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都市传奇之神医祝十三 > 第13章 惊世骇俗

第13章 惊世骇俗

    六月的烈日,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县城一中的校门口,将水泥地面烤得滚烫,空气仿佛都在扭曲蒸腾。这里,却聚集了比阳光更炽热的目光和期待。黑压压的人群是无数守候的家长,他们的脸上交织着焦虑、期盼、紧张与祈祷,目光死死锁定着那扇紧闭的校门,仿佛能穿透它,看到里面正在书写命运的子女。

    祝老栓和李秀娟,也在其中。

    祝老栓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衬衫,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顺着黝黑深刻的皱纹滑落,他也顾不上擦,一双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一个旧的军用水壶,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李秀娟站在他身边,不停地踮脚张望,手里紧紧捏着一个装有湿毛巾和清凉油的小布包,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像是在祈求祖先保佑。他们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只说让他们放心,却拗不过内心的牵挂,还是天不亮就从山里出发,辗转来到了这陌生的县城,挤在了这令人窒息的人墙外。

    “他爹,十三……能行吗?”李秀娟第无数次低声问着同样的问题,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住院、车祸、那些看不明白的银针和符纸,都让她心里没底。

    祝老栓重重地“嗯”了一声,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莫名的笃定:“娃说行,就一定行!”他想起儿子出院时那沉稳的眼神,以及近日来身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那是一种超越年龄的镇定与自信。

    就在这时,考场内,祝十三平静地摊开了语文试卷。

    目光扫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结构、核心观点、潜在情感,如同抽丝剥茧般清晰呈现;古诗文鉴赏的字词渊源、意境营造、作者心绪,了然于胸;那些需要背诵默写的篇章,更是如同刻印在脑海深处,信手拈来。他的大脑仿佛一台超频运行的“智脑”,信息处理速度快得惊人,逻辑链条瞬间构建,答案精准浮现。

    他没有丝毫停顿,拿起笔,蘸满墨水,便开始在答题卡上书写。字迹工整,力透纸背,带着一种沉稳的韵律。作文题目是“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略一思索,脑海中便构建出清晰的框架,引经据典,结合自身经历与对时代的观察,下笔千言,文思泉涌,立意深刻而格局宏大。

    三十五分钟。

    仅仅三十五分钟,包括一篇八百字的作文在内,所有题目解答完毕。

    他又花了十分钟,从头至尾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挑不出来。

    然后,在监考老师和其他考生惊愕的目光中,他平静地举手,示意交卷。

    “同学,你……确定不再检查一下?时间还早。”监考老师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女教师,她忍不住提醒道。开考不到一小时就交卷,这在她几十年的监考生涯中闻所未闻。

    “谢谢老师,我检查过了。”祝十三礼貌地点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考场。

    他收拾好文具,在无数道或震惊、或疑惑、或觉得他自暴自弃的目光注视下,从容地走出了考场。

    当他那挺拔的身影出现在教学楼门口,沐浴在炽烈阳光下的那一刻,校门口守候的家长群先是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巨大的骚动!

    “出来了!有人出来了!”

    “天啊!这才多久?!”

    “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放弃了啊?”

    “哪个学校的?这速度也太吓人了!”

    无数的镜头,主要是家长们焦急等待时用于打发时间的手机,瞬间对准了他。祝老栓和李秀娟在人群中,猛地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十三!是十三!”李秀娟激动地抓住丈夫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

    祝老栓也懵了,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是死死地盯着儿子,看着他面色平静,步伐稳健地穿过隔离带,朝着他们走来,完全不像是身体不适或者考砸了的样子。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让你们在家等吗?”祝十三走到父母面前,看着他们被晒得通红的脸和满是汗水的额头,心中一暖,又有些心疼。

    “十三,你……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题……题难不难?是不是……”李秀娟急切地追问,语无伦次。

    “妈,题不难,我都做完了,检查过了,没问题。”祝十三语气轻松,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里面有点闷,我就提前出来了。”

    做完了?检查过了?没问题?

