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吃完饭,下午阿梅回去了,她却忘了带上昨天换洗的衣服。
春节到来前,阿梅乘坐97香港回归之后开通的京九铁路回江西过年去了。
罗小薇在大年二十八开始放假,布匹店要大年初八再开业。年终老板给罗小薇又发了500元的年终“奖金”,当作过节费,毕竟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罗小薇根本没打算回家。她想自己总共的2000元左右的钱,也够支撑一阵子,心里倒有点踏实的感觉。
春节,罗小薇一个人度过,还是觉得有点孤单。她去了一趟虎门,哪里据说有个著名的旅游点,“鸦片战争博物馆”。到了那地方,比她想象的要小的多。展馆里也有些参观的人,她只觉得里面的光线暗了点。
展览厅内的黑蒙蒙的不知用什么东西做的假人,这些假人要么在搬着鸦片,要么躺着吸食鸦片,骨瘦如柴的,她看了觉得有点害怕。
橱窗里展放着陈旧的文稿、书信、字画真迹、照片,她奇怪历经不知多少百多年,这些历史遗留的碎纸片居然还没有发霉。
二楼也是个展厅,一个巨大的海战模型摆放在哪里,围了不少人,讲解员在桌旁没日没夜的讲解。她好奇的挤了进去,讲解员尽职的讲解着,说当时的清军是如何的英勇,然后打了败仗,但那是一种精神,一种用血肉筑长城的精神。罗小薇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时代的事了,是几百年还是一千多年前,她搞不清楚,她对历史也没什么兴趣。她只是觉得一味强调精神,好像和她中学学的“物质决定意识”不符。打仗靠精神是不对的,还得靠武器才是,难怪他们会打了败仗。
二楼橱窗里也摆放着一些为数不多的大刀,只是已经锈迹斑斑,有些已经从中间断裂成几节,还有几把英军的长枪,这就是双方的武器。
她在一个橱窗里看见一个古老的匾额,字迹却好像还比较新,她想那个人当时一定是个大户,否则家里不会挂那么大的牌匾。
一件古老的服装引起了她的兴趣,那是一件清朝战服,据说是某某名将穿过的。她觉得衣物的做工很讲究,上面还有五彩锈、金属钮,甚至还有护甲。她要抬头仰望,才能看见服装的领口。那件衣服很大很长。她想当时穿这件衣服的将军一定较胖,身高可能一米九以上。否则穿起不合身,就像小孩穿大人的衣服。
她觉得没多大兴趣,但又不想浪费了她得20元门票。她还是参观完了展示。
下搂时,她在楼梯间发现有许多摆卖工艺品的摊位。哪里摆买着各种纪念币,有伟大领袖百年诞辰的,有纪念十大元帅的,有纪念香港回归的。她问“有没有澳门的?”档主说“澳门都还没有回归,哪有。”
她这才想起,城市的公益广告牌上还在倒计时。
她与档主闲聊“澳门大吗?”
档主吹起牛来“澳门,我经常去啦。不用一天就能走完。比虎门还小啦,才15平方公里?”
罗小薇有些吃惊“啊?那么小?!”那岂不只相当于家乡城市的一个区。罗小薇的家乡也搞过澳门的宣传,场面比较隆重,她还以为澳门很大很大呢。
她看了看那些纪念币,上面不知是镀了些黄色的什么,但应该不是镀金。如果是镀铜,那只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和档主聊了那么久,她不买些东西又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她看见一串古钱币,形状还有刀状的。她想这个应该比较久远了吧,档主说只要十块钱一串,并保证说绝对是真的。罗小薇买了一串,事后她才觉得这古币也太崭新了,一点锈迹也没有。
博物馆的旁边,有一个小娱乐场所,取名叫探险世界,里面陈列一些稀奇古怪的人造怪物,播放一些怪异恐怖的音乐,配上黯淡的灯光,显得阴森森的,而且进去里面还要另外买票。罗小薇便没有进去。
她听游人说,博物馆附近有个林则徐当年的销烟池。她走近一看,池子不大,里面积满了墨绿色的水,看起来更像是个鱼塘。她不相信这是销烟池,模糊的记忆中,她记得林则徐好像是灌海水、石灰什么的来销烟的,这里哪有海?小河涌都没一条。
她觉得今天的旅游非常乏味,走出博物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她看见有个年轻人的背影,有些像那个令她讨厌的人,不过就算她碰到他,她也不会再理他。
她坐中巴回到莞城。他见到旅店老板,虽然前些天的阿梅留宿时发生了一些“风波”,但她还是和旅店老板打了个招呼:“新年快乐”,老板回应她“新年好”,还发个她一个红包。他问罗小薇“过年没回去吗?”
罗小薇撒了个慌“哦,我们过年要加班。”
旅店老板说“唉,不要太卖命了,钱是赚不完的。”
罗小薇想,你们有钱人说话倒轻巧,饱汉不知饿汉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