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赶忙转移话题:“娘,我去洗菜。”
王氏点点头,也不再继续念叨她。
没过一会儿,赵氏回来了,她当即进厨房帮忙,李木槿被赶去屋里陪平平和安安玩儿。
等李当归一行四人回来。
饭菜都已经做好了,王氏一笑:“刚好,我正要去叫你们吃饭。”
“辛苦了。”
“大家洗个手,入座吧。”
七个大人,两个小家伙坐了满满的一桌。
桌子上。
一共四菜一汤:凉拌野蕨菜、蕨菜炒腊肉、野葱煎鸡蛋、蒜苗回锅肉和猪心炖酸萝卜汤。
每道菜份量十足。
李当归热情招呼:“都别客气,快吃。”
朱振几人早就饥肠辘辘,分别伸出了筷子。
“好吃!”
林长生对着王氏一脸夸赞:“婶子的手艺越发好了。”
王氏笑得合不拢嘴:“合你胃口就好,哈哈哈……”
一旁。
朱振心里一紧。
这个林长生,看着浓眉大眼老实得很,实际上心眼真多。
居然知道讨好李木槿的母亲……
他想也不想,不甘示弱道:“王婶子,你做的饭菜,比我在长安城酒楼吃得还要好。”
王氏惊喜莫名,不敢相信:“真的吗?”
“不可能吧?”
“长安城大酒楼的厨子可是要做饭给长安城的贵人吃的,我哪里比得上……”
“婶子谦虚了。”
朱振一本正经:“我真觉得婶子做的菜更好吃 。”
王氏开怀大笑。
“……”
李木槿默默看着,有些惊异的看着朱振:他不会是在拍娘马屁吧?他的性格,不应该呀~
怪怪的。
她没想明白。
很久,就放弃了纠结。
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一顿饭下来,王氏是最高兴的,笑得嘴巴都僵了。
吃完。
林狗子父子和朱振没有多待,一起告辞离开了。
……
朱家。
他们是知道朱振去给李木槿家帮忙了的。
消息是邻居告诉的。
自从上个月的杀猪宴后,村里人开始接纳他们,如今,朱家已经融入了红柿村。
朱世珍正在院子里蹲着无聊的观察蚂蚁,听到动静,抬起头:“回来了。”
朱振颔首:“嗯。”
朱老太爷从屋子里走出来。
朱振叫人:“老太爷。”
朱老太爷点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振儿,我估摸着要是老大寄了家书回来,这两日应该是到了,你有空去县里的驿站看看。”
距离科举舞弊案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之久,随着四皇子、丽妃、朱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禁闭的禁闭,如今,朝野已经不再关注他们。
朱家虽然遭难。
但是,已经安定下来。
朱家乃是百年世家,姻亲关系众多,送一封书信给远在岭南的亲人,还是轻而易举的。
走的,还是官方驿站。
驿站不在县里,而是在距离鱼复县二十公里的郊外。
朱振去过一次了。
闻言,他当即道:“我这就去一趟。”
朱老太爷没拒绝。
以朱振的脚力,来回一趟不过一个时辰罢了。
家书抵万金。
岭南环境艰苦,他日日惦记着儿孙们。
一个时辰后。
朱振返回了家里。
朱家人全部聚在正堂,眼巴巴望着,全部围了上来。
朱世珍迫不及待问道:“如何?有爹他们写的信吗?”
朱振点头,从怀里掏出书信:“是大舅舅寄过来的。”
众人大喜。
朱老太太声音急切:“都写了什么?他们过得怎么样?吃得饱穿得暖吗?”
“我还没看过信。”
朱振摇头,将信递给朱老太爷:“曾外祖父,您拆开看看吧。”
朱老太爷手指微微颤抖接过信,拆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突然,脸色大变,浑身颤抖起来。
见此。
朱家人急了。
朱老太太声音颤抖:“怎么了?”
钱氏、小钱氏、吴氏、郑氏和朱世珍一脸惊惶:岭南那边,是他们的丈夫、儿子、父亲……
朱振心里一沉。
他皱着眉,伸手准备去拿信纸。
突然,信纸从朱老太爷手上滑落,他整个人往后倒。
朱振一惊:“曾外祖父!”
赶忙扶住他。
这边,朱世珍拿起了信纸,一看,脸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