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镇御大明 > 第十二章:各方反应!

第十二章:各方反应!

    “哈哈哈哈,你这老狗还真有一套!居然能想出这等杀人诛心的法子整治这群混蛋……”

    乾清宫内,朱游简看着魏忠贤呈上的‘工作汇报’,原本还一肚子气的他,顿时笑得那叫一个眼泪横飞。

    特喵的,让一群视名声为生命的伪君子,挺着大兄弟当众出丑,这他妈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

    忘了,魏忠贤是太监,太监能有几个是正常的!

    “皇爷过奖了,只要能博皇爷一笑,就是老奴最大的荣幸……”

    “这些王八蛋骂老奴没关系,但他们敢给皇爷添堵,老奴就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魏忠贤眼见皇帝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当即也是满脸谄媚的趁机表起忠心来。

    “行了,今天这事儿你办得不错,这柄如意赏你了。”

    “传令下去,今后凡施行廷杖,一律按今日之例执行。朕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再拿朕刷名望!”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

    魏忠贤对这次叩阙事件的处理,实在太得朱由简心意,他当然不会吝啬奖赏。

    在把案上一柄玉如意丢给魏忠贤后,随即也将他这份‘发明’定为了常例。

    “老奴叩谢皇爷隆恩!老奴定当肝脑涂地,为皇爷效犬马之劳……”

    魏忠贤双手颤抖着接过新主子的第一件赏赐,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恩,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连连磕头。

    “起来吧,你是皇兄留给朕的肱股,只要好生为朕办差,朕亏待不了你……”

    “对了,这些画作你打算做何安排?”

    朱游简冲着感激涕零的魏忠贤摆了摆手,随即却是扬了扬手中生员们‘工作汇报’。

    “皇爷放心,此事老奴已经安排妥当……”

    见皇帝说起正事,魏忠贤也是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

    ……

    “你们听说了吗?那些国子监生员,本想弹劾魏阉扬名,结果挨板子时,却是兴奋得当众挺起来了!”

    “哈哈哈哈,何止是挺起来了。咱可是亲眼所见,那些家伙被厂卫番子押回国子监时,路上都还一翘一甩的呢。”

    “是啊是啊,咱也看到了。当时咱刚好正长安街那边,看着那场景真叫一个辣眼啊……”

    就在魏忠贤汇报着叩阙事件的处理结果时,国子监生员挨廷杖之时‘挺’起来的事,已是迅速在京城传播开来。

    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此事兴致勃勃的议论。

    只不过,议论纷纷中却是少有怜悯,言语之中多是嘲讽。

    而与之相对的国子监内,却是一片死寂。

    即便是那些胆小没去叩阙的生员,此时也是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至于那些当事者,被厂卫游街押回后,更是自己躲进房里把自己关了禁闭。

    没办法,平日里以读书人的清高自居,结果遇到廷杖之时却是‘兴奋’得挺起来了,这特喵已经不是人品而是生理问题了。

    “唉,咱们国子监的名声算是毁于一旦了。”

    “平日里教导他们要修身养性、知书达理,如今却做出这等荒唐之事,让天下人看了笑话啊……”

    比起一众羞愧莫名的生员,一众国子监司业、博士、助教等,则是个个痛心疾首。

    百与此同时,京城的各大茶楼酒肆里,对于这件事情的谈论却是越演越热。

    “啧啧,有了这回的教训,以后再有谁想拿陛下刷名望,好可就得好生掂量掂量了。”

    “那些个伪君子平日里道貌岸然,实则满肚子男盗女娼。这下好了,让他们当众出丑,也算是大快人心了。”

    “不过话说回来,那魏阉也真是够狠的。一个没那家伙事儿的太监,居然会想出这么个损招,估计那些家伙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

    众人哄笑一阵后,话题又转到了其他事情上。

    而与此同时,京城一众大小官吏府邸,却又是另一番景像。

    阉党成员自不必说,一些与魏忠贤走得近的官员,除了庆幸之外,更多的也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想法。

    毕竟这次厂卫大抓捕,抓的其本都是那些平日里自命清高、对他们多有嘲讽的家伙。

    至于那些平日里跟清流们走得近、关系好的官员,则是满心的忧虑。

    毕竟大明立国以来的几次叩阙事件中,除了正统朝的午门血案外,正德朝的谏止南巡、嘉靖朝的左顺门事件,吃亏的可都是文官士大夫集团。

    而这一次的叩阙事件,看似只有国子监生员受辱,但往深一步看,却是文官士大夫又吃了大亏。

    若是再不想办法挽回,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朝廷可就变成阉党的一言堂了。

    “大宗伯,国子监生员皆乃朝廷未来栋梁。此番受此奇耻大辱,实乃朝廷之耻。”

    “如今魏阉气焰嚣张,若不加以遏制,且不说我我等文人颜面,恐会引发士林的不满吧?”

    一处宅邸中,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满脸愤慨间却是突然眼前一亮。

    “呃,牧斋所言甚是。国子监生员虽行事冲动,却也是出于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今番受此羞辱,只怕会让天下读书人心寒呐!”

    “只不过如今魏忠贤权倾朝野,陛下又似乎对其颇为倚重,我们若贸然行事,恐会引火烧身啊……”。

    中年男子上首,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同样摇头叹息起来,正是兼任国子监祭酒的礼部尚书来宗道。

    而这中年男子,则是刚出任礼部右侍郎不久的钱谦益。

    来宗道深谙为官进退之道,加之与阉党关系不错,也并未参与到午门叩阙之事中,所以却是并未受到影响。

    然而他终究也是正统的读书人,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国子监祭酒。

    虽然与阉党关系不错,却也不可能看着国子监生员受辱而无动于衷。

    所以,即便察觉到钱谦益扩大事态、煽动士子闹事的意图,他也并未直接予以拒绝。

    只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就在二人商量着如何‘拯救时局’时,殊不知,他们口中的魏阉,却是在皇帝的亲自教唆下,早想好了进一步的打击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