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拎着挂钩和锤子,先回了一趟宿舍。
将挂钩钉在墙上,将外面晒干的工装挂在墙上,又将已经用相框裱好的全身画像,用钉子挂在屋子正中央。
又将语录放在画像旁边的五斗橱柜上,最显眼的位置,这也是为了提醒自己,没事就翻看翻看,提前将语录背过,免得将来起风时候和别人吵架吵不过。
看着收拾差不多的小窝,陈卫东心中有一种踏实感,果然新国家人,不管什么年代,对房子都有一种执念。
收拾完这一切,他感觉不怎么饿,就继续琢磨和平型的图纸。
和平型的问题很多,想要一下子改进成功,不太可能。
最好的就是分成几段工期,第一步,陈卫东打算先增加普通燃烧室,进行研究计算。
第二步,就是对旋风波特炉进行研究计算,旋风波特炉有点冒险,所以陈卫东将研究重点放在增加燃烧室上:
增加燃烧室,需要将锅炉中心高度降下去,烟管长度也得缩短,烟箱通风装置需要陈卫东根据实际情况再改善调整。
按照陈卫东的计算,预计当计算供汽率为75kg/(m2·h)、速度为 70kmn/h时,最大轮周功率可达 2192kW,机车总效率达8.42%。
增加燃烧室,也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锅炉锅胴直径不变,仅内火箱增设燃烧室。第二种:增大锅炉并增设燃烧室....
其实和平型的潜力也最大,其实它已经具备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机车的条件,只是有些地方,走了弯路。
比如,后来的前进型在41mph时实测功率可以达到2670kW,合3630马力。
1-5-1轴式蒸汽机车前后对称性很高,车轮不能太大(小于1.63米),速度也不能太高,否则会有共振摇摆问题。
而且,前进的气压只有1471kPa,这些都代表前进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老六,老六,你简直太厉害啦!”
张五福抱着一饭盒冲进陈卫东宿舍里,直接抱着陈卫东:“老六,你简直比我爹还要厉害!”
陈卫东一愣,张五福兴奋的说:“五福啊,你跟我说的,爱国福,和谐福,友爱福,富强福,敬业福,你忘了?”
李荣兆和周一循也是一身油包走了进来。
周一循:“我说,张五福,你这样对老六,难道就不担心红衣姑娘找你吗?”
“去去,这里哪有红衣姑娘,我不管,今晚上我恨不得抱着老六睡觉。”
陈卫东被张五福弄得一阵恶寒:“去去,我才不跟义子睡一屋,万一你跟吕布一样,专捅义父怎么办?”
李荣兆:“老四,你这么高兴,难道办公室的事情解决了?”
张五福:“今天段长来办公室看我们工作进度,我将第一份让我做的分析机车运用,检修,燃料的资料交上去。
段长说我统计的不错,还关心我个人生活,我趁机说了‘五福’名字的含义。
之后,办公室的同志们果然对我另眼相看,牛段长还趁机说出我父母是烈士的事情。
现在大家伙都接纳我了,也不觉得我没本事了,做工作也愿意教我了。
老六,今晚上,你晚饭,我包了!”
陈卫东接过饭盒,打开一看,眼睛亮了:“儿砸,行啊,西红柿炒鸡蛋,醋溜白菜,二合面馒头,有心啦!”
周一循:“能让吃货张五福贡献粮食,老六,你也是出息了!”
张五福:“没办法,你们都有家里人提点,我就不行了,我父母都不在了,也没有亲戚,遇到点事儿想要找长辈问问只能去烧纸,还没有回应。”
陈卫东:“大家伙都一样,我毕业分配,问我爸意见,我爸说,听学校领导的,好好听话,好好学习,做个好人。
这事儿,得问老大,他家条件好,父母都是教授,知识分子,遇到事情看得也比咱长远,“哎,老大呢?”
周一循:“嗯?刚才还在呢,一转眼不见了,难道....”
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纺织妹妹!”
