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一觉醒来三年后,七零长姐凶又甜 > 第一卷 第52章 大家都不容易

第一卷 第52章 大家都不容易

    “好。”

    两人走在村里的道路上,遇见不少村里的孩子。

    他们好奇地看着宋茵与向秀兰,围着她们团团转。

    这个时候虽然说是春天了,但是大西北的春天,跟南方的春天可不一样。

    偶尔的倒春寒,甚至还比冬天还要冷。

    但是就算这样的天气里,也还有孩子穿着草鞋,穿着单薄破旧的衣裳。

    有棉裤的屁股后边,补了又补,有棉衣里边的棉,肉眼可见的硬邦邦。

    衣服裤子的年头,恐怕比这些孩子的年纪还大。

    宋茵看了看他们,刚想说话,向秀兰就拉着她快速往前走。

    “妹子你别理他们,这些孩子一旦缠上你了,就没完没了了。”

    向秀兰也不是嫌弃他们,就是她担心宋茵太单纯。

    看他们可怜,给他们吃的。

    若真是那样,那他们就会黏上来,到时候宋茵想走都走不了。

    虽然现在她拽着宋茵离开,是有些冷漠了,但是向秀兰觉得,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宋茵虽然觉得孩子们很可怜,但是却也没有傻到,不管遇到谁,自己都当散财童子的地步。

    她任由向秀兰拉着她,穿过了村里的小道,来到了大队部。

    这个村子一共有200多户人家,大队部就在他们村里。

    是以前的土地庙改的,现在叫大队办公室。

    向秀兰显然是来过这里很多次了,她对这个地方很熟。

    拉着宋茵,来到大队办公室,就去找大队上的大队长妻子,与她交换菜的种子。

    对方给她们种子,她们就换给对方票据。

    现在对各类票据的分发,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不管买什么东西都是需要钱票一起的。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的人,就算是手里握着钱,也因为没有票据的关系,而导致无法购买需要的东西。

    平时还好,但要是遇上家里有个喜事什么的,想要买个暖水瓶或者是买个盆,就没有办法了。

    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是需要非常难得的工业票。

    一般的工业票,村里的社员是不可能拥有的。

    哪怕是大队长的家人,也没有办法。

    今天,宋茵她们过来,刘丽娟正好是有事求她们。

    听说他们要菜种,刘丽娟就把自己收集好了的菜种全都拿了出来。

    “秀兰妹子,宋妹子,你们挑,你们随便挑。”

    刘丽娟十分的热情。

    同时她看着宋茵她们的眼神,又有些忐忑。

    不过她还没说话,宋茵就当没发现。

    “嫂子,这些都是一些什么种子?”

    刘丽娟立刻回答,“有白菜,萝卜,西红柿,雪菜,豌豆……”

    菜种的种类还真挺多。

    而且都是刘丽娟悉心伺候出来的。

    宋茵点了点头,每样都挑了一些之后,才询问刘丽娟,想要用什么东西来交换?

    刘丽娟有些窘迫的绞了绞手,难以启齿。

    向秀兰见状,朗声道,“嫂子你就直说吧。”

    她们都已经做过好几次交换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再这般扭扭捏捏的。

    刘丽娟也开了口,“就是那个,我女儿下个月要结婚,我想买个热水瓶……”

    没有工业票……

    向秀兰听明白了,她看了看宋茵。

    宋茵眨了眨眼。

    周临渊给她的票据里,倒是有工业票。

    就是一张工业票换这些菜种,是不是有点亏?

    别看她刚当家,却也知道工业票的价值。

    刘丽娟在看到向秀兰与宋茵的反应后,知道她们误会了。

    她连忙出声,“秀兰妹子,宋同志,我不是用这些菜籽换工业票,我是想跟你们买。”

    她说着掏出钱来,“我用外边的价格跟你们买。”

    现在的票据,尤其是工业票很难得。

    刘丽娟没有想占她们便宜的意思。

    她愿意花五块钱,跟她们买这张票。

    宋茵想了想,摇头,“嫂子不用给我钱,你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换给我的,用东西换吧。”

    刘丽娟有些为难,“我们家除了这些菜种外,就只有土豆跟红薯,还有一些麦子高粱了。”

    而这些都是他们的粮食,她也不能全都换给宋茵。

    宋茵看了眼,确定没什么可以换的了,就只能收下5块钱。

    把工业票递给了她。

    刘丽娟握着手中的工业票,十分感谢宋茵。

    她把那些剩下的菜种,全都倒给了宋茵。

    “谢谢宋同志,真的帮了大忙了。”

    宋茵微微笑了笑,“没什么,我也收了钱的。”

    算是等价交换了。

    刘丽娟却摇了摇头,“不,是我们占了大便宜了,现在工业票很难得,村里要结婚的人很多,有钱也买不到。”

    还是之前说的那样,挣工分的社员们,是很难拥有工业票的。

    刘丽娟觉得自己运气好极了。

    对宋茵也是止不不住的感谢。

    宋茵看着热情的刘丽娟,也有些无奈。

    好在向秀兰打岔,说她们还要去村里其他家看看,看看能不能换点鸡蛋什么的。

    提起这个,刘丽娟就道,“三婆那边倒是听说有鸡蛋可以换。”

    “我带你们去看看?”

    她主动提议要带路。

    这对宋茵她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毕竟就算向秀兰来过村里几次,那也没有刘丽娟对村里熟。

    跟着刘丽娟一起,来到了村尾一家房屋低矮,墙壁破旧的家里。

    刘丽娟口中的三婆刚好在家。

    她早年瞎了一只眼睛,丈夫儿子相继过世后,一个人带着孙子,孙女两人过日子。

    他们家可以说是村里最困难的家庭了。

    大队上安排三婆在村里喂猪,一个八岁的孙女,七岁的孙子也帮着打猪草,一天算他们两个工分。

    三婆刚喂猪回来。

    她的脚有些跛,走路的时候姿势极不正常。

    宋茵见状,询问刘丽娟,老人家的脚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她被打翻的热水烫了脚,还没好利索呢。”

    刘丽娟说着,就推开门上前去。

    伸手接过三婆手中的水桶。

    “三婆,你怎么又搬重物了?村里的赤脚大夫不是说了,这几天伤口没好,暂时别搬重物吗?”

    王三笑呵呵的道,“是丽娟啊,我家里没水吃了,我提两桶水进去。”

    虽然说老人家眼睛不方便,脚也被烫着了,但是见人打招呼的时候还是笑呵呵的。

    脸上没有一丝愁苦。

    看着心态不错。

    刘丽娟让三婆赶紧休息。

    “我去帮你打水。”

    “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不用你来,你快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