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华娱1997:公知粉碎机 > 第53章 起风了

第53章 起风了

    剧版的《亮剑》从小说版的《亮剑》区别很大的,甚至在某些地方,两版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对《亮剑》有滤镜,其实都来源于剧版,剧版其实改编的很不错。

    原作水平很差,有很多历史,军事和政治常识错误,部分观念更是歪的离谱。

    说句不好听的,剧版《亮剑》完全是把都凉的屁股给兜住了。

    对于《亮剑》,周树秉承的态度是批判作者,修改作品。

    他这一版的《亮剑》,前半部分的内容以剧版为主要核心,再夹杂一些原著的内容。

    同时进行一些小的修改,比如原本充斥着大量的“兄弟”字眼,要统统替换。

    怎么?叫一声同志,比割你肉还难吗?

    动不动就兄弟,知道的你是八路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果军。

    还有纵兵抢粮的事情,也要修改掉,这简直就是在侮辱革命军队。

    这种歪屁股的写法,完全就是作者夹带私货,甚至于删除了都没有关系。

    至于小说的后半部分,那是要统统魔改的。

    前世的时候,周树看了《亮剑》原著,差点没吐了。

    就赵刚说的那些话,被整那纯粹是活该。

    都凉会写个屁的小说,前后人物完全是割裂的。

    赵刚夫妇临死前自比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是群什么人?沙俄的小贵族。

    而赵刚呢?早早就投身革命,从学生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开始,经历过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内心怎么可能这么脆弱、幼稚?

    人物前后不割裂的赵刚,甚至可以表达不满,可以据理力争,但是绝对不会说出这些话。

    《亮剑》的每一个人物都很好,可是作者的歪屁股,导致原著又烂又歪。

    改,必须要进行大改。

    周树要写出自己心里的老李、老赵、丁伟、孔捷和楚云飞,剧版就是他的基础。

    树哥再一次闭关了,可是风已经起来了。

    正月十六,北电开始开学工作。

    导演系这边,开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内审周树的电影,《南京照相馆》。

    这一次似乎阵仗更大了,就连学院的院长王风生都来了。

    王风生不是电影行内人,他是从水木转过来的,学的是水利专业。

    他来到北电的时候,可以说在北电引爆了一颗大炸弹,新旧势力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巅峰。

    王风生很喜欢用新人,之前周树上春晚其实他在后面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一次知道周树的电影新作出来,其实他也蛮好奇的,这部电影会拍成什么样?

    对于周树的能力,王风生虽然是个外行,但是基本的审美能力还是有的,他承认《我们来自未来》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现在就看看风浪中心的《南京照相馆》,是一个什么样的成色,这段时间不止一个人给他打来了电话。

    有称赞周树的,也有希望院长能够好好的看一看,千万别让北电的名声毁于一旦。

    忠的奸的都出来了,王风生要好好的看一看,到底这部电影怎么样?

    在导演系的小放映室里,坐着二十多人,绝大部分都是导演系的老师。

    院长王风生和副院长侯柯明坐在中间位置,左边是导演系的系主任郑栋天,右边是导演系的老人谢非。

    至于谢晓金,他则坐在郑栋天的旁边。

    当电影开始后,整个小放映室里面鸦雀无声。

    有的人从这一刻开始,就准备盯着周树的电影找毛病,有的人则是秉承着真心观看的态度,他们想看看,被称为北电超天才的新锐导演周树,到底有多天才。

    整部电影长达两个多小时,在电影放映的过程当中,谢非、詹湘池等人皱着眉头。

    王风生倒是一脸的感兴趣,电影拍的的确不错啊!周树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北电终于出了一个超天才学生,还是在他当院长的任上,王风生努力压制着嘴角,尽量不笑出声来。

    反观老张和老谢,看电影的过程当中这两位胸膛挺的高高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周树是他们的学生。

    不过很快,对于王风生、侯柯明而言,周树的彩蛋那才叫惊天巨响。

    看着最后彩蛋上面的名字,王风生有些愣住了,原本想要努力压制住的嘴角,顷刻间没了笑容。

    老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一炮三响,就是太响了,吓住了一群人。

    这和现在的主流不一致啊!

    这么搞的话,电影局那边能过审?

    周树的这一炮,让谢非和詹湘池这些人嘴巴都笑歪了。

    他们都没有出手,敌人自己就自爆了,有比这种还带感的吗?

    当小放映室的灯光被打开时,谢非靠在椅子上,翘起了二郎腿。

    周树的第一部电影,他没有出现,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有人能搞定。

    可是詹湘池搞不定了,所以这一次他决定亲自上阵,要好好压一压这个学生的气焰。

    他要让这个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电影不是这么拍的。

    电影要讲艺术,要讲自己的故事,导演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要动不动就拍什么抗日题材,不要把电影艺术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成为样板戏。

    北电的导演学生,要学会拍自己的电影。

    这其实不是谢非一个人这么想的,第四代导演普遍都是这种思路。

    王风生靠在椅子上,不说话了。

    侯柯明没有急着开口。

    不过有人迫不及待的要跳出来了,詹湘池第一个说道。

    “我这个人向来不怕得罪人,有什么说什么,我觉得周树同学在电影拍摄的路上越走越歪了。”

    “作为我们北电优秀的学生,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周树同学今年已经大四了,他马上就要毕业了,等出了学校代表的就是我们北电的颜面。”

    “可是他只会拍这种电影,到了那个时候,我怕整个文艺圈子都在笑话我们北电,说我们北电只会教拍样板戏的学生,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路。”

    “之前周树上春晚的时候,有些话我就想说了,文艺工作者一定不能媚俗媚上,他是想讨好谁?毫无文艺工作者的骨气。”

    乖乖~

    相比于上一次,如今詹湘池的底气更大了,也不知道他这个底气是来源于周树,还是来源于谢非。

    詹湘池话音刚落。

    张建东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自己的学生都准备开战了,那自己这个当老师的,还有什么藏着掖着的?

    当然是要为学生当先锋了。

    “我觉得詹老师的话不客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