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贫道略通拳脚 >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以力证道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以力证道

    李言初眼神微变,

    “先前渡口一战,他们抢回造化三位大道君的尸身,恐怕就是为了此事。”

    “难道渡口一战就是幌子,他们并不是为了抢占渡口,而是为了制造一场杀劫,准备足够多的祭品!”

    李言初眉头紧皱。

    众人分别之后发生了不少事情,李言初说起如今域外的战况,众人也是不胜唏嘘,他们摇身一变,竟然成为域外正统。

    李言初道:“我本欲对抗域外,如今却借了域外石道主的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鸿界与异域如今乃是二虎相争,我们要想办法在夹缝中活下去,壮大自身。”

    方幼卿道:“夫君,不论你做什么,我们都会与你站在一起。”

    众人也纷纷称是,李言初闻言大为感动。

    紫塔乃是石道主的先天灵宝,为他们打开一条通道,如今静静地漂浮在虚空之中,散发着宏大气象,极为玄妙。

    李言初等人暂时在大夏界落脚。

    只不过大夏界的天地大道也在大千宇宙之中也只是中等。

    在这等宇宙之中即便修成大道,也要比在异域证道境界弱上许多。

    普通宇宙的大道君与异域的大道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掌握的天地大道便截然不同。

    李言初修炼了一段时间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在大夏界虽然可以偏安一隅,可实际上也在异域的监控之中,这里各大道门都有眼线传承,很快就会将消息报告给异域,不如我们即刻起身。”

    方幼卿说道:“你想立刻返回异域?”

    “不错,在异域证道才能在大道上没有缺陷,不然的话,若是遇上真正的高手被其抓住破绽,十分致命。”

    方幼卿说道:“既如此,我们同你一同前往异域。”

    李言初眉头微皱,

    “不如你们留在大夏界。”

    方幼卿闻言摇了摇头,道:“先前你让我们返回景界,本是一片好心,不想让我们承担因果,可是因果从来就不会因为躲避而消失。”

    李言初听懂了她的意思,闻言叹了口气说道:“也好。”

    他身为杀伐大道君,神塬楼船手上有不少艘,取出之后,众人登上楼船便开始返航,将那紫塔也收了起来。

    这座塔静静地悬浮于虚空之中,被李言初招手收取后却没有抵抗,李言初颇为惊异。

    只不过他也不认为自己可以炼化石道主的灵宝,上面石道主的烙印十分强悍。

    如今在大夏界,石道主或许感应不到,可是返回异域后,石道主立刻便会察觉。

    再者石道主动用此宝将他们送来,他也没有谋取此宝的心思。

    一行人返航。

    大夏界地处偏僻,他们乘坐紫塔尚且过去七年才到,要返回异域,时间也不会短。

    李言初这一次修成杀伐大道君,是借了异域的杀劫,异域的杀劫浓烈,让他也有些心惊胆战。

    他是靠近这杀劫最近的人。

    李言初每每感悟杀伐大道便有些忌惮。

    “那一日我被杀劫控制,大开杀戒,索性杀的只是鸿界人异人,要是幼卿他们在我身边,我被杀劫控制入道,到那时候便悔之晚矣。”

    李言初心中警惕。

    他是要掌握杀伐大道,而不是成为杀伐大道的傀儡,这一点主次顺序绝不能错,不然的话这杀伐大道还不如不练。

    因此,李言初打算创造一门新的功法来抵挡杀伐入道。

    他有所感应,自己能够及时从杀伐大道中重新复生绝非偶然。

    “其他的不朽大道君就算可以重新复生,也不会像我这般,而且每次复生都可以提升境界,这恐怕…未必是好事。”

    李言初越是接触异域鸿界这些顶尖的强者,越感觉有些心惊。

    异域的事情恐怕比自己看到的还要危险得多,私底下暗流涌动。

    李言初发现自己恐怕已经不得已成为棋子。

    “我从杀伐大道中重新凝聚道躯,是有人主持了血祭,不只是域外的杀劫想要控制我,这主持血祭的人也是心意不明,若是好心为何不肯现身?”

