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1543章 热闹的婆罗洲(七)

第1543章 热闹的婆罗洲(七)

    就在沙州省开始接收国内移民的时候,作为婆罗洲自治政府临时首都的古晋却是另外一个面貌。

    这里并不需要接收统一的移民。

    因为自发到此的外来人口就有很多,尤其是最近就有不少从马来亚和暹罗等地过来的华人。

    很简单,马来亚和暹罗那边并不太平。

    英军已经收复了马来亚和新加坡不假,但是局面并不是英军想看到的那样。

    因为除了英军外,马来亚还有差不多两三万人的马来亚抗日义勇军和玛共游击队。

    前者由南华联合会支持,成员都是马来亚的华人,势力遍布马来亚各大城市和乡村。

    后者原本由英国扶持,主要也是华人,但如今却不受控制了。

    这两股游击队在英军重回马来亚和新加坡这20天的时间里,就跟英军发生了多次交火。

    很简单,英军想要解散这两支游击队,逼迫他们交出武器。

    这两支游击队自然不干,而是希望英军离开马来亚和新加坡,让马来亚和新加坡独立。

    英国哪里愿意放弃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

    双方自然就发生了交火,互有死伤,只要英军和英印军就有上千人死伤。

    这个数字有点吓人。

    游击队也死伤不少。

    不过正面跟英军冲突,游击队肯定吃亏。

    于是马来亚抗日义勇军让出了原本控制的吉隆坡、槟城等几座大城市,而是把兵力聚集在中小城市和乡村。

    但在大城市也暗中留了一部分力量。

    玛共实力差一些,一部分还留在马来亚北部小城市和乡村,剩下的主力则是进入了由暹罗割让给英国的那部分领土,建立新的根据地跟英军打游击。

    就这种情况下,英国都还敢直接干涉荷属东印度,只能说心真大。

    因为新加坡和马来亚这边的局势不太稳定,一些商人和普通人就决定迁到婆罗洲来。

    古晋和坤城就成了首选。

    暹罗那边也是内部不稳。

    被割让了领土,就跟战败国差不多了,内部的反对力量也在趁机闹事。

    一些华人就选择离开暹罗前往婆罗洲这个希望之地。

    所以在日本正式投降才一个月的时间,从马来亚、新加坡和暹罗来到婆罗洲的华人就有小十万人了。

    关键这些人大多都是有些资本的人。

    加上从国内过来的以及其他地方迁过来的,古晋的人口都快恢复到30万人了。

    就这人口规模,已经算是婆罗洲第一大城市。

    不过在今天,古晋这边却是迎来了一拨特殊的客人。

    那就是由新加坡和部分马来亚华人代表组成的代表团来到古晋考察。

    当飞机降落在古晋机场的时候,便看到外面有不少前来迎接的人员。

    前来迎接的人不少。

    作为自治政府领导人兼南华联合会副会长的张亮、国民政府驻婆罗洲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卓环来则是亲自前来。

    除此之外还有SD公司在婆罗洲的负责、婆罗洲人民军的代表。

    李航此时还在日本收拾那些日本人,李志阳还在美国处理那边的事务,所以只能由张亮作为代表。

    至于卓环来,其原本是国民政府驻北婆罗洲山打根领事馆的领事。

    如今则是升任婆罗洲总领事馆总领事。

    至于为什么是总领事馆,而不是大使馆,是因为婆罗洲自治政府其实还未正式宣布独立,也没得到其他国家承认。

    自然婆罗洲和国民政府无法直接建立外交关系。

    但不管后来婆罗洲怎么变化,把总领事馆放在古晋倒是没多大问题,反正领事馆跟大使馆有不小的区别。

    而这群来自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人代表则是以那位陈会长的女婿李光谦,还有陈陆使等人,基本都是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人翘楚。

    “李委员、陈会长,这位是我们自治政府临时执政兼南华联合会副会长张执政。

    旁边这位是国民政府驻婆罗洲总领事馆的卓总领事。”

    “执政和卓总领事,这位是新加坡委员会的李光谦委员,也是哈陈会长的女婿。旁边这位是南益公司总经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陈陆使会长。”

    “见过张执政、卓总领事。”

    “李委员、陈会长,欢迎你们的到来。”

