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刚被林卫国当众放倒,又在教官那里吃了瘪,接下来几天明显老实了不少,但看林卫国的眼神依旧不善,不过倒是没再主动挑衅。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去,培训也接近尾声,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关于运输处挑人的小道消息也开始慢慢传开,很多学员私下议论纷纷,看向几个成绩拔尖的学员眼神都带着嫉妒和羡慕。
林卫国虽然也惦记着运输处的借调,但这事明显急不来,所以他该学习学习,该训练训练。
面上不露分毫,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这天是结业前的最后一次大课,局里安排运输处一位四十多岁年纪,面容严肃,姓陈的副处长来讲课。
课间休息,林卫国去厕所,回来时在走廊拐角,正好听到两个先出来的学员在说话,是孙明德和另一个来自车辆段的学员。
“……陈处看来很看重实际能力,光会死读书不行。”孙明德的声音。
“是啊,不过林卫国理论和实操都拔尖,估计没跑了吧?”车辆段的学员说。
孙明德轻笑一声:“那可不一定,运输处这种地方,光会考试可不够,还得会做人,而且得有关系。另外我听说,赵大刚他舅,好像在局里哪个科室……”
后面声音低了下去。
林卫国脚步没停,继续往教室走。
大家距离那么近,而且空间又那么空阔,说话声音基本上都听的到,明显是孙明德故意说给他听的。
回到教室,他看到赵大刚正凑在几个来自机务段的学员身边说着什么,眼神偶尔瞟向他这边,带着点得意。
【哼,成绩好有什么用?等我舅打个招呼,名额还不是我的?】赵大刚的心声证实了孙明德的话。
林卫国面色依旧不变,坐回座位。
有关系很正常,哪个年代都一样。但他不信运输处选人会这么儿戏,尤其是这位陈处长,看起来是个务实的人。
最后一堂大课结束,陈处长并没有立刻宣布什么,只是让学员们回去准备结业考试。
结业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林卫国很轻松就应对了过去,面试是分组进行,由培训老师和局里几位干部组成考评组,陈处长也在其中。
轮到林卫国这一组,进去后依次回答问题。
问题不限于书本,更多是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处理思路。
前面几个学员回答得中规中矩。
轮到赵大刚时,他明显有些紧张,回答问题磕磕巴巴,而且在讲行车中遇到故障怎么处理时,也含糊不清,被陈处长追问了两句,就露了怯,脸涨得通红。
轮到林卫国,他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考评组。
“假设你在列车上发现一名旅客行为异常,疑似携带危险品,但对方拒不配合检查,周围旅客开始围观起哄,你会如何处理?”一位老师提问。
林卫国略一思索,条理清晰地回答:“首先,我会立即通知乘警和列车长,同时用对讲机或其他方式让同事支援,控制现场,隔离该旅客与其他旅客,避免发生拥挤踩踏或刺激对方。”
“其次,我会用尽量平和但坚定的语气向该旅客说明规定和危害,争取其配合。”
“如果无效,则在乘警到达后,协助乘警果断采取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性警械。整个过程必须严格依照规章,并注意保护其他旅客安全。”
林卫国不仅说了步骤,还点出了关键点和法律依据。
陈处长微微颔首,接着问:“如果处理完后,有旅客质疑你执法过当,在报纸上……嗯,在公共场合散布对你不利的言论,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有点超纲,带着点未来思维的影子。
其他学员都愣了一下。
林卫国却心里一动,这陈处长有点意思。
沉思了一下,他继续沉稳答道:“第一,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的处理符合程序。第二,主动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情经过,备齐证据。”
“第三,如果谣言造成较大影响,会考虑通过组织澄清,或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和铁路声誉。我相信组织会公正处理。”
林卫国不卑不亢的回答,既有原则,又懂得借助组织力量,对比其他人,显然回答更漂亮。
陈处长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面试结束,学员们各自回宿舍等待最终结果。
等待中气氛显然很压抑,大家都很心急。
特别是赵大刚在宿舍里坐立不安,时不时看看门口。
林卫国则收拾着自己的行李,虽然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他心里也很波澜。显然运输处这个机会,他也是很在意。
毕竟谁不想高升呢?
傍晚时分,带队教官拿着一个文件夹出现在宿舍大楼门口。
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下楼集中排好队,屏住呼吸,等待最终结果。
“宣布一下结业分配情况。”在所有人到齐后,教官开始公布结果,声音严肃,“大部分学员返回原单位。以下几位同志,结业评语为优,名单上报局里备案:林卫国、王建国、李德海……”
念了几个名字,都没有赵大刚。赵大刚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教官顿了顿,继续念:“经局运输处研究,决定借调以下两位同志,前往运输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考察。林卫国,列车段。王建国,机务段。”
王建国是另一个机务段的学员,理论实操成绩也很突出,但为人很低调。
名单念完,宿舍里一片寂静。
赵大刚猛地把头上帽子摘下,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教官向大家寰视一篇,见没有人有问题后,合上手里的通知报告,说了一句,“原地解散,”随后转身就走了。
在教官走后,孙明德推了推眼镜,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对林卫国说:“恭喜啊,卫国同志。”
林卫国能听到他心里的酸味和失落,但没在意,只是平静地点点头:“谢谢。”
林卫国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运输处,他进去了。虽然只是借调实习考察,但这就是一块跳板。
第二天,学员们收拾好行李,各自离校。
林卫国拿着结业证书和运输处的借调函,走出职工学校。
他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来往的公交车,深吸一口气后。拎着行李往公交车走去。
新的挑战,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