    李言初怀疑主持血祭的人便是石道主,石道主先前恐怕一直在虚空之中观察,当然目前这也只是他的猜测。

    当然,李言初虽然忌惮杀伐大道,可也不会放弃这门至强手段。

    如今,他脑海中的对于杀伐大道的领悟纷至沓来,仿佛这些大道自己天生就会。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侥幸,生命也是意外,只有杀伐才是永恒。”

    李言初眸中透出杀气,大有将一切斩杀,灭尽一切生命,重新开辟宇宙的疯狂想法。

    随着他的杀伐大道不断提升,他这种心思也愈发地强烈。

    方幼卿也常常在一旁提醒他,

    “夫君,你近来修道似乎有些不对,你看我们的目光似乎都透着一抹杀意。”

    李言初闻言被惊醒,吓出一身冷汗。

    李言初眉头一皱:“我修炼杀伐越深,斩灭天下生灵的心思便越重,我怕我到了域外之后,与人交手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

    方幼卿道:“域外杀劫浓郁,你借杀伐证道,可也为杀伐所制,若不能将其掌控住,你只会成为杀伐的傀儡。”

    方幼卿的话如同洪钟大吕一般敲在李言初的心头,这正与他担忧的不谋而合。

    “除了杀伐之外,我还修炼混沌、鸿蒙、轮回、太一、无极,这几种都是先天九道,与杀伐并列,并无高下之分,若能将这几门道法修炼到大道君层次,是否可以抵挡杀伐入道。”

    李言初心中思忖。

    实际上他不仅修炼了这几门大道,还有太上、武道、虚空三门大道也修炼到了不朽层次。

    一旦成为不朽,便属于证道,将遭到烙印在天地之上。

    李言初思忖许久,率先修炼的是武道,

    武道乃是他自己领悟出来的大道,这是一种后天大道,甚至不入先天之流,乃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这门道法也一直伴随着李言初。

    如今他的斩道也正是从武道中演化而来,由杀伐施展出来。

    他开始在船上练拳,气象极大,看似是平平淡淡的拳法,可实际上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武道真意。

    “哪一种大道修炼到高境界都可证道,我兼修如此多的大道,可遇上真正的高手还是无法全部调动,依旧会败亡。”

    “照此推论,我本该专修杀伐大道,可杀伐明显又藏着问题,既如此,不如再专修一门大道,将其提升到大道君的境界,让这门大道与杀伐大道齐头并进,应当可以相互制约。”

    李言初苦思许久。

    每一门大道都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尤其是先天九道。

    李言初原本也认为这种高深的大道学的越多越好,他甚至想一口气学会先天九道,成就超凡境界。

    可如今李言初改变了心思,他选了一门最容易修炼的大道。

    可李言初将武道修炼再度到不朽之后却发现了问题。

    他的武道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

    先前他也曾想过以武道统御杀伐、鸿蒙、混沌,将一门门先天大道炼化为后天大道之中。

    与人交锋之时,大道神通、近身搏杀、神念交锋,都可算作武道范畴。

    武道虽小,却也包含极多。

    李言初近日来不再练拳,他眉头紧皱,常常一个人陷入沉思之中,有时候一坐就是数月。

    众人各自演练道法,知道李言初此时正处于求道状态,也不去打扰他。

    李言初如今所修炼的问题已经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

    他们能将一门大道修炼到证道便已不错,能二次证道成为道君便是沾了景界复苏的光。

    像李言初修行上的这些问题,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甚至连最为智慧的方幼卿也无法与李言初探讨道法上的问题。

    李言初如今他正处于十字路口之上,大道纷扰,对他来说天分太高也是一个坏事,选择太多。

    普通人修炼一门大道都十分困难,他却有把握一口气修成九道,可李言初最后还是放弃了。

    “宇宙间何止先天九道,又何止三千大道,我若一一去求,一一去统御,不仅分散精力,而且不知何日才是尽头,也未必能见大道本质。”

    李言初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简化自己所学的大道。

    他不仅修炼了最容易上手的武道,更是要将武道简化。

    如此又经过十余载之后,李言初摒弃所有的武道分支,返璞归真,他的武道如今只是证力!