    不到一个小时,做完语文试卷?还包括作文?

    周围的家长听到这番对话,脸上的表情更加精彩,怀疑、震惊、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

    很快,下午的数学考试,情形几乎复刻了上午。

    拿到试卷,祝十三的目光如同精密扫描仪,题目、图形、数据瞬间摄入脑海,解题路径自动生成,最优解法的推演过程在意识中如光速流淌。选择题、填空题几乎无需草稿,心算瞬间得出答案。后面的解答题,证明过程严谨,步骤清晰,书写流畅。

    二十五分钟,全部完成。

    再次仔细检查十分钟。

    三十五分钟后,他又一次在满场惊愕中,第一个交卷离场。

    这一次,校门口的骚动更大了。如果说语文提前交卷还可以理解为某种特立独行,那么连最考验逻辑和计算的数学也如此迅速,这就完全超出了常理的理解范围!

    无数手机镜头疯狂地对准他,拍照、录制短视频。祝十三微微蹙眉,他不喜欢这种被聚焦的感觉,但还是护着父母,迅速离开了人群密集的区域。

    他并不知道,关于他“神秘考生半小时交卷”的短视频和照片,已经开始在本地网络平台,尤其是短视频APP上悄然流传、发酵。

    标题五花八门:

    “惊现考神!首日高考,语数双科均半小时交卷!”

    “是天才还是弃考?一中门口直击神秘提前交卷考生!”

    “今年的高考这么简单了吗?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

    “赌五毛,这小子要么是超级学霸,要么就是彻底摆烂!”

    视频下面,评论更是炸开了锅:

    “卧槽!这哥们儿牛逼啊!我作文才写了个开头!”

    “装逼犯吧?肯定是都不会,硬着头皮坐不下去!”

    “楼上的酸什么?人家看起来就很镇定自信好不好?”

    “我是他同考场(马赛克)的,亲眼所见,他答题速度真的快得离谱,而且看起来很从容!”

    “坐等打脸/坐等神话!期待成绩出来那一天!”

    “有没有人知道他是哪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

    网络上的热议,祝十三毫不知情,也不关心。他正带着父母在考点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的小饭馆吃饭,平静地安抚着他们依旧忐忑的心情。

    第二天,第三天,理综、英语……

    考试流程对祝十三而言,已经变得如同机械操作。理综卷,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識融会贯通,复杂计算信手拈来,实验设计题思路清奇而严谨。二十分钟,答毕检查完毕,交卷。

    英语卷,听力无懈可击,阅读如同母语扫描,完形填空语境把握精准,作文书写流畅地道。依旧二十分钟,完成并检查,第一个走出考场。

    每一次他提前交卷的出现,都引发校门口的小范围轰动和更多的手机拍摄。关于他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神秘提前交卷考生”几乎成了本地高考期间最引人注目的花边新闻。人们的好奇心被吊到了最高点: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学生?他交上去的,到底是近乎完美的答卷,还是大片空白的无奈?

    猜测纷纷,莫衷一是。但几乎所有关注到这件事的人,都在心中划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并牢牢记住了一个虽然模糊却气质独特的身影。

    他们,拭目以待!

    当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无数考生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冲出校门,或狂喜,或哭泣,或解脱般地大喊时,祝十三早已陪着父母,坐上了返回山村的班车。

    车窗外,熟悉的风景飞速倒退。祝十三靠在窗边,神情平静,目光悠远。

    高考这场世俗意义上的大战,对他而言,已经结束。他交出的,是一份自己确信无限接近完美的答卷。

    然而,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因为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那张冰凉的名片,郑悦需要手术的消息,脑海中深奥庞杂的祝由传承,以及冥冥中感受到的、来自暗处的窥探……这一切都告诉他,一段真正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旅程,即将开始。

    世俗的荣耀与认可是阶梯,但绝非终点。他需要借助这阶梯,获取资源,积累力量,去履行传承赋予他的使命,去守护他想要守护的一切。

    班车在山路上颠簸,少年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和沉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