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里,乾隆正批阅着三法司呈上的两淮盐引案卷宗。烛火摇曳,映着他紧锁的眉头。案情已经基本明朗,高恒、普福、卢见曾等人贪腐事实确凿,按律当斩。但...
他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高恒毕竟是慧贤皇贵妃的亲弟弟。想到贵妃,乾隆心头不由一软。那个温婉柔顺的女子,这些年来在后宫从不争宠,待人宽和,虽未诞育子嗣,却始终深得他的怜爱。
“皇上,“贴身太监李玉轻手轻脚地进来,“贵妃娘娘宫里的宫女来报,说娘娘今日又咳血了...“
乾隆猛地站起身:“太医怎么说?“
“太医说...说是忧思过度,伤了心脉...“
乾隆沉默片刻,挥挥手让李玉退下。他踱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连滚爬爬地冲进来:“皇上!贵妃娘娘...娘娘昏过去了!“
乾隆脸色大变,立刻摆驾承乾宫。
承乾宫内,药气弥漫。慧贤皇贵妃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见到乾隆,挣扎着要起身。
“爱妃别动。“乾隆急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只觉得入手冰凉,“太医,贵妃怎么样?“
太医跪在地上,颤声道:“回皇上,娘娘这是郁结于心,加上旧疾复发...臣等已经尽力了...“
乾隆的心沉了下去。他挥手让众人退下,独自坐在榻前。
“皇上...“贵妃虚弱地开口,“臣妾...臣妾有个不情之请...“
“爱妃但说无妨。“
“臣妾的弟弟高恒...他犯下大罪,臣妾不敢求皇上宽恕...只求皇上看在臣妾侍奉多年的份上,留他一条性命...“说着,泪水从她眼角滑落,“高家...就只剩下他了...“
乾隆沉默着。他何尝不知道贵妃的心思?高家自高斌起,世代忠良,如今就剩下高恒这一根独苗。若是处斩...
“皇上,“贵妃见他不语,更加着急,“臣妾知道高恒罪该万死...可是...“
突然,她剧烈地咳嗽起来,竟咳出一口鲜血。
“爱妃!“乾隆大惊,“快传太医!“
然而已经晚了。慧贤皇贵妃的手缓缓垂下,眼睛却还望着乾隆,带着最后的期盼。
乾隆呆呆地坐在那里,握着贵妃渐渐冰冷的手,久久不能回神。这个陪伴他二十余年的女子,最终还是在忧惧中离世。他想起她平日里的温婉贤淑,想起她从未因家族之事向他求过什么,这临终的请求,竟成了她唯一的心愿。
次日早朝,气氛格外凝重。大臣们都听说了慧贤皇贵妃薨逝的消息,也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果然,在讨论两淮盐引案时,军机大臣傅恒出列奏道:“皇上,高恒虽罪大恶极,但念在慧贤皇贵妃新丧,是否...“
“傅恒,“乾隆冷冷打断,“朕记得你与高恒私交不错?“
傅恒吓得连忙跪地:“臣不敢!臣只是...“
“只是什么?“乾隆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就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就可以法外容情?那大清的律法还要不要了?天下的百姓会怎么想?“
他走到丹陛前,声音提高:“两淮盐引案,贪腐金额高达千万两,相当于我大清一年赋税的四分之一!这些蛀虫,吃着朝廷的俸禄,挖着大清的墙角!若是因为他是皇亲就网开一面,朕将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乾隆的声音在回荡:
“传朕旨意:高恒、普福、卢见曾,贪腐证据确凿,按律当斩。秋后处决!“
圣旨传到刑部大牢时,高恒正在用膳。听到“秋后处决“四个字,他手中的饭碗“啪“地掉在地上。
“不...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姐姐...姐姐不会不管我的...“
传旨的官员冷冷道:“高大人还不知道吧?慧贤皇贵妃...昨日薨了。“
高恒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那里。良久,他突然仰天大笑,笑声凄厉:
“好...好一个铁面无私的皇上!好一个明君!“
他猛地扑到栅栏前,对着虚空嘶吼:“皇上!您可还记得,那些南巡的排场是怎么来的?那些贡品是怎么来的?您现在要肃清吏治,当初怎么不说?!“
狱卒上前要制止他,却被高恒一把推开:
“这大清的官场,从上到下,哪个不是这么干的?凭什么就拿我高恒开刀?!就因为我姐姐死了吗?!“
他的声音在牢房中回荡,带着绝望和不甘。然而,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
对面的囚室里,卢见曾默默地整理着衣冠。这位曾经的文坛领袖,此刻显得异常平静。他低声吟诵着自己的诗句: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普福则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嘴里不停地念叨:“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乾隆三十三年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刑部大牢里的三个人,在等待最终命运的降临。而紫禁城里的乾隆,则在慧贤皇贵妃的灵前站了一夜。
雪花静静地飘落,覆盖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将所有的罪恶与悲伤,都掩埋在这片洁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