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纷飞,依稀间,道理好像明晰了,好像当如此,天地万物,世间万灵,本就处于有序和无序之中。
看似无序。
实则昊天自由规矩。
看似有序。
又偏偏所感所觉皆一片混乱,甚至于一片混沌。
还真是有些怪怪的。
拂手间,将数个盛装餐碟的大木箱子取出,那些问题……思索起来,还是蛮有趣的。
毕竟,那也算是……天道?
追寻天道的本源?
当是本源!
反正,云舒自己没有答案,诸子百家的典籍之中,倒是有过答案,琢磨之,又太玄奥。
好像说了。
又好像等于没说。
无疑,没有深入根本。
“这个问题可是不小。”
“从帝国到三代,从三代到五帝岁月,从五帝岁月到上古一位位部落联盟首领的岁月。”
“更为耀眼的岁月,燧人氏?”
“有巢氏?”
“伏羲氏?”
“女娲氏?”
“……”
“在那些古老的人族先贤之前呢?”
“记载就很少很少。”
“许多都成为传说,甚至于一些人杜撰而出了。”
弄玉在旁,于这个话题有些兴趣,抿嘴一笑,思忖之,也没有什么答案,毕竟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答案。
强行找出答案?
自会自寻烦恼。
还不如放任之,那样对谁都好。
真要找寻那些问题的答案,就太难了一些,甚至于根本就不太可能的事情。
公子以前书录的那些文字,大能开天辟地,仙神造化世间,进而万灵繁衍,乃至于有今日岁月。
似乎。
诸夏间许多人都认同那个论断。
不然,还有更好的答案吗?
没有!
并无!
“继续向南?”
“接下来可以去瞧瞧,当初咱们乘坐蜃楼,都深入海域六千里了。”
“如今才一两千里,还不如咱们前几次去的远。”
“要不,也深入六千里瞧瞧?”
“说不定可以碰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可能就会有人的存在。”
对于找寻天地的来源根本,焰灵姬没有太大的兴趣。
比起追寻道理,找寻天地间的好东西才是正经事,南海之地,也来过多次了。
大体都只是深入两千里左右,深入三千里的都没有。
这一次,既然来了,当深入六千里,和海域仙山齐平,万一也能找到一处类似海域仙山的妙地呢?
想一想都觉心中畅快。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
“芈原!”
“他的确是一个不俗的人物,天问的很是彻底,每一句都不是可以轻松回答的。”
“纵然回答,也难以是正确的答案。”
“是啊。”
“数千年之前,数万年之前的天地是什么模样?”
“天地是如何产生的呢?”
“万灵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是从混沌之中化生?那么,又是如何化生的呢?”
“何以天地间会有白昼呢?”
“那般规矩是谁定下的呢?”
“一岁四时,又是那样的玄妙。”
“……”
“那些问题,本侯如今也难以回答。”
“真要回答的话,只能将一切推到伟岸神奇的昊天身上,推到冥冥之中的造物主身上。”
“非如此,谁人可有那般力量?”
“谁人可有那般奇思妙想?”
“谁人可有那般的造化玄功?”
“……”
“同一片天地间,冷热寒暑各不同。”
“同处于诸夏,亦是如此。”
“此地,更是如此。”
“至于个中缘由?似乎非简单可以说清楚。”
“真要说一说,倒也可以说一说。”
“在那之前,本侯先询问你等一个问题。”
“你等觉大地是否是平坦的?”
“海域是否是平坦的?”
“……”
身处于南海一处莫名的岛屿上,感觉的确不太一样。
无论是天地间的气息,还是六识所感的外在外物,都是迥异于江南的,参玄于此,一身道理都有些小小的跃动。
焰灵和云舒她们此刻言谈的事情,很值得深究。
然!
自己也没有最根本的答案。
《天问》!
都是一个个问题,都是对昊天发出的疑问,都是需要世间一位位智者之人孜孜不倦探索的。
芈原!
也是一个有趣的人。
他。
真的很有趣!
“大地是否是平坦的?”
“海域?”
“这……这个问题,自然是……,嗯,大地不全是平坦的,各种地形地势都有。”
“海域应该是平坦的。”
“……”
造物主!
