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起来,苏月只觉得自己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不过还不能停下,还要继续干活。
她们接着去挖蕨根,重复昨天的事,不过今天多了一项,那就是将沉淀好的蕨根淀粉给弄出来。
先是将上面的水都舀了,随后又换水沉淀,直到水变得透亮了,才算是洗干净了。
一直持续了三天,苏月这才开始将蕨根淀粉给收集起来,一部分晒干,另一部分直接放在锅中,烧火用小火不停地搅拌,直到它变得透明,成了棕褐色的团状,就成了蕨粑。
烧一锅开水,将加了水调稀一点的蕨根粉放在上面蒸,就成了薄薄的一片粉皮,切成细条,加上盐和其他调料就成了一碗香喷喷的蕨根粉条。
看到这一碗粉条出来,苏海的咽了口口水,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你们来尝尝,看味道怎么样。”苏月见他们都很期待,给他们每人都分了一碗。
不出所料,这种味道让几人都夸赞不已。
“想不到那黑乎乎的根,还能做成这样好吃的东西,我看这个比直接卖蕨菜好多了,一定会有人买。”苏倩高兴地说着。
“是啊,还有这个炒蕨粑,这东西竟然还能这样炒,就是油要多一些,咱们平常舍不得这么吃,烤熟了也可以吃。”廖民边吃边说着。
“那咱们赶集那天就带着去,看看这东西究竟好不好卖。”
忙碌了好几日,总算是能休息一天,大伙都期待着赶集这一天的到来。
隔壁的席轩家已经给小兔子们做了窝,它们的腿打洞很是厉害,加上那只母兔要生了,它们更是烦躁。
“把上面这里盖起来,它们就跑不了了,我在家里经常盯着,你别担心。”陈爷爷见孙子这么重视兔子,他就用竹子编了一个细密的筐。
“爷爷,只要咱们把这兔子养好了,它们多生点,我们就能一直有肉吃,还能卖出去赚钱。”
“好好好,到时候你要多吃点,长得像你爹一样高大。”
“我一定会让爷爷长命百岁。”席轩心里很感激爷爷将他接来,否则他还在席家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赵婶娘家这几日也能休息了,他们家的地更多,忙活了许久总算是能暂且歇一歇。
“阿月,你们在家吗?”她来到了苏家门口,看到她们院子里摆着的好几个水缸还觉得奇怪。
“婶娘,我在的,快进来。”苏月走出来,她今日难得歇会儿,刚刚在后院,将地里长起来的草割了喂给鸡吃,小鸡们又长大了一点。
“你在忙啊,我听说杨柳冲有一家的小猪准备卖,我想着你之前说养猪的事,要不咱们也去看看,我家也准备喂一头。”
“那可太好了,之前我们都没打听到,还是婶娘你的消息最灵通,我这就和你去,三哥,我和婶娘去杨柳冲了。”她背上背篓,回来还要用背篓背着猪回来。
“要不我和婶娘去吧,那小猪也不轻,你背不动。”苏海听到这话,走出来准备跟着去。
“不用不用,你就看着家吧,再说还有阿峰也一起去,让他给你们背回来。”赵菊花笑呵呵地说着。
两人和苏峰汇合,苏倩今日在家里做衣裳,她之前给小小买的布,一直没有时间做,现在才抽出时间,听说有人帮忙背猪,她也没有跟着去。
杨柳冲距离下寨村不远不近,中间还隔着一个村子才到,杨柳冲大部分人都姓杨,都是本家,平时对外也很团结。
赵菊花到了村口,问了人才找到卖猪的人家。
“家里的老母猪下了十三个小猪,现在长大的有十个,我昨天才放出来的消息,还没多少人来买,你们看看,要多少你们挑,我家这批猪长得都差不多大,按照八文钱一斤,这些差不多都在十五斤左右,今天你们来,随便挑,都是按照一只一百二十文来算。”
“八文钱一斤,这也太贵了,我看六文钱就差不多了,我们也是诚心要,一家要买一头。”现在是赵菊花的砍价主场,苏月站在一旁默默替她加油。
“那不行,太低了,你就算是想要,那也不能这么便宜啊。”果然对方不干。
不过赵菊花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弃了,两人你来我往,苏峰在一旁也不敢说话,带着苏月先去看猪了。
等到两人笑呵呵的谈好了价钱过来,就看到两人已经在挑猪了。
“来来来,让我来挑,你们家这猪看着倒是活泼,我们可是听人介绍了,说是你们家的猪好,这才来你家买,不然明天就是赶集了,我们何不去镇上,说不定镇上猪多,还便宜。”
“哎呦,大妹子,你可真会砍价,我家的猪你就放心吧,好养得很,等到过年就等着吃大肥猪肉吧,这些猪我们都请人来劁过了,保管整天只想着吃,吃完了睡,睡完了吃,过年长得胖胖的。”
等到挑好了苏月才知道,赵婶娘将价钱讲到了一百零五文,便宜了十五文。
苏峰自觉地将苏月的背篓接过去,把小猪背回来,赵菊花也高兴地和苏月说:“回去后,可要关好,这猪啊,会撬猪圈的门,以后每天割猪草给它吃,过年就能等着吃肉了。”
“多亏了婶娘的金舌头,才能让那位大娘答应讲价,不然若是我来,还真要多花十五文了。”
“那不妨事,咱们一起去的,总要讲个好价,不然买贵了,明天去镇上就要拍着大腿后悔了。”赵菊花对于自己这一手讲价的本领也是很自得的。
“小妹,你们这几日上山去做什么,我看你们在院子里放了好几个大坛子。”苏峰听她们两人说话,早就对苏月家的那些坛子好奇了。
“你这人,比阿月还大,怎么一点事也不懂,什么都问,别管他,我知道你们应该是在做什么买卖,不过做买卖,那是能对别人说什么秘方的吗,谁都别说,赚了钱也自己悄悄包着,别对外说,否则村里那些多嘴的老娘们又要找事了。”
“婶娘,你们是自己人,没关系的,我们确实是在做买卖,不过具体能不能做好,还要等明天去镇上试了才知道,那东西做起来麻烦,要是成了,我们本就打算找你们一起合伙做。”
苏月这几日已经发现了村里人时不时就要经过她家门口,往里面瞧一眼,不过他们看不出名堂,加上之前廖大娘怼了那些多嘴的人,因此他们只是在背后议论,没有敢舞到他们面前来。
不过苏月知道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她们做的生意迟早会被人发现,不过那东西做起来很复杂,村里人家家都有田有地,还有现成的粮食,也不是谁都有这份耐心做这门生意,她主打的就是一个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她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