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七零胖知青:靠助农系统致富强国 > 04章 临水村来的倒霉蛋

04章 临水村来的倒霉蛋

    杨满仓和刘全福虽不懂啥是机械图,但好赖还是分的清的,眼前这张图画的就跟印刷厂印出来似的,没点真本事根本不可能弄出来。

    两人看姚瑶的目光顿时变了,一个个眼神炙热。

    老村长觉得捡到宝了,还是别人挤破脑袋抢都抢不来的高精尖人才!一个劲儿对着姚瑶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笑。

    而刘全福的心情则有点复杂,高兴的同时又有点自责后怕,一想到差点就把姚瑶这个大宝贝给换没了,就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同时暗骂自己是个睁眼瞎,错把鱼目当明珠,还嫌人家姑娘长得胖吃得多。

    姚同志长得胖咋啦?吃得多咋啦?

    人家不光长肉还长脑子!

    哪像他不长肉也不长脑子满肚子屎。

    两人的反应让姚瑶心里有了底,她估摸自己和肖成大概率能留在杨树屯。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姚瑶带着肖成开始组装脱粒机,两人配合默契,动作行云流水,组装过程中不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能轻松化解。

    把大伙看得一愣楞的,觉得这姑娘像极了国营厂子里那些经验十足的老师傅,小徒弟绞尽脑汁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她随意点拨一句就搞定了。

    真真厉害!

    屋里忙得火热,屋外也没清闲,作为交换的男知青们到了杨树屯。

    三小伙一竖溜儿进了生产队,个个人高马大,身姿挺拔,排在最后的李朝阳尤为扎眼,他宽肩窄腰,两腿修长,臂膀有力,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

    老村长和大队长透过窗户老远就看见了他们,乐得见牙不见眼,瞧瞧,瞧瞧,这可是妥妥的人形收割机,一人单收十亩地不在话下。

    可待人进屋,两人却齐齐变了脸。

    嚯!排在最后的那小子不是临水村的倒霉蛋李朝阳嘛!关于他的事十里八乡传得神乎其神,什么种啥啥枯,养啥啥死,好像前几天还养死了一头猪。

    老村长的脸黑得都能滴出三斤墨,好你个吴老三!怪不得答应的那么爽快,原来在这儿等着呢,这是想换个倒霉蛋来祸害他们杨树屯!这吴老三可真够狠的!

    心里气不过,“我去临水村找他去!”

    “别急,满仓叔。”理智尚存的刘全福把人拦下,“人都到这儿了,先问问清楚。”传闻大多捕风捉影不可信,说不定是谣传呢?

    “李朝阳同志,我记得春种时你们临水村种了不少辣椒,你种的长势如何?”

    “枯死了。”

    “……”刘全福不信邪又问,“我记得你帮村里养过鸡,现在怎么样了?”

    “养死了。”

    刘全福扶着后脖颈顿感头大,“那你养的猪呢?”

    “……也死了。”

    别看此刻李朝阳面上冷静淡然,其实心里早就慌得一批,完了,完了,又要被人嫌弃了,怎么办……

    拢共三句话,句句不离死,刘全福气得一口老血如鲠在喉,这下别说老村长闹着要去临水村,连他都挽起袖子准备找吴老三大干一架。

    听了个全乎的姚瑶,两眼放光的看着李朝阳。

    种啥啥枯?养啥啥死?

    这哪是什么倒霉蛋,明明就是活财神!

    心里的小算盘顿时打得啪啪响!

    系统有种植和养殖课程,还自带能模拟多种环境气候的试验田和养殖场,如果她能研究出连李朝阳这种农业绝缘体都能轻松上手的经济作物,到时候再种满整个杨树屯,妈耶!白花花的积分这不就来了嘛!

    所以此人必须留下!

    “老村长,大队长,大家冷静!咱们不能因为迷信就对李朝阳同志有成见,他可能不擅长种地养殖,但说不定适合干别的呢?咱们不能局限得打开思路。”

    被她这么一说,两人的脸色稍有好转,这人再不济,好歹有一把子力气,挖沟开渠、伐木开荒,还是能胜任的,再说人都来了,手续也办了,再换也不可能了。

    听到有人帮自己说话,李朝阳心里一暖,下乡半年多人人对他避之不及,肯帮他发声的还是头一回遇见,偷瞥一眼,发现这位女同志虽然胖,但胖得憨憨圆圆挺有安全感,再说了胖点咋啦,别人想胖还胖不起来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别看那些苗条的女知青长得白净,其实一个个心都跟筛子似的全是眼,两相一对比,还是胖同志可爱。

    而且仔细一瞧,杏眼桃腮,樱桃嘴,俏鼻圆脸,柳叶眉,别说,还挺好看。

    不过人家胖同志可不仅长得好,自身也很优秀,他都看见了,这姑娘修农具的手艺堪比老师傅,不知道是不是公社新来的女维修员?

    面上冷峻的李朝阳心里扭捏,他想上前说声谢谢,可没等开口就被一脸嫌弃的刘全福赶了出去,“还傻杵在这儿干啥!你们仨赶紧去知青所安顿。”眼不见心不烦。

    人一走,生产队顿时清净不少,姚瑶专心组装,转眼间,两台脱粒机修好了。

    老村长上前试了试,运作丝滑流畅,满意的竖起大拇指,“小姚同志,真是好本事啊!”

    刘全福也跟着一个劲儿的夸。

    而同为知青的张建国与有荣焉,村里人常背地里笑他们这些知青除了读书啥也不会,现在怎样?!瞧见没,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激动道,“姚同志,你中专读的是农机专业吗?”初高中只教文化课,只有中专、技校才会教授专业课程。

    “我初中毕业,没上中专。”

    张建国一愣,“那你怎么懂这些?”不仅懂还很精通。

    姚瑶面色淡然,“我三哥是农机专业,他是省农机院的研究员,我从小就喜欢跟他后头转,看多了自然就会了。”

    原主的三哥其实是农科院的研究员,不过眼下谁会特意去查,先借名号用用。

    在场的众人全都大张着嘴,无比震惊,光看就已经这水平了,要是正儿八经学,还不得上天修火箭呀,眼神里的欣赏都快满溢了。

    张建国激动的想放点彩虹屁,顺带刷刷好感度,可惜没等开口,刘全福大胯一甩把他顶开,抢先放,“小姚同志是新时代的大好青年,年纪轻轻就无师自通,真是年轻有为!厉害!厉害!”

    夸完又问,“就是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修别的农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