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瑞士人最后的底牌

第一百一十五章 瑞士人最后的底牌

    他转过身,看着那台被大卸八块,已经“死亡”的瑞士机床,又看了看旁边那一双双闪烁着智慧和激情光芒的,龙国工程师的眼睛。

    一个全新的项目,在这一刻,被正式命名。

    “那就启动吧。”

    “项目代号:‘东方一号’。”

    “东方一号”这个项目代号,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踏实了下来。

    钱总工和他的东方机床团队看着那台等待被解剖的HPM1350U,眼神里满是尊敬。

    第二天,一场全体动员大会在新建的精密车间里召开。

    李卫国站在最前面,声音洪亮:“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是为了打一场新的硬仗!”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所有人:“我们有了先进的设备,但这是买来的。今天,我们就要掌握制造它的能力!”

    他侧过身,把位置让给了陆扬。

    陆扬走到台前,直接说道:“项目代号,东方一号。我们的目标,是结合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实际需求,进行全面优化,最终实现超越!”

    超越!

    这两个字,让东方机床那群年轻工程师的血液都热了起来。

    动员大会结束,拆解工作正式开始。

    车间被彻底清场,拉起了最高级别的保密警戒线。被选中的那台崭新的HPM1350U,静静地躺在车间中央。

    钱总工亲自带队,戴上防静电手套,拿起了专用的电动螺丝刀。

    “开始吧。”

    随着陆扬一声令下,第一块银灰色的外壳被小心翼翼地取下。

    当机床那规整、复杂的内部结构,第一次完整暴露在众人面前时,整个车间响起了一片吸气声。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看着那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用卡扣和彩色标签分门别类固定好的线束,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走线……太漂亮了……”

    “你看这个液压管路的布局,简洁、高效,没有一丝多余的弯折。每一个接头,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还有这个散热系统,模块化设计,每一组风扇都对应着一个发热单元,太精巧了。”

    他们看着那严丝合缝的机械传动结构,看着那些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电路板,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兴奋,慢慢变成了震撼,最后化为一种沉重的压力。

    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工业品的范畴,是成千上万个细节堆砌起来的技术壁垒。

    钱总工戴着白手套,轻轻抚摸着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传感器引线,引线的外皮上,甚至还用激光刻印着它的编号和功能。

    他喃喃自语:“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比想象中……还要大……”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所有龙国工程师的心头。刚才还高涨的士气,瞬间变得有些压抑。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那道几乎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

    就在这时,陆扬平静的走到了车间前方的一台电脑前。

    他没有说任何鼓舞士气的话,只是敲击了几下键盘。

    车间墙壁上的巨型投影幕布,柔和的亮了起来。

    紧接着,一份文件被打开。

    【HPM_1350U_Full_Design_Drawings

    当那份完整的,包含了机床数万个零件,每一个螺丝、每一段线路的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清晰地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钱总工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这是……”他指着屏幕,声音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

    屏幕上,机床的每一个结构都被分解开来,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可以无限放大。主轴的截面图,轴承的型号,滚珠的直径,甚至连一颗固定螺丝的扭矩和材料牌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他们的设计图。”陆扬指了指屏幕,然后又指了指那台被拆开了外壳的机床,“现在,我们有图纸,也有实物。”

    那一刻,整个车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东方机床的工程师,都死死地盯着屏幕,像是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景象。

    刚才的压抑和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炙热的情绪。

    那是即将亲手揭开所有秘密的渴望!

    “快!”钱总工第一个反应过来,他通红着眼睛,大声下令,“重新分配任务!一组!对照图纸,用三坐标测量仪,给我把机床底座和立柱的铸件尺寸,重新跑一遍!我要知道他们的铸造形变控制在了多少微米!二组!光谱分析仪!立刻分析主轴刀柄的材料成分!我要知道他们用的到底是什么合金!三组!所有人!以图纸为蓝本,以实物为参考,进行逆向分析!给我找出每一个设计细节背后的原理!”

    整个车间,瞬间变成了一间高速运转的战争指挥部!

    所有工程师的眼睛里,都冒着火!有了这份详细资料,他们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拿着标准答案在核对试卷!

    然而,新的难题很快出现。

    “钱总!不行啊!”负责传动系统的三组组长,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机床的伺服电机驱动算法,有硬件加密!我们用示波器抓取到的驱动波形,根本无法反推出它的控制逻辑!”

    伺服电机是机床的核心部件,驱动算法就是控制它的中枢。

    钱总工的脸色一下就沉了下去。这是他们预料到的最坏情况,瑞士人把最关键的技术,锁死在了一块无法破解的芯片里。

    就在整个团队再次陷入僵局时,陆扬的声音又一次平静的响起。

    “急什么。”

    他走到另一台电脑前,又打开了一个文件夹。

    文件夹的名字,叫做【Source_Code】。

    他随手点开其中一个文件。

    【Step-Tec_Motor_Driver_Firmware_v4.1】

    当那熟悉的,充满了各种函数和注释的C语言底层驱动源代码,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屏幕时,三组组长,那个三十多岁的博士工程师,像是被定住一样,僵在了原地。

    他看着屏幕上那些定义电机加减速曲线、PID闭环控制、编码器信号补偿的源代码,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有了源代码,那个硬件加密也就失去了意义。

    “陆……陆工……”博士工程师的嘴唇哆嗦着,看着陆扬的眼神,已经从敬佩变成了敬畏,“这……这也是……”

    “从他们服务器里找到的。”陆扬的语气,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