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之UFC六冠王 > 第52章 打造更强专属团队

第52章 打造更强专属团队

    与康纳的比赛,他赢在战术,赢在冷静,赢在地面优势,更赢在了那逆天的“超神反应”。

    想到这里,他关掉了“神战”的视频,找出了自己和康纳的比赛录像。

    这是他第一次,以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这场胜利。

    当看到康纳那如同教科书般的左手直拳,以及那神鬼莫测的距离控制时,孙圣依然感到了一丝后怕。

    “确实强得离谱。”他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超神反应’提前预判和规避,我至少会被他的重拳命中三到四次。以他的力量,只要一次,可能比赛的走向就会完全不同。”

    他发现了很多问题,自己的拳法组合虽然流畅,但在杀伤力上,与劳勒这种顶级的重炮手相比,还有着质的差距。

    自己的步法虽然灵活,但在创造进攻角度和规避伤害方面,显然不如康纳那般浑然天成。

    “不能再把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摔跤和地面了。”

    这是孙圣复盘后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因为他的未来,绝不止于羽量级。

    他思考着自己的“超神反应”,这个能力让他拥有了无与伦比的防守和反击能力,这是他最大的依仗。

    但是,它也有极限。当对手的速度和力量超过某个阈值时,即便他能“看到”,身体也未必能跟得上反应。

    “如果到了轻量级,面对那些体格、力量、技术都同样顶级的怪物,比如‘小鹰’哈比布、‘夜魔’弗格森、飞踢、神童……我还能像现在这样,靠着游走和防反来控制比赛吗?”

    “到了次中量级,面对劳勒、乌斯曼、伍德利这些能摔能打的重炮手,我又该怎么打?我的‘超神反应’,还能次次救我于危难吗?”

    他不想一直当一个“跑跑跑”的防反选手。

    他内心深处,同样渴望着像罗比·劳勒那样,用最纯粹、最爷们儿的方式,去摧毁对手。

    “必须进化!”

    孙圣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摔跤和地面得继续加强,但我的站立才是根基,必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能够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顶级站立系选手正面抗衡的水平!”

    他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在泰拳界,如同神一般存在的男人——“电脑斗士”雅桑克莱。

    如果说,AKA教会了他如何成为一个顶级的MMA选手;那么,或许只有去泰国的菲尔泰斯拳馆,去接受那位传奇的亲自指导,才能让他的站立打击技术,完成最终的蜕变。

    一个个计划,开始在孙圣的脑海中,慢慢成型。

    在与何塞·奥尔多进行终极决战之前,他要先去一趟泰国。

    他要去寻找,那柄能让他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最锋利的矛。

    不过不是现在,因为他的假期才刚刚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孙圣彻底将自己从高强度的格斗世界中剥离出来。

    他兑现了对父母的承诺,带着他们进行了一场深度奢华的环美旅行,从加州一号公路到纽约时代广场,再到夏威夷的私人沙滩,尽享天伦之乐。

    这期间,他选择性地参加了几个顶级商业活动,在《艾伦秀》上展现幽默,登上《GQ》杂志封面彰显格调。

    他的商业价值与日俱增,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八角笼内的统治力。

    一个半月后,当父母带着满意的笑容和几大箱的礼物,踏上返回中国的飞机时,孙圣的“假期”,也正式宣告结束。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专注,如同出鞘的利剑。是时候,为下一场战争,锻造最精良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兵器了。

    ……

    圣何塞,孙圣的别墅,书房内。

    这里没有了家庭的温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而又高效的工作氛围。

    书房的白板前,站着几个人——华裔好友兼后勤总管大卫·陈,金牌经纪人伊莎贝拉,营养学专家菲尔·博士。他们是孙圣团队最核心的骨干。

    “各位,”孙圣坐在主位,开门见山,“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下我们团队的未来。AKA是我的家,哈维尔、DC他们是我最强的后盾。但随着比赛级别的提升,我需要一个更庞大、更专业、更精细化,只为我一个人服务的专属团队。”

    他描绘着自己的蓝图:“我需要全职的体能教练、理疗师、营养师团队,需要一个专业的媒体内容官,甚至是一个运动心理学家。我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预约和等待上。我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训练和备战中去。”

    这是一个冠军的标配,也是通往传奇的必经之路。

    伊莎贝拉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从商业角度看,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一个这样顶级的团队,更能将你的个人品牌塑造成一个精英、科学、专业的形象!”

    菲尔博士也赞同道:“从科学角度讲,这更是百利而无一害。现代体育竞技,比拼的早已是背后整个科学团队的综合实力。”

    所有人都很兴奋,只有大卫·陈依旧保持着冷静。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开始飞快地书写和计算。

    “孙,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来算一笔账。”

    他转身面对孙圣,表情严肃,“要打造并维持这样一个顶级的专属团队,费用是惊人的。”

    他开始逐项列出,每一项都是经过市场调研的精确数字:

    人力成本:“顶级力量与体能教练,年薪25万美金;首席运动理疗师/医生,30万美金起步;全职营养师,15万美金;运动心理学家,10万美金;专属媒体团队,20万美金;后勤与行政经理,10万美金……光是这些新增核心成员的年薪,就高达110万美元。”

    其他开销:“设备与场地升级,50万美金;全球差旅与训练营,30万美金;顶级医疗与营养补剂,20万美金;法律与财务顾问,10万美金……”

    大卫·陈在白板的最下方,写下了一个总计的数字,然后重重地画了个圈。

    “孙,建立这个团队,第一年的启动资金,就需要220万美金。而之后,每年维持这个团队正常运转的固定成本,大约在180万美金左右。这比很多UFC选手数年的收入加起来都多,而且这是纯支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