说完,三人直接飞奔冲到李荣兆的宿舍中。
李荣兆此时桌子上正铺展一张信纸在写回信,手边是另外一封信。
周一循一个箭步冲上去抢来一封信,看着上面内容大声朗读起来:“兆哥,你说你像宋丹萍想他的霞妹一样在想你的妹妹,但是你比宋丹萍不知道幸福多少倍,唯有这‘夜半歌声,去安慰她,而我们能够经常通信,还能见面,我深信我们总有一天能:
我像天上月,你像月旁星,我东你追,我西你随....”
张五福也没有闲着,冲过去,将李荣兆手中的信纸抢了过来,李荣兆一会儿追周一循,一会儿追张五福。
张五福:“妹,你说你怕结婚,是两个原因吗?怕生孩子疼,但是怎么办呢?
我们除非不要儿女,如果要,儿女我也不能分担你的痛苦,怎么办,亲爱的,我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哥,你是否可以将三角上的公式抄一份给我,印在高等数学中常用的三角公式,要大考了,我想重新复习一下...
哥,我们本学期新增加了一门课程-金工实习,内容是锻工,木工,我现在我做锻工,所谓锻工就像铁匠一样打铁,告诉你,我照样举起大铁锤打呢。”
陈卫东听着周一循和张五福念李荣兆的信件,乐不可支,他没想到,这个年代的爱情,也这么有意思,姑娘小手都没牵过,却谈到了生孩子。
两个人念着念着,还抱在一起,互相哥哥妹妹的喊着,那模样别提多滑稽。
“陈卫东,你的信!”
没等陈卫东反应,李荣兆,周一循,张五福像是百米赛跑一样,直接冲过去,帮着陈卫东接了信件。
李荣兆:“肯定是红衣妹妹来信,老六,行啊,平时光抢我的信件看,你也有今天!”
周一循:“不行,老六的信,必须拆开看,非得跟老六学学,怎么招惹尖果儿喜欢。”
张五福也跟着起哄,信件打开,三个人凑在一起:
“陈卫东同志,我是丰台机务段一名乘务员,得知你研究出闸瓦提手,我觉得你很厉害,希望你能再接再厉。
我也要和你学习,为新国家建设增砖添瓦!这是我节省下的一斤肉票,希望能为你增添营养....”
“靠!老六,你才来机务段几天,就有姑娘给你写信?”
陈卫东也没有想到,他只是研究一个闸瓦提手,就有姑娘给他写信鼓励,还送给他肉票,陈卫东印象中,这个年代也就作者写文,能得到书迷信件,信件有打赏。
他竟然也获得打赏了?
要知道,一一市斤肉票是十六两,现在陈卫东一个月定量也就六两,这都抵得上两个半月的肉票了。
“名望值+88,名望值+88,名望值+88.....”
陈卫东眸子微闪,随着闸瓦提手的不断推广应用,他的名望值也会随之增加,看来发明一次,不是赚一次的奖励。
看来他得加快研究的脚步了,正如科研所的工作方针:一切为科研,科研为运输。
“得,扯平了,一人看一封信,愉快的时光结束了,赶紧各回各屋。”
李荣兆:“老六,我这周的勘探任务完成了,只要将图纸及工程分析拿到预算组去做预算,我就可以休息了。
周日,我听说在四九城先农坛体育场没落豪门匈芽利和我们足球联队二队举行友谊比赛,要去看看吗?”
足球?算了吧!
陈卫东兴趣淡淡的:“不用看,我告诉你结果就行,2:1,我们输了,有那空,还不如去看看城门楼呢。“
“那就去城门楼,难得休息,咱去城门楼合个影怎么样?”
“好呀!”
陈卫东:“哎,你们谁还有肉票,借我点,明天回家我想着给家里买点肉回去。”
“姑娘不是给你一斤了,还不够?”
“我想买两斤,不一定每周都有时间回去,给家里几个侄子补补。”
以前家里勒紧裤腰带,家里有油水的好吃的,都给陈卫东留着,如今他上班了,也得给家里老人孩子补补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