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柳卫东打饭回来,几人匆匆吃过午饭。临走时,老实的柳卫东还没忘正事:“媳妇,这个月的家用……”
“我已经跟三妹说好了。”周娟立刻打断他,语气轻松,“她知道我们的难处。”
柳卫东迟疑地看着她,他自然懂自己媳妇什么意思,转而视线挪到刚才放麦乳精的柜子。
周娟却快步上前,一把拉住柳知夏的手,亲热地说:“三妹,我送送你们,路上小心。”
她一边说,一边对着丈夫使了个眼色。柳卫东无奈,只能空着手跟了上去。
看着弟妹二人,柳卫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低声道:“四弟,二哥再帮你打听打听,有合适的活儿就托人给你带信。三妹,上次你出事二哥也没回来……等发了工钱,我再补你点零花钱。”
柳知夏摇摇头:“二哥,别客气,都是一家人。你们在外面也不容易,有钱就攒着给二宝读书吧。”
周娟立刻笑着接话:“三妹可真是个贴心人。嫂子在镇上也帮你留意着,要是有好人家,肯定比那个陆怀远强多了。”
“那就麻烦嫂子了。”柳知夏轻轻点头。
离开木材厂,一路上柳学军都闷闷不乐。
“姐……”他终于忍不住嘀咕,“我怎么感觉二哥二嫂对咱们这么生疏呢?”
柳知夏瞥了一眼这个只知读书的弟弟,淡淡解释道:“以前家里穷,外债基本都靠他们扛着。现在看咱们吃上了鱼肉,他们心里当然不平衡。再加上大嫂还把他们买的鸡说成是自己买的,这不就把他们当冤大头了?”
“可我说去找活干,也能分担一下,他们又不乐意。”柳学军还是不解。
“傻弟弟,”柳知夏恨铁不成钢道,“现在进厂哪有那么容易?你还说了只干一年,让人家欠下人情怎么还?二哥也是有难处的。”
柳学军这才恍然大悟。
柳知夏心里也暗叹一声。
自己一开始居然也没想到这一层。
估计也是连上辈子都很少跟二哥二嫂接触,忘了他们的性子。
二嫂周娟娘家曾是做小本买卖的,后来家道中落,才嫁给了二哥。当年娶她花了家里不少钱,这让同样是儿媳妇的大嫂心里一直窝着火,妯娌间争吵不断。好在周娟娘家还有点人脉,托关系把他们夫妻俩都弄进了木材厂。从此,他们除了年节,就很少再回村了。
二嫂是个精明且自主的人,处事圆滑,绝不让自己吃亏。她不像大嫂那样补贴娘家,但也休想让她多掏一分钱接济婆家。实际上,他们每月给的家用,也只够儿子二宝的花销。爹娘知道他们在外面不易,为了家庭和睦,便一直对外宣称老二家给了不少钱在帮忙还债,这才压住了大嫂,让她平时不敢对二宝太苛刻。
眼看快到家了,柳知夏叮嘱道:“卖石斛的事,千万别让大哥大嫂知道,一个字都不能提。”大嫂能为一块肉把她卖了,她赌不起。
柳学军知道轻重,连连点头。
回到家,柳知夏把卖肉和面的三块钱,连同卖药材赚来的两块钱,一共五块,都递给了母亲。
张秀英看着她的钱,疑惑道:“这钱哪儿来的?”
“这三块钱是卖了陆家给的赔礼换的。另外这两块钱,是我去卖了山里的货拿的。”
张秀英连忙摆手:“都说了那三块钱是给你的赔礼。你自己卖东西的钱,更该自己留着。家里有你二哥给的钱,够用了。”
柳知夏沉默片刻,才轻声道:“娘,今天我们见了二哥二嫂。他们说手头紧,这段时间的家用,就不交了。”
张秀英脸色一僵:“什么意思?这是想跟家里断了?”
柳知夏轻叹一声:“估摸着是看我背篓里的鱼,以为咱们家宽裕了。而且,上次大嫂带回来的鸡还是二嫂买的。也让她知道了。”
张秀英一听,怒意退去,化为一声无奈的长叹:“也罢……他们夫妻也不容易,就当是给二宝存着读书吧。只是这事要让你大嫂知道了,准得闹翻天。”
柳知夏再次把五块钱塞到母亲手里:“所以这钱您先收下,把外债还了。”
她凑到母亲耳边,压低了声音:“娘,上次我跟沈同志进山,找到了不少值钱的药草,一斤就能卖五块钱!”
张秀英倒吸一口冷气:“什么东西这么金贵?”
“跟您说了也不懂。总之山里还有,等风头过了我再去采。咱们先把外债还清,手头宽裕了,家里的矛盾自然就少了。”
张秀英重重点头,收下了钱,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行。这事不能让你大嫂知道。就委屈你,让她以为这钱还是老二给的。”
柳知夏应下,又补充道:“娘,这债是为了给奶奶看病借的,大哥二哥都在努力,我也该出一份力。”
张秀英担心地看着她:“那山里危险不?”
“不危险。地方只有我知道,一个人去更安全。”
“那行,你自己千万小心。”
张秀英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这点小心思,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她故意扬声说道:“知夏把卖肉的钱交给我了,老二也给了两块钱让他们带回来。现在手里有五块,我打算先去把外债还上一半。”
沈红梅一听钱要花出去,立刻急了:“娘!大宝都到上学的年纪了,这钱要不先留着给他交学费?反正还差着十块,等攒够了一起还呗。”
“放屁!”张秀英当即就火了,“人家肯借钱给咱们,是看得起咱!有钱就得先还债!你见过哪家一边欠着债,一边还风风光光送孩子上学的?村里孩子读书都晚,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见沈红梅还不服气,张秀英又补了一句:“你要真着急大宝读书,就把孩子交给老四,让他先在家给启蒙。”
“老四那文凭能教好孩子吗?”沈红梅想也不想就反驳,“那肯定得送去小学,让正经老师教!娘,大宝可是您的长孙,您忍心让他比村里别的孩子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