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陆严河来到纽约,和罗宇钟导演、温生明和于孟令一起参加《舟》的上映宣传活动。
绿谷对这部俨然很难有出色票房表现的艺术电影采取了传统的小规模放映策略。
在整个颁奖季的前期,放映影院都只控制在两位数——
这是好莱坞过去这么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
但凡是艺术电影,一旦直接采取大规模上映的策略,一定会因为有大量的非目标观众走进电影院而没有看到想看到的内容,反而大肆攻击电影,影响到电影的口碑——这一点在越是大牌云集的艺术电影,越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
相反,通过小规模电影,可以将前期的观众控制在这部影片的“死忠粉”上,只有真正了解这部电影的观众,才会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知道这部电影,并买票观看,有效地控制影片的口碑,让它慢慢酦酵。
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会有一个由评论勾勒出来的“初印象”,其他的观众再带着这个“初印象”去看电影,即使最后仍然没有觉得有多好,也不会直接就骂大烂片,毕竟,这么多人都说好呢,你要说不好,即使死鸭子嘴硬,心里面也还是会想,是不是你自己没有欣赏眼光?
为了给《舟》这部电影造势,陆严河等人不仅在现场有一个跟去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的对谈环节,还一起登上了《综艺》杂志的封面。
绿谷的宣传和公关资源一直是一流的。
这一点,也是陆严河很多冲奖电影都是跟绿谷合作的原因。
-
《舟》这部电影的海外版权其实已经基本上都卖出去了。
陆严河主演的电影,还在西图尔国际电影节拿了奖,根本不愁卖。
但是,如果《舟》能够在北美颁奖季有所表现的话,就像《定风一号》那样,尽管最后没有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也在前期高强度的曝光和口碑舆论中,进入全世界的主流视野。每家媒体都会讨论这部电影,只要是关注电影,就无法对它视而不见。
往浅了说,电影的版权价值会更加保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时口碑之作的位置。往深了说,它会跟着这一年的颁奖季,进入影史,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不再被关注,而渐渐被遗忘。
奖项之于一部作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这里。
“《舟》和《定风一号》虽然都是我和温生明主演的电影,但是题材、风格完全不一样。”陆严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根据今年制定的公关策略,陆严河这边需要一遍遍地对这件事做强调,一方面,是利用《定风一号》“爆冷掉提”这件事为《舟》赢取支持票,另一方面,也是将《舟》这部电影将很多人的思维惯性中抽离出来。
“这部电影聚焦的其实是一桩发生在家庭里的隐秘,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隐秘,而无论藏着什么隐秘,大家都在努力维持着一种和谐的表象。”陆严河介绍这部电影,说,“表象与真实,秘密与真相,从接到这个剧本的第一时间,我就决定要演。”
“我们看到报道说,这部电影的剧本出自一个已经去世的女编剧之手,这是她根据她和她父母的家庭关系写出来的一个剧本,在电影的最后,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弑父的主题,是这样吗?”
“我有我的解答,但我认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尽量不要带着预设去看这个故事。”陆严河说,“电影呈现的是一种表象,你想要从这层表象里看到什么样的真相,取决于你对人物、细节、故事的理解,我如果说出了我的解答,大家都难免带着我的解答去观看这部电影,那会丧失很多的乐趣。”
……
《舟》这部电影的上映,作为一部中国电影,也确实吸引了美国电影评论界的关注和讨论。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定风一号》的爆冷掉提,让《舟》在上映之后,快速就成为了最佳外语片的头号种子选手。
西图尔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荣誉本来就让它“保送”进了今年北美颁奖季最佳外语片的第一梯队,又有陆严河等人加持,以及很多人内心的“亏欠心理”,《舟》几乎被各大媒体都预测为今年最佳外语片的有力争夺者。
-
三天之后,穆肯·佐尔格在《逃出绝命镇》之后的新作《古岛惊魂》开机。
电影是在一座小岛上开机的。
官方账号专门发了一张现场的照片。
这是非常常见的宣传工作。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穆肯·佐尔格,它可能都不太会在开机这个阶段就引发关注。
毕竟这部电影的主演阵容,虽然都有些名气,却没有那种吸引所有媒体关注的大咖。
然而,就在两个小时之后,忽然有媒体爆料,《古岛惊魂》剧组在开机现场挖出了一具神秘棺材。
甚至,还有现场的照片。
穆肯·佐尔格等人都一脸震惊、不知所措地看着那具还躺在地下的棺材,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震惊之色。
一时间,这个话题就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了。
本身就是一个恐怖惊悚电影——
对这个题材的电影来说,有一个很常见的宣传方式,就是拍摄现场遭遇了种种灵异事件。
本身这种题材的受众,就是这一类事件的爱好者。
所以,当这个消息和这张照片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都觉得这是一个宣传手段。
然而,当这张照片曝光了两个小时之后,《古岛惊魂》这部电影都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认领这个宣传。
甚至,发布这个照片的媒体,也再也没有任何后续。
关于《古岛惊魂》的搜索和讨论,都因为这种“失联的沉默”而数据飙升。
大家明明知道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可又忍耐不住自己的心情——
万一是真的呢?
