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第五形态 > 第三千一百九十一章 引‘势’

第三千一百九十一章 引‘势’

    “引剑术?”

    “剑术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引动的方向!”

    新帝赶来时很匆忙,就像刚刚发觉了好事物,而后就忍不住心思拿出来分享。

    他和张学舟侃侃而谈,显然是很希望自己这种分享可以带来良性作用,从而让众人修为破境界向上。

    “我翻越了很多古籍,这种引术并不局限于剑术”新帝高兴道:“但凡能结合自身,这都能发挥作用!”

    “结合地利发挥不同影响,这种能耐很了不起!”

    “这种引术能牵引出更强一筹的威能,董仲舒搞的那个天人合一同样属于一种引术,但凡能融合适应自身,发挥强一筹威能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觉察出高一筹境界的真正力量,从而让我们修行时不偏不倚朝着强大前行!”

    新帝侃侃而谈。

    空有境界的真我境修士没什么用,这种修士只能拿来虐菜,利用高境界带来的威压能力震慑低层次修士,一旦涉及高层交锋就发挥不出半点作用。

    譬如田蚡就是案例。

    但田蚡并非孤例,如田蚡一样的修士比比皆是。

    诸多人更像是为了考级一样攀登境界,仿若踏入某个境界就完成了修士的蜕变。

    秦皇曾经在修士的境界术和能力上做过细分,又因为修士各具的才能不同难于比较而不了了之,最终回归了炼气境界术的九层境界。

    新帝同样认为修行不该被境界术所定义,但他当下也无暇去顾及这其中的差异性。

    “你别盯着引剑术这几个字,眼睛要从剑术上放开,需要通透这其中的道理!”

    此前是张学舟对着义妁讲道理,而后则是新帝对着张学舟讲道理,让张学舟不必拘泥于剑术,而是需要利用引剑术的核心。

    他侃侃而谈,张学舟则是时不时皱眉。

    张学舟昨天玩转天人合一术失败,他对这种临时状态的术确实没研究明白,每一次都是在碰运气。

    引剑术和天人合一术看上去毫不相干,但新帝屡屡提及两者的核心相同,张学舟一时间还没想通关联。

    “这是一种借助地利牵引的能力”新帝道:“你可以简单理解成‘势’,但凡修士具备了这种势,那必然如鱼得水,发挥的实力较之过往超出两筹!”

    “这内容玄妙,陛下是从哪儿得出,还有没有相关之术参考?”

    新帝修行的是剑术,以剑术进行参考切入难度较低,而张学舟切入难度极高。

    哪怕新帝努力进行了表述,他也没能通透理解。

    缺乏系统性理论的支撑,这更像一种可意味而不可言传的‘道’,张学舟寻思不得,他也只能追问源头。

    “这内容……这内容源于病儿,他说对我好,我就听了听,感觉非常有用!”

    新帝只得透露源头,仿若担心张学舟顾忌霍去病年龄太小,他又进行了特别的强调。

    “是从小霍那儿来的?”

    张学舟微微诧异。

    这种事情也就霍去病和新帝之间能互通,这两人一个敢教,一个敢听敢学。

    霍去病所学要么是源于太学府,要么是卫少儿背后的无当圣母指导,又或源于刘玄,来源的方式有限。

    “陛下现在的剑术何如?”张学舟问道。

    “此术需要因地制宜,我当下还不曾引术,剑术与此前并无不同”新帝道:“可一旦在交锋中进行牵引,这足以打破修士战斗的平衡!”

    “交锋时有时间引术吗?”张学舟疑道。

    “这个……”

    新帝兴冲冲而来分享,但张学舟几句话几乎将他打回原形。

    如果能动用引剑术,他释放的剑术威能至少能平添两成,可战斗时哪有什么时间来做这种事。

    战斗的契机几乎发生在瞬间,能抓住战斗契机已经极为不错,若还要动用引剑术,又携着威能打击,这种难度确实太高了。

    新帝对自己能发挥更强的剑术威能极为兴奋,但这一瓢冷水泼下来,他清醒了数分。

    “引剑术肯定是有用的,至少我认为有用”新帝辩解后又强调道:“这对你肯定也具备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一会儿再找卫青议一议这种引术,或许能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我会很认真去思考!”

    对于瞬间交锋的战斗来说,插入一道术的难度很高。

    但也有一些场合有足够的时间牵引术,从而从容发挥术法力量。

    对处于唯我境的新帝而言,对方的追求可能存在缺憾,但不会无的放矢,必然是觉察了妙处才忍不住快速前来分享。

    张学舟没搞清楚引术,也没见新帝施展引剑术,他一时间难于辨析,只得提及自己必然思考交流。

    “你不要因为术源于病儿就轻看,我感觉这孩子就像是先帝高祖赐给我的福星,他童言童语每每叙说一些事都指向了事情的本质!”

    “嗯!”

    “譬如我曾教病儿兵法理念,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理念过时又无用,照着抄必然吃亏!”

    “是这样!”

    张学舟点点头,马邑伏杀战就是信兵书的典型案例。

    过往时代行得通的战略在当代水土不服很正常,毕竟大伙儿也不是傻子,彼此都在不断进步向上,没可能犯错后又重复去犯错。

    抱着过往古制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所有的新内容都是靠着旧知识才能推陈出新,没有旧就没有新,张学舟觉得并不能完全忽视。

    霍去病的观念有些超前,但忽视了基础就显得有几分跳脱,张学舟觉得以后需要多叮嘱几句。

    “我对小霍也很看好”张学舟道:“前几天还带着小霍去长信宫求学过一次!”

    “母后的学说偏向于传统”新帝点评道:“你求学时需要进行甄别,免得学歪了!”

    “太后博览群书见识非凡,我等学都来不及,哪会到挑挑拣拣的地步”张学舟笑道。

    “你倒是个喜欢捧场的,等那胡商将解药送来,我会认真去向母后求教!”

    新帝惋叹了一声。

    长信宫不是想去就能去,皇太后能接见张学舟和霍去病,但还真就没搭理新帝,数次请安都是让他直接回去。

    道君飞刀术带来的创伤较之想象中更大,皇太后此时算得上是挣扎求生,哪有时间理睬那些繁文缛节的事。

    请安这类礼仪没了必要,而探讨引剑术这种事也必然会被放在一边。

    若不能完全镇压伤势,皇太后大概是难于抽出精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