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牧之从苏城回淞沪以后,就接到了一个惊天消息,自己的上级,第九集团军司令张智忠被大统领的一封电报给批得狗血淋头。
明白了前因后果,吕牧之立刻赶到了十五集团军的司令部,去见陈成。
十五集团军司令部内,陈成的部队显然没有要远离江岸的意思。
“陈长官,您可要想好了,整个浏河至吴淞口一线都在鬼子舰炮的射程之内,土地没了还可以想办法夺回来,兵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陈成无奈地指着桌上那份电报,"维岳,不是我不想后撤,大统领明确要求坚守现有阵地,张文白指挥第九集团军向后撤退,遭到了大统领的严厉批评,现在他还在隔壁电讯室里接听大统领的电话呢!"
吕牧之摇摇头:"陈长官,鬼子的舰炮射程足以覆盖前沿阵地,鬼子的海陆空联合攻势和快就会发动的,我军在滩头多停留一天,就要多付出无数伤亡。"
"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但大统领认为淞沪战事关乎国际观瞻,绝不能示弱,咱们站在这个位置上,不是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此时,通讯兵送来最新战报:倭寇第三舰队已开始对川沙一带岸滩阵地进行无差别炮击,炮如雨下,驻守在那里的一个团损失惨重。
吕牧之指着战报,"看看,这就是死守滩头的代价,可不能光为自己想啊,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想想日后的战局走向。"
就在两人争论时,隔壁电讯室传来张智忠与大统领通话的声音,透过虚掩的房门,可以听到张智忠在回电话。
"大统领,当时军情紧急,来不及请示,我认为将敌人引入内陆作战是正确的战术选择。"
电话那头传来大统领的斥责声,张智忠始终保持着冷静。
“不,与吕维岳无关,放弃黄浦江沿线阵地的决定是我一人做出的。”
"是,卑职明白,但请大统领想一想,第九集团军是我中央军之血脉,为了所谓的国际观瞻,而把精锐都消耗在敌人的舰炮之下,值得吗?"
张智忠最后说道,"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维岳他们都是执行我的命令,要处分就处分我张智忠吧。"
良久,电讯室里一片沉默,张智忠挂掉了电话。
陈成立刻走上前去,问道:“怎么说?”
张智忠摇摇头:“大统领很固执,一直在说什么九国公约,要我们顽强抵抗,争取国际声援。”
陈成这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吕牧之看着张智忠:“让部队远离黄浦江是我建议的,文白公何必独自承担这一责任?”
张智忠松了一口气,苦笑道:“谁让我是第九集团军的总司令,领导不就是关键时刻用来扛雷的吗?
保住你,就算我被撤职,仍然有你带领第九集团军继续前进,我也就放心了。”
吕牧之明白,张智忠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保住吕牧之,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纠正大统领执着于消耗战的错误。
"文白公......"吕牧之刚要开口,就被张智忠摆手制止。
"什么都别说了,我现在还是第九集团军的司令,第九集团军的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展开作战,陈指挥,至于十五集团军决定怎么办,我还是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望着张智忠离去的背影,陈成愣住了,看向吕牧之:"维岳,张文白他说什么呢!什么叫做正确的选择,违背大统领的命令叫做正确的选择?还是部队退出岸滩叫做正确的选择?"
吕牧之虽然心里急,但这些人的军衔是一个比一个大,自己只得好言相劝:“陈长官,说句实在的,您是炮科毕业的,肯定知道鬼子舰炮的厉害,我也有一个重炮团,但只能支援到罗店,是绝对不会轻易挪位置的,您...看着办吧;
对了,狮子林炮台里面的那四门要塞炮,黄唯的部队拖死后撤的话,尽量把要塞炮拆下运回来,我还要运输到长江江防上使用。”
陈成看着吕牧之也走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往后退怕是要被大统领撤职,不退的话又极为可能吃满鬼子的舰炮,退与不退,还真不是好抉择的。
当晚,上峰对淞沪战局做出调整,决定淞沪战局正式由第三战区掌控。
第三战区的防区包括江浙沪三地,冯宇祥担任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顾诸同为副司令长官。
此次淞沪会战,大统领安排昔日中原大战时候的死对头冯宇祥挂帅带领自己的中央军,一方面是给国内的昔日其他各路军阀势力做个样子,号召大家都积极响应抗战。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冯宇祥这样一个‘老人’挂帅第三战区,压一压中央军底下的一众年轻人。
毕竟冯宇祥曾经统帅过几十万西北军,也算是既有大型战争经验的高级将领。
不过,冯宇祥自然也明白,自己虽然贵为陆军一级上将,但却是一个没有嫡系部队的一级上将,中央军是老蒋的亲儿子,自己怎么可能用得顺手。
抵达前线的第一晚,冯宇祥还会是要履行一下自己的战区长官职务,至少要露个面,也算是给大统领一个面子。
目前抵达淞沪战场的共有三个集团军,陈成的第十五集团军、张智忠的第九集团军、张法魁的第八集团军。
第三战区司令部内,各军军长都到齐了,司令长官冯宇祥还没到。
“冯长官到!”门外传来一声通报,高大威严,虎背熊腰的冯宇祥穿着一级上将军服来到了会场。
冯宇祥坐在主位,看了看下面几乎全是中央军嫡系,直截了当道:"我这次挂帅第三战区,说白了就是给大伙儿撑个场面,具体咋打,你们还得听顾副长官的。"
“冯长官言重了。”顾诸同笑着说道。
“诶!时间紧迫,前敌总指挥是陈成吧?汇报一下目前的形势,我和顾副长官也是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