莫大的伟力!
思来想去,也只有那个答案最合适了。
落于人身上?明显做不到。
落于仙神身上?
天地间,又难以见到所谓的仙神。
太虚星辰,日月有序,晦朔明灭,昼夜轮转,往返不息,人间万物,四时节庆,风雨雷电,清风和煦……。
非人力可及。
也非仙神可及。
唯有无处不在的造物主了。
公子。
反倒询问他们一个问题。
大地是否是平坦的?
这个问题还需要思索吗?
自然是平坦的。
若是细究的话,也不一定,拿脚下的岛屿而言,就不是平坦的,有稍高一些的山丘隆起之所,也有沟壑幽谷之所。
是以,就看怎么问了。
落于诸夏的天地,更是不好说了。
中原大地是一面,巴蜀以西的昆仑山、大雪山则是巍峨直冲云霄、太虚的峰峦起伏雄奇之地。
至于海域?
这个不需要思量吧?
如果海域有不平的地方,那么,自然有处于高位的海水给予补足,至于时间传闻的归墟之地,则不可能存在。
归墟空洞,深不可测,海域海水倒灌,何以会有如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海域?
是以,海域是平坦的。
“弄玉,你说呢?”
周清没有评语,踱步焰灵开辟的山腹空旷区域,观云舒她们的动静,浅言之。
“公子,难道说大地不是平的吗?”
“海域难道不是平的吗?”
未待弄玉有言,焰灵姬多有狐疑的从软榻坐起来,伸展慵懒的身姿,轻捋鬓间柔顺青丝。
公子的那个问题有些意思。
大地、海域是否是平的?
自己的回答和云舒差不多。
公子不满意?
不认可?
有别的答案?
大地是平的?
高山幽谷怎么说?
海域不是平的?
更不可能了。
“大地!”
“海域!”
“大地不平,海域平顺。”
“公子,难道不对?”
暂缓手中事,弄玉一时间也不太敢直接回应了,公子之问,听上去很简单,答案……也不难?
所想和云舒一样。
难不成公子有深意?那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答案?不太可能吧。
“天圆如张盖,地方为棋局。”
“天象盖笠,地法覆槃。”
“是为盖天说!”
“……”
“天地为鸡子,大地居于中,群星万象环绕之。”
“是为浑天说!”
“……”
“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
“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是为宣夜说!”
“……”
“一岁四时,冬日,天最远,夏日,天最近。”
“是为昕天说,此语论可以解释一岁四时的道理。”
“……”
“穹顶为天,气贯内外。”
“是为穹天说!”
“……”
“天地为鸡子,大地浸于水。”
“方平大地,日月交感。”
“是为昼夜说!”
“……”
“那些是数百年来以及近些年来,稷下学宫、中央学宫的百家博士之人所语论之道。”
“天地之根本,许多人也在探究,各有其道理说出。”
“只不过,那些道理虽多,却没有一个有足够支撑的根本之言。”
“若说都没有道理,也不尽然。”
“它们从特定的一些方面,还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大地是否是平的。”
“这一点……其实不难得出结果。”
“帝国修建的驰道你等都有见过,平坦、开阔、绵长……,然,若然大地是平坦的,何以从驰道看向远处奔来的一队车马,会先看到旗帜呢?”
“若然是平的,应该会先看到全貌才是!”
“草原之地,也是一样,所见草原部族,往往也是先看到一处处稍高的地方,而后才能一窥全貌。”
“海域!”
“海域若是平的,可用一样的道理对照之。”
“……”
“是以,可以得出一个和你等刚才所言不一样的结果。”
“虽有结果得出,又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
周清缓缓语落。
天地的根本是什么?天地是什么模样的?海域到底有多大?一直都有人好奇的。
九霄之外,又是什么样的一幅景象?
同样有人猜测。
那些道理,有些用。
又没有大用,起码眼下而言,是没有大用的,咸阳钦天监所掌握的道理,足够用。
“这……。”
“驰道?”
“旗帜?”
“海域,帝国水师?”