一直到深夜,《古岛惊魂》忽然发布了一则视频。
这个视频,似乎是一个倒落在地、没有关机的摄影机拍摄的画面。
它的画面都不是正的。
恰好,它对准了那口棺材。
视频里也是漆黑的夜晚。
背景音里还有风声和海浪拍打声组成的咆哮。
气氛非常诡异。
是很多悬疑恐怖片里都会出现的那种气氛。
忽然,棺材板发出“咔哒”一声。
有动静。
又过了两秒,棺材板发出更大的动静。
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闯出来。
随后,它被彻底从里面顶撞开了。
一只血迹斑驳、沾满泥泞的手伸出来。
一个人影爬了出来。
他发出了虚弱的粗喘。
仔细听,能听见他在用很轻、很虚、几乎没有力气的声音喊:“Help——”
然后,他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回过头来,看到了镜头。
一道闪电忽然出现,照亮了他那张脸。
他惊恐地看着镜头,大喊一声:“Help!”
看过《活埋》的观众,此时此刻都认出来了。
那是《活埋》里的李治百!
-
一部电影的宣传应该怎么做?
见仁见智。
最终反应在票房上。
票房成功了,宣传就成功了。
《古岛惊魂》发布的这个视频,足足二十四个小时,没有做任何解释,也没有做任何回应,就这么挂在自己的主页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至此,其实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是某种宣传手段了。
但因为这种宣传手段有点新奇——
尤其是竟然真的把《活埋》的李治百给请过来演了这么一段,大家还是很兴奋、很惊喜的。
《活埋》这部电影在惊悚片的影迷中,算得上是“大名鼎鼎”的。
密闭空间,一镜到底。
这样的元素凑在一起,电影本身又好看,上线流媒体以后,观看数据非常出色。
一直等到《古岛惊魂》这则视频发布了二十四个小时,《活埋2》才转发了这条动态,并写:逃出来,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又过了十二个小时,李治百才上线,发了一张照片。
是他被闪电照亮惊恐表情的那一瞬间。
但是在这张照片上,还写着《活埋2》以及上映时间的字样。
俨然已经把它做成了宣传海报。
这场联动的宣传,成功让《古岛惊魂》和《活埋2》相继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并吸引了各大媒体的报道。
大家都喜欢有意思的、有创意的东西,包括宣传方式。
如果碰到了一个电影方采用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创意的宣传方式,各大媒体会像报道一个新闻一样去报道这件事。
不要电影的宣传方再去一一交涉,把报道完全作为一种商业性的交易。
又过了二十四个小时。
《活埋2》发布了一支只有五秒钟的短片预告。
一个棺材板被从里面顶开。
棺材板反过来掉在地上,露出底下那一面。
上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挠痕,以及几行用血写出来的字。
——《活埋2》。
——主演:李治百。
——导演:克里夫·库布齐里。
——创意宣传:陆严河。
几天时间,一连串的宣传物料踩着节奏发布出来,《活埋2》的预告片、票房预售等各项数据都迎来暴涨。
包括《活埋1》的流媒体播放量也连续几日都冲进了全球榜单前十。
这样一个宣传方式,不仅把《活埋2》和《古岛惊魂》都拉了一大波话题,更让李治百在宣传阶段,在这样巨大的曝光下,像一个好莱坞一线大明星那样风光。
李治百那张惊恐看向镜头喊“Help!”的脸,可以说是近几日全球最火的一张脸。
-
9月19日,《活埋2》上映。
周五。
首日票房粗报直接轰下820万美元,较第一部首日票房大幅提升。
《活埋2》虽然编剧不再是陆严河,可是,因为陆严河还是挂了一个制片人的名头,加上他策划的《古岛惊魂》的宣传方式,让他仍然和这个IP绑定得很深,不至于让第一部的影迷产生“改弦更张”的陌生。
而《活埋2》的故事也并不是直接延续第一部,而是全新的人物、全新的世界观。
只是在故事的开头,与第一部的结尾做了一个形式上的连接。
这让《活埋2》的口碑虽然出现了些许下降,但也仍然维持在了一个优良的水准线上。
《活埋2》的次日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次日票房拿下了850万美元,较首日微涨。
对恐怖片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走势。
各大媒体的评价陆续出炉,大家对《活埋2》的评价都是以正向为主。
事实上,第一部将整个电影放在一个棺材里拍摄,因为它是第一个这么做的,所以,是天才,是噱头,也是创意,但如果第二部还这么做,那就没有什么新鲜感的。
到了周日,票房有了一个幅度较大的下降,只有570万美元。
尽管如此,首周末三天加起来,也取得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加上海外票房,尤其是同步上映的中国票房,全球票房拿到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成绩。
这样一个数字,让《活埋2》全球票房过亿也成为了一个可望可及的目标。
Parameters当即宣布了将跟电影主创探讨第三部的制作可能,为《活埋2》的票房再添一把火。
《活埋2》在中国的票房基本上跟在北美持平。对Parameters来说,这俨然有着成为一棵摇钱树系列的潜质。但是,跟《迷雾》版权归属于D19不一样的是,《活埋》的版权是在陆严河手上的。Parameters每开发一部,都要跟陆严河重新谈判,否则,就不能冠以《活埋》系列之名。
这就有点像《哈利·波特》跟华纳的关系了——
为什么华纳始终把J·K·罗琳高高捧起,从始至终都力挺她——哪怕是在她面临巨大讨伐的时候,是这家公司有良心吗?不是,是《哈利·波特》的版权始终被J·K·罗琳握在手里,J·K·罗琳可以随时停止跟华纳的合作。
简而言之,她手握一条金矿,华纳想要享有这条金矿的采矿权,就必须哄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