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砚秋见周劲凌对抱着曲奇饼干的盒子爱不释手,想到了自己上辈子的奶奶。
她奶奶以前就收藏了几个饼干盒,有拿来放针线的,也有拿来放钱的,他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因为物资匮乏总是舍不得丢掉这些瓶瓶罐罐。
但她奶奶生活的年代,物资再匮乏也没有这时候匮乏。
如今不仅铁器珍贵,连瓷器都非常珍贵,大家平日里用的,都是灰扑扑的陶器。
因此,就算只是个普通铁盒,那都是稀罕物件,而她给的这个铁盒上还有彩色花纹。
不过系统很小心,这盒子上的花纹虽然还在,但各种文字都已经没了,不至于惹人怀疑。
晋砚秋道:“周先生,这盒子里装的是一种点心,它放不了几天,周先生可以尽快品尝。”
周劲凌一愣。
这赏赐给自己的,不是一个精美的盒子,而是点心?
用这样珍贵的盒子装着的点心,也不知是何等美味。
晋砚秋跟周劲凌聊过之后,又和晋明堂一起,跟其他人聊了聊。
她重点关注了管胡和石家四兄弟,但并没有送他们曲奇饼干。
这几人现在还只是普通劳役,没做出什么功绩,也不像周劲凌一样识字,无故给奖赏总归不太好。
倒是晋明堂的那些亲兵,晋砚秋一人送了一盒曲奇饼干。
这些亲兵是她父亲的心腹,也是晋家军里的精锐,是他们接下来在边疆立足的根本,必须好好对待。
等会儿张统领和小桃他们到了以后,她同样会送上曲奇饼干。
这些照顾她的人,是最需要重视的。一个上位者若是苛待身边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如今皇位上那位皇帝,就是因为对宫女太监太残暴,被身边那些伺候他的宫人合伙杀死的。
相反,若是厚待身边人,那即便这人对外残暴,还是会有人全心全意保护他。
晋明堂将女儿的言行看在眼里,格外满意。
他女儿今天的表现非常好,他能放心了!
晋明堂和晋砚秋在营地里转了一圈,就带着周劲凌回到晋明堂居住的土房子。
接下来他们有许多事情要做,需要周劲凌帮忙。
周劲凌抱着刚得的曲奇饼干,一边抚摸那光滑的,毫无瑕疵的盒子,一边思绪万千。
这样光滑的盒子,想来是工匠千锤百炼才能制成的,上面彩色的图案,应该也是用到了某些绝密工艺。
可以说,没有底蕴的家族,是绝对做不出这样一个铁盒的。
他对晋明堂有所了解,知道晋家只是个小家族,这样的家族,按理是养不起能制造出这种精美铁盒的能工巧匠的。
但晋明堂的女儿,拿出了十多个这样的盒子。
是晋家藏得深,还是晋明堂身后有别人?
好像晋明堂的妻子,是出身大家族的……
晋家的这个女公子,来历绝不简单!
就不知道她给劳役吃这么珍贵的食物,还送他这样的珍宝,到底想要什么。
一开始的激动退去,周劲凌难免不安。
正忐忑着,周劲凌步入了晋明堂居住的院子。
浓郁的香甜充斥鼻尖,周劲凌猛然回过神,就见院子里放着小山一样的粮食。
这放的还不是普通粮食,而是他们已经吃了两次的,放油放糖的点心。
那么珍贵的点心,竟然就这么随意摆放着,若非这里的土地被压得紧实,没有蛇虫鼠蚁生活,怕是早已引来蚂蚁。
“这……这……”周劲凌指着院子里的点心山,手指颤抖。
晋砚秋看了一眼那小山一样的点心,对周劲凌道:“周先生,粮食我们不缺,就是有许多事要劳烦你去做。”
周劲凌深吸一口气,看向晋砚秋。
这么好的粮食,足以买下五千劳役的命。
这位女公子,是不是要让他们去做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难不成是刺杀皇帝?
晋砚秋可不知道周劲凌脑补了这么多,她对周劲凌道:“周先生,麻烦你将这些劳役按照军队的方式进行登记分组,再给他们选出小组长,之后你们可以在此地休息几日,几日后,就要出发去晋家军驻扎的地方了。”
晋明堂之前驻扎的地方,离这里并不远,骑马只需一日,但大部队过去,至少走上五六日。
马上启程这些人可能会受不住,因此他们打算让这些劳役过几日出发。
不过劳役们会晚点走,他们却不同。
得知边关将士非常缺粮,晋砚秋已经跟晋明堂商量好,明日就跟晋明堂一起,快马加鞭赶往军营。
没道理这些劳役都吃上压缩饼干了,跟着晋明堂十多年的手下吃不上!
