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春日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市社会科学院的办公区内。
虽然周末已过,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假日的慵懒,不过比起往常,今天院里显然多了一份无形的郑重。
办公区的公告栏和内部通讯群里,早已提前通知了今天有市委领导前来视察的消息,提醒大家注意着装规范和工位整洁。
林窈穿着一身得体的浅灰色职业套装,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准时出现在了工位。
她简单整理了一下本就井井有条的桌面,将几份正在阅读的文献资料摞放整齐。
旁边的张巧凑过来,压低声音,带着点小兴奋:“窈窈,听说今天是孙秘书长要来咱们院里视察!听说还会到各所转转呢。”
林窈正在开机,闻言手上动作未停,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好奇与一丝符合新人身份的郑重:“孙秘书长亲自来?看来院里最近的重点课题确实很受上面重视。”
她语气平稳,但又带着对上级领导应有的尊重。
张巧又凑过来些,继续分享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听说院长、副院长们全都出动了,正在楼下等着迎接呢!阵仗可真不小!你说,秘书长会不会到我们办公室来?
林窈笑了笑:“领导视察应该有既定的路线和安排吧。”
“嗯,有的。”
没过多久,走廊外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略显杂沓却有序的脚步声,伴随着院领导们恭敬的引导和介绍声。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门口后又立马专注于手上的工作。
很快,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首的一行领导,簇拥着孙秘书长经过经济研究所所在的开放式办公区。
孙秘书长面带温和而不失威严的笑容,目光沉稳地扫过整个办公区域。
院长在一旁稍前半步,引介着所里的基本情况。
“秘书长,这里就是我们经济研究所的主要办公区域,目前承担着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刘所长适时地补充介绍。
孙秘书长看到大家都站了起来,他含笑摆手示意:“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我就是来看看大家,都坐,都坐。”
话虽如此,领导和视察团队驻足,大家自然还是保持着站姿。
秘书长缓步向前,与靠近走廊方向的几位研究员亲切地握手,简单询问着“来院里几年了?”“目前参与什么课题?”之类的问题。
林窈的工位相对靠里,她随着大家一同起身,面带得体的微笑,目光平和地注视着视察队伍,没有任何向前挤凑或刻意回避的举动。
当孙秘书长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她这个方向时,与她平静的视线一触即过,没有丝毫停留,仿佛只是掠过任何一个陌生的年轻研究员。
林窈也微微颔首,姿态自然,完全是一副初次见到领导的模样。
孙秘书长在办公区停留了大约五六分钟,发表了简短的鼓励:“看到大家精神面貌很好,科研氛围浓厚,我很高兴。希望同志们继续沉下心来,拿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我市发展大局。”
在一片掌声中,视察队伍缓缓离去,前往下一个参观点。
领导一走,办公区里的气氛明显松弛下来,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孙秘书长挺和气的啊。”
“是啊,没想到还会跟我们握手。”
“听说之前周书记来视察的时候,也是这么平易近人。”
同事们脸上带着笑容,互相交流着刚才的见闻。
在社科院这种单位,迎接各级领导视察也算是常态,大家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将这份鼓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林窈安静地坐回工位,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仿佛刚才的小插曲只是工作中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
她打开电脑,调出那个关于“数据要素流通效率”的多层次评估体系框架,继续上午未完成的测算。
而在院的会议室里,视察汇报会正在有序进行。
刘所长代表经济研究所,详细汇报了《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课题的进展情况、初步发现以及下一步计划。
孙秘书长听得非常认真,在听到关于量化模型构建和数据基础的部分时,他特意追问了几句。
汇报结束后,他给予了充分肯定:“刘所长,你们这个课题组采用的量化模型很新颖,数据基础很扎实,得出的关于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希望你们继续深化,特别是加强与实际政策需求的对接,争取早日形成可操作的决策建议报市委。”
这些发生在会议室里的对话和肯定,林窈自然无从得知。
她此刻正全神贯注于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指尖快速敲击键盘,调整着模型的参数。
忽然,她微微蹙起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她发现,在引入相似度匹配算法处理异构数据后,某个特定维度的“数据壁垒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变化规律,这与她之前基于传统理论假设的线性关系截然不同。
“秦老师,”她转向旁边正埋头苦思的老秦,语气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但依旧保持着学术讨论的严谨,“您看这里,当我调整了异构数据关联度的权重后,‘数据壁垒’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传统行业之间的表现差异,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似乎存在一个‘临界点’……”
老秦闻言,立刻凑了过来,扶了扶厚厚的眼镜,紧盯着林窈的屏幕:“哦?具体数据走势我看看……嗯……这个拐点出现的位置……有意思!你这个发现可能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机制问题。
快,把这几组关联数据单独提取出来,我们做个敏感性分析看看!”
一时间,两人完全沉浸在了数据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方才领导视察带来的短暂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