    武道最初便是打磨体魄、打磨力气。

    李言初已修成不朽,他的武道实际上也早就不能称之为武道,而是一门包含许多道法的后天大道。

    可如今李言初回归武道本质,只是修力!

    方幼卿听完之后再也按耐不住,惊讶道:“先天九道何等高深,你已经学会五种,即便不修这几种大道,专修武道,为何还要将武道再删减?如此一来岂不是变化太少,真的变成一个傻大黑粗了。”

    李言初哈哈一笑:“要的就是傻大黑粗,打架的事,终究还是要靠拳头说话。”

    方幼卿有些不理解,皱眉道:“你不会因为想要潜修一门大道制约杀伐,反而误入歧途了吧?”

    李言初笑道:“人的精力有限,以有限的精力追求无限大道,自然要走最快的路。”

    方幼卿道:“可是武道是低等大道,与人交手岂不是很吃亏?你再将其删减,恐怕真的要输在大道之上。”

    李言初道:“杀伐乃是世间攻击力最强的大道,我并非要斩去杀伐,而是要创一门大道,快速地提升境界,与其相互呼应、相互制约,自然是求道越快越好。”

    方幼卿眼前一亮,有些恍然,思忖李言初所走的路之后,觉得似乎真的可行,惊讶道:“你真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有人修道都是从极简练到极繁,越练越高深,李言初却要越练越简单。

    而且其他人都选威力强大的大道修炼,李言初却偏偏要选小道。

    这也意味着他在求道路上是与所有人背道而驰的。

    方幼卿对于李言初的这种魄力十分佩服,感慨不已。

    李言初打定主意之后便开始重修武道,放弃一切神通,只是修力。

    他的武道竟然很快地修成道君,速度之快,让人震动。

    方幼卿更是动容。

    李言初虽然是杀伐大道君,可其余的大道与他并不相干,

    并不是说成就大道君境界之后再去修其他大道也会很快地修炼到大道君境界。

    看来似乎得确是李言初的求道之法有了作用。

    方幼卿依旧有些担忧,轻声道:“夫君,不是我泼你冷水,我支持你的做法,可我也怕你误入歧途,以力证道潜力究竟有多高,还要好生思量一番。”

    李言初兴奋道:“先前求道之时我还有些迟疑,可如今已经验证我的道可行!”

    “现在宇宙间杀劫环绕,变化极多,我不想被因果玩弄,沦为茫茫众生中的一员,就要快速地出头,才能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这一次景界沦陷,景界众人陷于敌手,此事对李言初震动极大。

    方幼卿此时才感受到李言初内心深处的不甘。

    方幼卿歉然道:“夫君,是我们拖累了你。”

    李言初道:“只因有情成小劫,却因无障到灵台。”

    “只要身上有因果,有在乎的东西,要想保护这些东西就要超脱出去,这绝非拖累。”

    方幼卿喟叹道:“难怪有人要学忘情无情道。”

    李言初道:“大道所求不同,我不对此妄加评价,可我做不到,只能另求他法。”

    方幼卿神色肃然,她反省自身,似乎从被道破乃是太一道身后,她便有些道心蒙尘,

    李言初此番求道,对她触动很大。

    随后方幼卿斩断杂念,也开始演练道法。

    “若是我境界再高一些,也不会有如今的景界之变。”

    她也不想让李言初一个人身上担子太重。

    其实,景界众人都有这种想法。

    他们一行人经过百年时间才返回异域。

    看着这熟悉的渡口,李言初眉头微挑:“不知如今鸿界与异域战况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