面。
夏英雄的坚守代表着武学的出路,而封武的执念则象征着必须逝去的旧梦。
封武——冷兵器时代的天才,却倒在了现代文明的枪下。
他痴迷一生的武学,在那一刻显得如此苍白。
他出生在这个时代,便已经逝去了他所追求的武林!
封武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既是武道天才,又是时代弃儿。
徐客林以其冷酷的镜头告诉我们:时代是进步的,我们可以怀念,却无法为之却步。
所以封武错了,功夫不再是杀人技,天下第一也没有了意义。
如今,武学是一种爱好,是一种运动,它不再以夺人性命为目的。
所以夏英雄是对的。
封武像一颗流星,极致的辉煌过后,就是陨落。
他太纯粹,纯粹到无法接受一个不再需要“杀人技”的武林。
他太执着,执着到宁愿在巅峰时戛然而止,也不愿在妥协中苟活。
“不疯魔,不成活”是封武这个人物的内核。
而徐客林导演最令人佩服之处,便是他将武林的浪漫与残酷,和其在时代发展中逝去的必然性,毫无保留地摊开在我们面前。
他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邀请我们与角色一同经历、思考和体验这场盛大的告别。
作为一名喜欢八九十年代H国功夫片的西方人,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如此精彩的佳作了。
事实上,现在星梦坞许多精彩的动作戏也得益于当初HK动作电影的影响。
所以,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只能在怀旧中重温师小龙、陈龙的经典?
为什么再难见到如此震撼人心的功夫片?
当今世界影坛,真正的功夫片都去哪里了?
观众朋友们,这何尝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一场"逝去的武林"?】
这篇发表在权威影评杂志《银幕》上的文章,对《逝去的武林》给予了极高评价。
也同样表达了对功夫电影如今落寞的惋惜。
东亚国家的社交平台上,不少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外国观众们开始在网络发声、感慨万千。
他们甚至晒出了珍藏多年的录像带、电影海报,掀起了一波"怀旧热潮"。
K国网友:
三星牛马:"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小时候满大街都是《英雄本色》歌曲的时光"。
绝后达人:“啊,当年和朋友一起租借录像带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我爱泡菜:“虽然我很讨厌H国偷我们的春节,但是不得不说,当年的HK电影是整个亚洲流行文化的发动机。”
宇宙中心:“啊,HK不是我们国家的吗?那些电影里,他们都是说K语的呀!”
R国网友:
东京不热:“K国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讨厌啊~”
这里没有瑟瑟:“HK是你们的?哈哈哈,你们不知道在欧美人眼里,我们都是拿着不同护照的H国人吗?”
牛郎最高:“笑死!同为东亚国家,我真的为K国感到丢脸,这个国家拉低了我们的档次。”
富士山喷发了:"HK功夫片黄金时代的结束,真的是非常大的遗憾,那个时候的H国影坛真的斯国一"。
H国的翻墙网友们:“打起来!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