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七零胖知青:靠助农系统致富强国 > 09章 为村里修农具

09章 为村里修农具

    而此时此刻,姚瑶正忙得热火朝天,“+5、+5、+5……”修一把农具能赚5积分,整个知青所20个人,一人一把一下就挣够了减脂丸的积分。

    她迫不及待进入系统,点开商城搜索,界面上弹出一颗深褐色的药丸,养颜减脂丸,每周一颗,十周一疗程。

    一颗一百,十颗就是一千,也就是说她以后每周至少得挣一百积分,姚瑶顿感头大,知青所的农具都修得差不多了,在没破损的情况下重复维修是得不到积分的。

    死手,修那么好干嘛!算了,再贵也得买啊!至于积分,以后再想办法赚呗。

    吃完药,正要走,扭头就瞧见那片光秃秃的试验田。

    姚瑶猛拍了下脑门,哎哟!我滴老天奶诶!这几天净顾着修农具竟然把它给忘了,有这宝贝在还愁没积分?眼下正是种玉米的时候,要是能让系统出品的玉米种满整个杨树屯,白花花的积分不就来了嘛!

    可系统良种不少,哪一种适合杨树屯呢?

    她当即模拟了当地的环境气候,选择了四款适合北方种植的玉米,一亩地分四块分别种下,成熟后再优胜劣汰。

    等从系统出来,已是二十分钟后,全身黏糊糊的姚瑶感觉身上有股味儿,一股汗水混着油脂的酸臭味儿,也不知道是药起了效还是种地种的,总之难受极了。

    就着热水在屋里简单擦洗了一下,刚换好衣服,门就被敲响了。

    “姚瑶姐,你在屋里吗?”肖成敲了敲门,“大队长让我来喊你去趟生产队。”

    “好,我马上去。”整理好衣衫,姚瑶开门。

    肖成见了她,怔愣当场!

    姚瑶姐的脸色怎么那么白?连圆滚滚的肚皮都瘪了一圈,明明开荒前还胖墩墩的,怎么干了一上午活整个人跟缩水了似的?“姚瑶姐,你怎么瘦了那么多?”

    “呃……”这怎么回?说自己吃了神奇的减脂丸一下掉了十几斤肉,估计说了也没人信,姚瑶掩唇轻咳,一本正经胡扯,“我这人看着胖,其实都是水分,老中医说我是虚胖,虚的。”

    怕他继续追问,打着去生产队的名头一溜烟儿跑了。

    肖成看着姚瑶“消瘦”的背影,开始自我催眠,什么虚胖,明明就是饿的!姚瑶姐昨晚就没怎么吃,早上也只喝了三海碗稀粥,光靠中午那几大勺糊糊不瘦才怪呢!

    长此以往,人不得饿成麻秆儿呀!不行,他得想办法给她补补身子。

    姚瑶摸了摸自己略显平坦的肚皮,没想到减脂丸的效果那么好,才这么会功夫就瘦了十来斤,怪不得一周只能吃一颗,这要是天天吃还不得把人瘦成闪电呀。

    不过话说回来,十来斤肉听着多,但放她这两百斤的大体格子上,也只不过是二百变一百八的事,估计不熟悉她的人都感觉不出来。

    “姚同志,你瘦了。”

    “呃……”

    李朝阳抬眸看她,胖同志不仅瘦了还变白了,饿的!肯定是饿的!饿得脸色都苍白了!

    姚瑶也是无语了,送走肖成又来个李朝阳,怎么一个个净盯着自己这身肉,见他刚才正在翻土,赶紧把话题一转,“晌午不休息?一个人锄地?”

    知青所门口有一小片自留地,平时知青们往里面随便撒点菜种子种点菜吃。

    “嗯。”李朝阳紧抿双唇,“我想再试试。”

    在临水村的时候,他因为倒霉蛋的名头,每天不是挑粪开荒,就是通沟挖渠,分给他的永远是最苦最累的活,现在他到了杨树屯,换个地方说不定能把菜种活。

    姚瑶眼睛一亮,这人种啥死啥,比病虫害都要危险千万倍,要是让他种系统出品的四种玉米,活下来的岂不就是玉米中的王中王?!妈耶!估计以后不施肥不洒药都能大丰收。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积分正向她摇花手!

    姚瑶强压下情绪,借着口袋的遮掩从系统里取出玉米种子,“李同志,你试试这些,这四款是我三哥他们农科院新研发的改良品种,说不定对你有帮助。”

    农科院?李朝阳微愣,“你昨天不是说你三哥是省农机院的吗?”

    “呃……”她就知道,牛皮吹多了总有破的时候,赶紧改口,“啊,你肯定听错了,我刚说的是我三哥的同学,他同学在农科院。”

    怕他再问,又打着去生产队的由头准备跑。

    “等等,姚同志,你等等。”李朝阳把人喊住,视线落在姚瑶那双浅浅泛红的手上。

    胖同志修农具修得手都红了,拿出一副白棉线劳保手套,“这个给你。”谢谢你帮我修农具,也谢谢你昨天为我发声。

    面上依旧冷峻看不出情绪,可耳尖却微微泛红。

    商城里也有劳保手套,但要积分,姚瑶没舍得换,一想到刚才被起倒刺的斧柄扎手时的痛,便没回绝,“那我就收下了,谢谢你,李同志。”

    笑着挥挥手,走了。

    看着远去的背影,再看看手里的种子,李朝阳握紧手心,眼神晶亮。

    ***

    老村长杨满仓见姚瑶来了,立即热情招呼,“小姚同志来了。”

    一旁的大队长刘全福赶紧倒水搬椅子,“来,小姚同志,快坐下喝口水。”

    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两人这般殷勤必有所求,姚瑶笑笑,“大队长,老村长,你们把我喊来肯定是有事,有啥话就明说吧。”

    “好!够爽利!”刘全福开门见山,“小姚同志,知青二队的农具是你修的吧?”这些农具砍树如切瓜,干起活来省时又省力。

    “是。”姚瑶点头。

    果然如此!

    老村长激动得直拍大腿,竖起拇指,彩虹屁张嘴就来,把人听得恨不能省略三万字。

    而稍显冷静的刘全福,在强压下即将失控的嘴角后,说出了一个请求,“小姚同志,我想请你帮咱们村修农具。”

    杨树屯三百多口人,能使的农具不到一半,公社那帮老师傅不是紧着别的村修,就是各种搪塞推脱,剩余的村民只能坏堆里头找宝贝将就着用,工具不称手,干活效率低,不论是开垦,耕种还是收割,都大受影响,也间接导致粮食减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