    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众人便准备乘车前往接待地点。

    只是沿途却看到不少军队和火炮。

    没错,就是火炮。

    有高射炮,也有大口径榴弹炮。

    高射炮基本都是从美国那里购买的日式高射炮。

    包括98式20mm高射机关炮、二式甲型20mm高射机关炮、二式乙型20mm高射机关炮、88式75mm高射炮。

    前三款最多,通过援助以及购买,婆罗洲这边一共有超过500门这三款高射炮。

    除了日式的,还有博福斯40mm高射炮。

    至于大口径榴弹炮,就是从美国那里购买的二手155mm榴弹炮,有着一个重炮营,就在古晋附近驻扎着。

    “看来婆罗洲这边一直在准备,怕是就等着英国人来。”陈陆使忍不住感慨起来。

    “就算是他们有准备,能打过英国人吗?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李光谦眉头微皱。

    他此次前来的目的不少,其中就有说和的意思。

    当然并不是英国人派他来的,而是新加坡那边的一些华人团体担心打起来,所以过来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别打。

    “可婆罗洲这边有美国支持,可能国府也在支持。英国再厉害,也不可能同时得罪美国和中国。”

    “国府什么情况,你就算是没见过,也应该听说过。我是不信国府敢得罪英国人。”

    “那美国呢?现在不是国府敢不敢得罪英国人,而是英国敢不敢因为婆罗洲跟美国交恶。

    据我了解,那南华联合会不只是支持婆罗洲这边。

    他们支持的还有马来亚抗日义勇军、爪哇抗日义勇军,还有缅甸的志愿队。

    甚至就连海峡对岸的棉兰也跟南华联合会有关。

    这就是一群想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一群人,怎么可能轻易妥协。”陈陆使显然没有那么乐观。

    “那怎么办?难道真的大打出手?

    这段时间新加坡和马来亚的情况你没看到?

    都已经打出火花了。”

    “那能怎么办?下面的那些同胞大部分要支持义勇军和玛共,我们难道站在同胞的对立面?”

    听到陈陆使的话,李光谦有些犹豫。

    主要还是局势变化太快了。

    就四年时间,婆罗洲这边就变天了,就连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内部也处于分裂状态。

    严格来说是三派。

    亲英派,反英派和中间派。

    亲英派就不说了,以陈贞禄为首,说白了就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也就是那些土生华人,也叫娘惹,陈贞禄就是出生这样的家庭,而且长期在英国殖民政府任职。

    名义上是代表华人意思,但却倾向于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软弱。

    对英软弱、对马来人更软弱,打着维护华人利益,其实却是牺牲华人利益。

    原本是没有反英派和中间派的说法。

    这两派其实就是传统华人分裂的。

    里面激进的那些人加入了南华联合会,然后就成了坚定的反英派。

    主要群体是中下层华人。

    当然,也有部分土生华人加入了南华联合会。

    毕竟能自己当家做主,为啥要给英国人和马来人当狗。

    尤其是在婆罗洲这边最为明显。

    甚至连一些混血华人或者只有部分华人血统的,都说自己是华人。

    对于自治政府自然也不会反对,只要你接受华人语言、文字等文化就行。

    但部分中层和绝大部分上层华人却很尴尬。

    在日占期间,这些传统华人中的部分中层和绝大部分上层人物都很低调,甚至远走他乡避难,没有机会介入南华联合会。

    因为他们并没有加入南华联合会,加上之前古晋王家的例子在那里,就让他们对南华联合会有些忌惮。

    又怕南华联合会跟英国大打出手,影响他们的生意。

    可偏偏传统华人中的上层华人也不团结。

    就拿李光谦的岳父——陈会长,南洋华人华侨如今当之无愧的领袖,可这位如今心思在国内,不在南洋。

    “走一步看一步的,实在不行就做两手准备。”李光谦也很无奈,对于这种政治上的事情,他的确不怎么擅长。

    。。。。。。

    “刚刚得到的最新情报,巴达维亚失陷了,独立政府的军队正在撤向万隆等地。”

    就在李光谦等人来的当天晚上,自治政府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军政会议。

    很简单,从英军登陆爪哇开始,不到五天的时间,所谓的荷属东印度独立政府就丢了巴达维亚。

    “这么快?他们之前受到日军的扶持吗?怎么能败的这么快?

    这群爪哇人未免太不经打了吧。”吴琪彰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

    “是很有些出乎意外,原本以为他们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看来是我们高估了他们的战斗力。”李默也很无奈。

    “接下来就只能看三宝垄和泗水那边了。

    要是他们能多坚持一段时间,应该就能让英国人投鼠忌器,否则他们肯定会对我们发起进攻。”吴琪彰一脸严肃,显然局势的变化过于快了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