他们既然要走,这些劳役就要劳烦周劲凌去管了,晋砚秋相信周劲凌能管好他们,也相信周劲凌会把这些人安全带到军营。
这么想着,晋砚秋看向晋明堂。
她对军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晋明堂来叮嘱。
晋明堂立刻就跟周劲凌讨论起来。
这一讨论,晋明堂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些劳役的具体人数,每日所需粮食数量等,周劲凌竟是马上能算出来!
这是个人才!
晋明堂很高兴,而周劲凌有些茫然。
给他们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就只是为了让他们加入晋家军?这是不是太简单了?
周劲凌忍不住问:“将军,当真只需把他们带到军营?”
晋明堂道:“倒也并非如此。”
果然还有其他要求!周劲凌洗耳恭听,然后就见晋明堂一副跟他推心置腹的样子:“老周啊,你也知道,我就一个女儿,如珠似宝地养大,她心地善良,我便总怕她吃了亏,你在那些劳役面前,定要多提提我女儿,让他们感念她的恩德。”
周劲凌又愣了。
就这?就这?!
这样的事情,就算晋明堂不说,他也会做,不过晋明堂不刻意提的话,他应该会让那些人感激晋明堂。
最后,周劲凌从晋明堂这里得到一些纸笔,晕晕乎乎地回去了。
而他刚回去,就有一些老乡凑过来:“周叔,女公子给你的铁盒里装的是什么?”
“周先生,晋将军找你去是为了做什么?”
“周先生……”
周劲凌闻言道:“这盒子里装的是点心。”
他一边说,一边将盒子打开,随即,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就出现在鼻尖。
这也太香了!
周劲凌没忍住,拿了一块放进嘴里。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吃到了人间不该有的食物。
正在查看感恩点的晋砚秋,就看到详情里,刷出来一个新的感恩点,属于周劲凌的。
同时,她拥有的感恩点的总数,已经达到67892点。
今天还有晚饭没吃,等下吃晚饭的时候,她再出去走一圈,感恩点总数应该能达到七万多,再过个两天,她就能解锁第二种食物了。
正这么想着,晋砚秋就看到感恩点又多了一个,是属于沐光的。
沐光明明不在这边,怎么又给她提供了感恩点?
看到沐光这个名字,晋砚秋就想到了原书剧情里,沐光的下场。
在书里,她嫁给卫琏后,她爹收了沐光做养子,将晋家军交给沐光。
之后,沐光带领晋家军为卫家征战天下,立下许多战功。
但他下场不好。
卫琏对上管胡被击败后,沐光带兵出战,不慎受伤并死亡。
书里没详细写这场战斗,但她觉得沐光的死不对劲。
首先,管胡再凶再厉害,也只是一员猛将,手下的人和地盘都不多。
打仗虽然看将士勇猛不勇猛,但不能只靠勇猛。
当时卫琏已经打下大半天下,他只要不那么着急,跟管胡耗着,很快就能把管胡耗死。
但他一定要沐光出击。
而沐光打败管胡后,只是受了点伤,他是后来才死的!
最重要的是,书里的她因为沐光的死跟卫琏吵架,闹了很久别扭,后来赶上胡人入侵,才和卫琏重归于好。
以她对自己的了解,沐光如果真的是战场受伤而死,绝不会因此吵架闹脾气。
沐光的死有问题。
幸好,现在一切都变了。
沐光是她看着长大的,她可不想沐光死。
沐光是晋砚秋这辈子救下的第一个人。
那年冬天,她娘抱着刚会说话的她回娘家。
当时她只有一岁,在那之前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
头一次扒开马车车窗上的帘子往外瞧的她,看到了一个抱着孩子晕倒在路边的女人。
那两人一看就是穷苦出身,衣衫褴褛满身伤痕,瞧着像是要死了。
她以前哪见过这种场景,当时就喊娘,又指着外面的两个人,要把自己的手炉和点心给他们。
她的母亲钱璃也是个心善的,就让下人过去看看。
那个女人和被她抱着的约莫三四岁的孩子都还活着,他们是洛阳城外的庶民,本来家里有点田地,能养活他们一家,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的田地突然成了别人的,就被赶了出来。
一开始,他们一家靠着男人出去干活还能有口饭吃,但后来男人在干活过程中倒下死了,女人和孩子就流落街头。
钱璃感叹了几句,将这母子二人安排在了他家的庄子上当佃农。
这时候很多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氏的,这母子二人,母亲叫“水”,儿子叫“木”。
几年后,晋砚秋借口想培养几个管事,找人教庄子上的孩童识字的时候,这个叫“木”的孩子表现得格外出众,她也就对这个孩子多关注了几分,还给他起名叫沐光。
那时的她,真的很怀念现代的光亮,她还想着,以沐光的天分,若是生活在现代,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成为某个领域中的顶尖人才,可惜,沐光没能沐浴在光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