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的西甲大幕在万众期待中拉开。皇家马德里作为卫冕冠军和欧冠之王,自然是所有对手研究的焦点,也承载着最高的期望。
    然而,赛季初的进程却并未像预想中那般一帆风顺。
    夏季转会窗,皇马针对阵容进行了换血。为了填补中场防守硬度和丰富战术选择,俱乐部以高昂的转会费从英超引入了以拼抢和拦截著称的比利时后腰阿马杜·奥纳纳。同时,为未来规划,从切尔西签下了被誉为“新内马尔”的年轻边锋埃斯特旺·威廉,并召回了一直在外锻炼的防守型中场安东尼奥·布兰科作为轮换。
    这些新援天赋毋庸置疑,但融入球队体系需要时间。阿尔特塔试图在保持战术框架稳定性的同时,逐步将新球员嵌入体系,但这在实战中却造成了明显的阵痛。
    问题在防守端暴露得尤为明显。
    奥纳纳身体素质爆炸,拦截凶猛,但他与楚阿梅尼的搭档缺乏默契。两人有时职责重叠,都扑向上抢,导致身后留下巨大空当;有时又过于保守,同时回撤,将中场主动权拱手让人。奥纳纳的出球能力也较皇马传统后腰略显粗糙,在对手高压下容易失误。
    后防线上,米利唐从重伤中恢复不久,状态尚未达到最佳,与阿拉巴的搭档不再像过去那般固若金汤。布兰科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显得紧张,与队友的呼应不足。
    整条防线在由攻转守时的站位选择,因为中场的保护不力和新援的加入而显得有些混乱,缺乏过去的整体性和默契。
    进攻端,虽然拥有维尼修斯、罗德里戈、贝林厄姆等天才,但缺乏了林阳这个上赛季的“节拍器”和“安全球出球点”,球队在遭遇高强度逼抢时,显得有些急躁和混乱。贝林厄姆更多前插,巴尔韦德覆盖范围大但组织并非最强项。小将埃斯特旺技术花哨但过于沉迷个人盘带,与团队配合尚显生疏,常常延误战机。
    结果就是,新赛季的前几轮联赛,皇马踢得磕磕绊绊。
    他们或许依然能凭借球星的个人能力赢下一些比赛,但过程远不如上赛季后半段那般具有统治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丢球:后场传球被断打反击、定位球防守漏人、防守阵型被简单的传切打穿……
    联赛首轮,1-1战平皇家社会:奥纳纳一次后场传球被断,直接被对手打出快速反击破门。
    第二轮,3-2险胜升班马:虽然取胜,但两个丢球都源于定位球防守中的盯人失误,惊出一身冷汗。
    第三轮,0-0被劲敌马德里竞技逼平:全场创造的机会寥寥无几,中场完全被对手的肌肉丛林压制,奥纳纳和楚阿梅尼的组合显得束手无策。
    积分榜上,皇马开局三轮一胜两平,已经落后于开局全胜的巴塞罗那。场面上的被动和防守的不稳定,让媒体和球迷发出了强烈的担忧。
    《马卡报》:“警报拉响!皇马新赛季防线如同漏勺,奥纳纳尚未融入体系!”
    《阿斯报》:“中场失序!缺少林阳的皇马陷入混乱,阿尔特塔遭遇信任危机?”
    《世界体育报》则毫不客气地嘲讽:“十六冠之心?十七冠之梦?先让你们的7000万先生学会传球吧!”
    欧冠小组赛首战,皇马也仅仅是一球小胜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对手,过程同样难言出色。
    一种焦虑的情绪开始蔓延:“我们今年还能卫冕欧冠吗?”
    “奥纳纳是不是水货?”
    “阿尔特塔的战术是不是被研究透了?”
    甚至有人开始无比怀念:“如果林阳在就好了……他是唯一能梳理好中场的人。”
    更衣室内,气氛也有些微妙。老队员可能会觉得新援理解战术不够快,而新援如奥纳纳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质疑,显得有些信心不足。阿尔特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需要在坚持战术理念和取得实际成绩之间找到平衡,尽快催化学队内的化学反应。
    所有这一切,都被正在进行最后恢复性训练的林阳看在眼里。他一边进行着高强度的个人训练,力求尽快达到比赛要求,一边也在观察和思考。他看到了球队中场缺乏梳理、攻防转换不畅的问题所在,那种通过传球控制比赛、连接全队的欲望在他心中愈发强烈。
    林阳的回归,不再仅仅是个人从伤病中恢复的故事,更被外界赋予了拯救球队赛季初颓势的期待。压力无形中变得更大了,但林阳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林阳知道,当医生最终给他开出“可以全面复出”的许可时,他踏入的将不再是一片坦途,而是一个需要他立刻贡献力量、帮助球队度过难关的战场。新赛季的阵痛是真实的,卫冕的疑云也是存在的。但这支球队拥有深厚的冠军底蕴和调整能力。
    而一个即将健康归来的、经历了身体与心理双重淬炼的林阳,或许就是打破眼下困境、让银河战舰重新平稳起航的最关键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