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身世界,周老太爷中风了,周家没个有头脑的人,再加上周大老爷进宫谢恩,皇帝也没赏赐,京中人很快就知道皇帝的意思了,所以没什么人看的起周家人,再加上不少人想赶走周家人,于是不少人觉得,周家这个爵位当不久。
既然当不久,于是便没多少人愿意搭理他们了。
于是原身母亲看原身年纪大了,想将她嫁人时,话风放出去,堂堂国公之女——因周老太爷中风了,所以周大老爷的国公之位便提前继承了,所以原身是国公之女——上门提亲的却寥寥无几,最后只有一个落魄伯府的庶子给她提亲,估计还是想赌一把,赌她家的爵位能坐得稳。
原身嫁过去后,对方嫌原身是村姑出身,瞧不起原身,并在周家犯了事,夺爵抄家之后,嫌弃原身打回了原形,再也不想要原身了,于是便将原身休了。
原身被休之后,活的自然很差了,比之前家里没继承爵位前还要差,毕竟家里犯了事,流放了,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原身一直觉得很委屈,爵位是皇帝老儿非要给他们家的,要不是皇帝老儿非要将爵位给他们,他们还在乡下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的日子呢,虽然苦,但起码比流放的日子强。
虽然夺爵抄家,是因为她家人犯了事,但,一来大多是被人设计了,不是他们家人想犯事,毕竟他们家人不会有那么大胆子,明知犯法还敢做;二来,要是没当这什么国公,他们一家人还在乡下,天天土里刨食,哪有机会犯事,到时虽然日子过的不怎么好,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流放到了北疆,过着这凄苦的日子。
这也是原身愿意跟琳琅交易的原因,就是不想周家被人算计了,想让周家好好的,如果可以,也希望自己过的幸福,而不是像在她的世界,被人瞧不起,被人休了。
这会儿琳琅看有人来给她提亲,来的有几家,其中就有原身世界的忠勇伯府家,不过,在这个世界,周老太爷没中风,颇得皇帝赏识,所以这人家也提高了标准,是准备给他们家嫡次子来提亲的,不是给庶子提亲的。
其实,双方都是落魄勋贵,但一个是公府,一个是伯府,那还是镇国公府地位更高的,镇国公府的嫡女,怎么着也该配伯府嫡长子,将来当宗妇才是,但显然,人家显然还是有点瞧不起琳琅,所以没派嫡长子,能比原身世界好,派了嫡子出来联姻,算不错了。
当然了,对方自然是有理由的,就说自己家嫡长子已经订亲了,不日就要成亲了,只有嫡次子还没婚配,所以来说亲。
但,要按门当户对的说法,忠勇伯府该明白,在他们家嫡长子已经订了亲的情况下,派嫡次子来娶国公之女,那就是瞧不起对方,要搁京中其他人家,谁会搭理他们,毕竟女要高嫁,媳要低娶,哪个国公府,会让自家女儿,嫁进伯爵府就算了,还嫁一个嫡次子,这也不般配啊。
你心里瞧不起人家是乡下人出身,觉得公府嫡女,只配自己家的嫡次子,甚至庶子(原身世界中),就没想过,人家也能瞧不起你一个落魄伯府吗?怎么好意思腆着脸,想来高娶呢。
其实忠勇伯府听了某些人放出来的话风,说镇国公府的嫡长女年纪大了,家里想赶紧将她的亲事订下来,所以赶紧跑来想占这个便宜,本来也没想过,还有其他人家也会给琳琅提亲,还以为就自己一家呢,毕竟他们以为,镇国公府的姑娘出身乡下,没什么人看的起的,现在他们家有嫁人的话风,不会有什么人愿意联姻的,没想到预料错了,竟然有这么多人跑来。
不错,这些人会跑来提亲,自然是从幕后之人放出的风声听说的,这些想将琳琅从镇国公府赶走的人放风说,镇国公府的嫡长女年纪大了要嫁人了,要不然这些人哪会跑来提亲,毕竟在这个世界,原身母亲并没像原身世界那样,焦急于女儿年纪大了,赶紧说亲事,而还在听着周老太爷的话,在学习礼仪呢。
既然在学习礼仪,没学好前不敢出门交际,哪会朝京中放什么风声呢。
况且,琳琅得老太爷赏识,一看就很优秀,她觉得自己女儿优秀,亲事不用愁,所以自然不会放什么风声。
所以这会儿看自己家才进京没多久,就有这么多人上门提亲,且条件都不错——是她女儿以前在乡下根本找不到的——她在惊喜之余,还吓了一跳呢。
她也不了解京中这些人家的情况,所以自然不敢应承什么,只说要跟丈夫商量,当下便将那些人打发走了,然后问琳琅:“这么多人家的公子,女儿可有中意的?”
在她看来,那都是条件特别好的人家,哪个都可以啊。
琳琅看着来提亲的人家,再根据她这两三个月对京中各家情况的了解,最后指了下一个宗室镇国将军家的提亲道:“这个还行。”
之所以说还行,是几点考虑。
一是,镇国将军这个层级,宗室子女到时都有爵位(本朝宗室不需要考封,就是会降等袭爵),有个旱涝保收的保证,其他人家,无论是官员之子,还是什么勋贵嫡次子庶子之类(没有嫡长子,估计还是觉得琳琅不配做宗妇),生的孩子都没任何保障,将来孩子有出息也就罢了,要是没出息,后代就要迅速滑落阶层了。
二是,据她所知,这个镇国将军的父亲还在,是个亲王,所以一家人目前还住在亲王府,衣食住行王府全包了,这日子过的,好的很了。
三是既然亲王还在,说出去,也能说嫁到了亲王府,名声也好听,毕竟在外面,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就好像之前的总管媳妇,吹的镇国公府那几个姑太太姑奶奶嫁的人一样,其实嫁的人很一般,但不妨碍她们拉家族的大旗吹啊。
四是这一家她调查过,家风还行,具体到这镇国将军的嫡子,虽然京中人多,她记不得所有人品性,但刚才趁着她们聊天的当儿,看了下光脑里的存档,知道这一家不错。
既然各方面都不错,琳琅自然就看中这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