“这……。”
“公子,好像是那个道理。”
“三晋之地,中原区域,驰道贯通,若是平坦无虞,那里当不会出现公子所言的情形。”
“中原,我等还是去过不少次的。”
“公子所言在道路上先看到旗帜,我等……都有见过,如今看来,没有细细思忖。”
“果然平坦,当一窥全貌,何以先看到旗帜?”
“海域也是一样,在海域深处看到一些大鱼的时候,往往先看到一角鱼鳍,而后,才见到更大的鱼鳍。”
“才见到大鱼的真身。”
“这么说……大地不是平的?是曲的?海域也是曲的?”
“这……弯曲的大地?弯曲的海域?”
“岂非天地如鸡子了?”
“……”
公子所言的画面,弄玉不为陌生,甚至于见过多次,只不过,当初看到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细想。
现在。
明晰之。
天地都变了模样。
无尽平坦的海域,现在变成弯曲的海域?怎么会弯曲呢?海水为何不会坠落?
可是,海水坠落,又能够落到哪里去呢?
大地也是弯曲的?
脑海中的万千画面先是破碎,而后重新汇合,崭新的画面多奇异、多怪异、多离奇……。
此时此刻,有些想不出来大地是什么模样的了。
也想不出来海域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模样了。
海域是曲的,无尽海域都是曲的?
那么,就会弯曲成轮?
毕竟,只要是曲的东西,只要一直固定是曲的,就会成轮,成为一个圆,成为一个球?
球?
圆?
大地呢?
也是成轮?
怎么越想越是奇怪了。
公子,也没有在那个问题上多言,是因为那个问题越是深究越是……奇特?越是难解?
“天地如鸡子,可以这么说。”
“天地是什么形态,肉眼所观,心中所想,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万物力场之下,万物气机混元唯一,天地就是一团气,一团驳杂万象,而又统御为元的气!”
“以苍璩的无间波动而观,天地万物皆是颗粒,无所谓高山低谷,无所谓海域归墟,皆是一般模样。”
“浮屠的道理,则是须弥无量。”
“太虚寰宇,山河万物,都在须弥山周围环绕,有无尽微尘沙数世界,世尊证道,大光明普照每一个世界!”
“那个问题,没有必要深究,深入了,反倒会影响己身的道理。”
“世间,每一条道理都是对的。”
“都是正确的。”
“心之所向,既是天道。”
“一念花开,一念生灭。”
“身若在,天地就在。”
“身不存,万物归无。”
“道,从来不是固定的,从来不是唯一的。”
不用猜,都能知晓弄玉她们现在的心思错乱无章,往昔许多道理都破灭了,换成新生的了?
一时间,也难以将其立住。
肉眼所观,近距离,大地是平的,远望之,大地又是曲的,哪一个是对的?
曲以成轮,轮以成球!
海域之水为何不掉落?
人立于其上,为何不会摔倒?
若是想多了,又会生出人为何会站在大地上,而不能和鸟儿一样飞翔,思绪就更加杂乱了。
思忖那些,有意义?
有些意义。
于修行而言,各自言论,各自参道。
深入的那些,只是道则演化的一条路。
“天地如鸡子?”
“弯弯曲曲的?”
“海域也是弯弯的?”
“本姑娘现在要去海域瞧瞧!”
“……”
焰灵姬有些头大,用力的摇摇头,赤焰之光一闪,便是立于洞穴之外,此刻,自己也想不好海域是什么模样了。
真的是弯弯曲曲的?
看上去,就是平的。
思忖之,的确是曲的。
完全看不出来的弯曲,之所以是弯曲,也是道理推演的,应是正确的,又是那样的奇特。
“公子,若是海域弯曲,则如这只圆盘,有高的地方,也有低的地方,甚至于还有最低的地方?”
“……”
云舒盯着手中正要摆放在长几上的一碟圆盘,施施然,不自觉将其对照脑海中的一二画面。
颇为相合,只要手中的圆盘足够大,岂非就是那般?
圆盘平放?
不。
应该竖起来。
若是竖立起来,必然有高低,高处的也就罢了,低处的呢?
一时,多蹙眉,多不解,多迷惑,多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