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掌心独宠:夜少娇妻她又甜又飒 > 第一百七十二章:城里的月光与乡下的汤

第一百七十二章:城里的月光与乡下的汤

    林微的孕期平稳地进入了第六个月。孕吐反应减轻,食欲好转,小腹已明显隆起,散发着母性的柔和光辉。赵霆在工作之余,尽可能陪伴,小家洋溢着对新生命的期待。然而,这份宁静被一封来自老家的电报打破了。

    赵霆的父亲,一位退休的县中学教师,在电报中字迹工整地写道,得知儿媳再度有喜,心中甚慰。恰逢赵母(一位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思儿念孙心切,老两口决定趁身体尚健,坐火车来帝都小住一段时日,看看儿子媳妇,也帮衬一下。

    接到电报,赵霆和林微面面相觑,心情复杂。喜悦自不必说,能与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是忙碌生活中难得的慰藉。但担忧也随之而来——他们该如何向一生清贫、观念传统的父母解释帝都生活的“特殊”之处?如何掩饰那些无处不在的、来自“上面”的隐形关注和压力?

    几天后,赵霆在帝都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接到了风尘仆仆的父母。

    赵父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提着个老式人造革行李箱,背脊挺直,眼神里透着知识分子的清矍与初到大城市的些许局促。赵母则是一身碎花棉布衫,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布包袱,里面装满了自家晒的干菜、腌的咸蛋和给未来孙子/女做的小衣服。一见到儿子,赵母的眼圈就红了,拉着赵霆的手上下打量,嘴里念叨着“瘦了瘦了”。赵父则克制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目光扫过车站恢弘的穹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回到赵霆位于帝国总院家属区、由国家分配、装修简洁却安保严密的公寓,老两口更是看直了眼。锃亮的地板、干净的卫生间、能出热水的龙头,还有那小小的、带密码锁的书房,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

    “霆娃子,这……这房子,得花不少钱吧?”赵母压低声音,悄悄问儿子,语气带着心疼。

    “妈,这是单位分的,不要什么钱。”赵霆含糊地解释,接过父母沉重的行李。

    林微挺着肚子,笑着迎上来,亲切地叫着“爸、妈”。赵母一见到儿媳,立刻把对房子的惊讶抛到脑后,拉着林微的手,目光落在她隆起的腹部,脸上笑开了花,连连说“好,好”,又忙不迭地从包袱里掏出带来的土鸡蛋和红糖,说要给林微补身子。

    最初的几天,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略显忙乱的适应。赵母抢着下厨,用带来的土产变着法儿给林微做好吃的,抱怨帝都的菜市场东西贵还不新鲜。赵父则对儿子书房里那些厚厚的、带着帝国徽记的精装书册充满敬畏,轻易不敢触碰,只是每天戴着老花镜,认真阅读赵霆给他准备的报纸。

    然而,平淡温馨之下,细微的裂痕和不解也开始悄然浮现。

    一次,顾修远副院长派人送来了几箱特供的进口水果和顶级营养品,说是“院里对骨干医师家属的关怀”。送货的人穿着笔挺的制服,态度恭敬却疏离。赵母看着那些包装精美、叫不出名字的水果,手足无措,小声对林微说:“微微啊,这……这得多少钱啊?霆娃子单位福利这么好?可不敢总收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

    林微只能笑着解释是领导关心,心里却是一沉。她注意到赵父在一旁沉默地看着,眉头微蹙。

    另一次,赵霆的加密通讯器在晚饭时响起。他只看了一眼号码,脸色微变,立刻放下碗筷,对父母说了声“单位急事”,便快步走进书房,锁上了门。赵母看着儿子匆忙的背影和那扇紧闭的门,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给林微夹菜。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赵父轻轻叹了口气。

    最让老两口不安的是小区的环境。家属区绿化很好,安静异常,但进出需要严格的登记,偶尔能看到穿着类似制服、眼神锐利的人在附近巡逻。赵母有次想下楼扔垃圾,差点误入隔壁那栋据说住着更高级别领导的、安保更严的小楼区域,被门口面无表情的守卫客气而坚定地劝回。她回来后,心有余悸地对赵父说:“老头子,我咋觉得……这地方,不像寻常百姓住的地儿啊?心里头不踏实。”

    赵父沉默地抽着烟,良久才说:“霆娃子现在……身份不同了。咱们少打听,少走动,别给孩子添麻烦。”

    老两口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再随意串门,甚至说话都下意识压低声音,生怕给儿子惹来什么不好的影响。他们带来的那种农村特有的、热闹泼辣的生活气息,仿佛被这帝都严谨、克制、甚至有些压抑的环境一点点消磨掉了。

    林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酸楚。她知道,父母感受到了那种无形的隔阂与压力。她尽力调和,拉着婆婆聊家常,让赵霆多陪父亲下棋、散步,讲述帝都的一些风土人情(当然,避开了所有敏感话题)。赵霆也意识到父母的不适,努力抽出时间陪伴,但工作的电话和突如其来的任务,总是一次次打断这难得的温馨。

    一天傍晚,赵母熬了一锅浓浓的土鸡汤,非让赵霆趁热喝。赵霆刚端起碗,加密通讯器又响了。他看了一眼,是顾修远的直接线路,不得不再次起身。赵母看着儿子碗里没动几口的汤和匆匆离去的背影,终于没忍住,用围裙擦着眼角,对林微哽咽道:“微微,妈知道霆娃子忙,是为前程……可这……这日子过得,咋让人心里这么不踏实呢?吃顿安生饭都难……”

    林微握住婆婆粗糙的手,眼眶也湿了,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何尝不渴望那种普通家庭的、柴米油盐的安稳?

    这时,一直沉默的赵父开口了,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老婆子,别说了。霆娃子端的是国家的饭碗,干的是要紧的事。咱们帮不上忙,也不能拖后腿。只要他们小两口好好的,孩子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他看向林微,目光温和而睿智:“微微,你也辛苦了。霆娃子……有他的难处。你们相互体谅,把日子过好,我跟你妈就放心了。”

    父亲的理解,让林微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霆处理完事务回来,看到父母妻子红着眼圈却强装笑颜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愧疚。他坐在父母中间,第一次用简单直白的方式,坦诚了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要求,请父母理解,并保证会尽量平衡家庭。

    那一夜,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客厅。一家人坐在一起,虽然仍有无法言说的秘密,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仿佛冲淡了帝都的疏离与冰冷。赵母不再抱怨,开始学着使用公寓里“高级”的电器;赵父则迷上了小区图书馆的报纸,不再过多询问儿子工作的事。

    城里的月光,或许照不亮所有的阴影,但乡下带来的那碗热汤,却实实在在地温暖了游子的心。赵霆和林微知道,父母的到来,带来了琐碎的烦恼,也带来了最质朴的支撑。在这座充满秘密与压力的帝都,这份来自乡土的真挚亲情,是他们能够暂时卸下伪装、汲取力量的宝贵港湾。而如何在这份亲情与帝国的规则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他们需要持续面对的课题。父母的探亲之旅,才刚刚开始,更多的碰撞与磨合,还在后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