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带医院空间穿越,农女逆袭做皇后 > 第255章 清河村的大事

第255章 清河村的大事

    报喜人话音落下,围观的村民瞬间炸开了锅,一个个瞪圆了眼,脸上满是震惊。

    “县案首?这县案首是啥意思啊?”有个头发花白的老汉凑上前,搓着手追问。

    旁边立马有人接话,语气里满是得意:“要我说你这老头子,平时就该多听些书!县案首就是县试头一名!”

    这话一出口,村民们更激动了,简直是炸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我就说嘛!之前就听人说,天德书院的院长把顾霄夸上天,说他是读书的好苗子,原来真是个天才!”

    “我的个乖乖,村子里不仅出了个会读书的,还是县案首?”

    “我早就和你们说过,那顾霄看着就是一肚子墨水,一看就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们偏偏不信。”

    村里本就少读书人,四乡八邻这么多年,也就老聂家出了聂文业一个秀才,大伙儿不由自主就把两人比了起来。

    “聂文业当初考县试是第几来着?”有人问。

    “听说是第十名!”知情的村民答得干脆。

    “哎哟!那第一名和第十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啊!”人群里发出一阵惊叹,看向刘燕家新宅的眼神,满是羡慕。

    刘里正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下巴上的山羊胡翘得老高。

    他转头拽了拽身边的赵老太太,声音都透着颤:“快!快去买鞭炮!多买几挂,我要在村口放,让全村人都知道,咱们村出了个县案首!”

    福林县的案首出在他们清河村,那自然是村子里的大事,得好好庆贺。

    赵老太太也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应着“哎!我这就去!”

    “我也得买挂鞭炮,给她家道贺!”李阿牛娘挤到前面,笑得眼角起了褶。

    她家阿牛在栖月楼做工,每月能赚不少,日子越过越顺,她打心底里感激刘燕一家。

    王德柱的爹也跟着附和:“一起去一起去!我也买一挂!”

    周禾生等在栖月楼做工的人家,也都纷纷跟着往镇上赶,要为顾霄添份喜气。

    四周的村民七嘴八舌,个个脸上挂着笑,王婶子和王大爷家离得近,是最早赶到的,听说顾霄中了县案首,先是愣了愣,随即也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有出息,真是咱们村的荣耀。”

    会做生意能赚钱,他们还能酸一酸,会读书可不一样,酸都酸不来。

    村里有孩子的人家,都拉着自家娃往刘燕家门口凑,指着房门叮嘱:“你看顾霄哥哥多厉害,读书考了县第一!以后你也要好好学,将来也考个第一名!”说着还让孩子摸了摸门框,说这样能沾沾顾霄的文气。

    整个清河县村,鞭炮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飘得老远,唯独老聂家,像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老聂家以前在村里也算体面,聂大强、聂二壮兄弟俩能干,儿媳妇们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最风光的是出了聂文业这个“文曲星”。

    可如今,家里早没了往日的模样:聂二壮自从过年听说唐大人和刘燕的事后,就泡在酒缸里,整日醉醺醺的,难得清醒一次;聂文业更是没了踪影,起初聂大强以为他回了书院,后来才收到一封省城的信,说他去省城读书求学去了,连句详细的解释都没有。

    聂老太太的病越来越重,时常昏睡,醒着的时候也总说胡话;刘春花和聂文婷之前折腾做生意,说要挣大钱,可直到栖月楼火遍全城,她们的生意还是冷冷清清,最后赔光了本钱。

    刘春花不满家里的活儿都压在她身上,天天跟聂大强吵架;聂文婷也不干活,整日打扮得花枝招展,嘴里总念叨着“要嫁去县城”。

    好好一个家,散了人,更散了心。

    外面的鞭炮声和欢笑声传进来,聂大强缩在屋里,连门都不敢开。

    他心里清楚,村里这么大动静,肯定跟刘燕、聂芊芊有关,一打听就是自取其辱。

    可消息像长了腿,总往他耳朵里钻。路过门口的村民,嘴里念叨的全是“顾霄中了县案首”、“县试第一名”,每一个字都像针,扎得他心口疼。

    他比谁都清楚县案首的分量:当初聂文业寒窗苦读,县试也才考了第十名,就已经让书院另眼相看;如今顾霄竟拿了第一!

    聂老太太不知何时醒了,坐在炕头,眼神浑浊地盯着屋顶。

    直到外面传来“顾霄考了县案首”的喊声,她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突然直起身子。

    她内心最后的支撑崩塌了,能让老聂家光宗耀祖的聂文业,在顾霄的县案首面前,一下子黯淡失色。

    一口鲜血猛地从她嘴里喷出,溅在炕褥上,刺眼的红。她身子一软,昏了过去,可屋里静悄悄的,没人发现。

    外面的鞭炮还在响,欢笑声还在传,没人在意这破败的老屋里,一个老人的最后一点念想,随着那口鲜血,彻底碎了。

    当晚,聂芊芊在栖月楼摆了庆功宴,次日,刘里正又领着村里交好的人,都带着贺礼,去栖月楼恭贺。

    刘燕笑得眼睛都眯了,比起城里的大人物,这些老乡亲的恭喜,更让她觉得实在。她为感谢大伙的心意,和刘熊、聂芊芊商量后决定回清河村再办一场宴,让大伙儿都热闹热闹。

    当天黄昏,栖月楼难得早关了会门,刘燕带着几个厨子,拉着食材回了村。

    新宅院里摆了好几桌,栖月楼的经典菜一道接一道端上来,香飘十里。

    往日村里办席,最风光的是刘燕家的乔迁宴,可这次的宴席,无论是菜色还是味道,都比上次高出一大截,村民们吃得眉开眼笑,觉得大开眼界,能在村里吃上这样一顿席,以后说出去都倍有面子。

    众人对刘燕的态度又热络了一层,热络中还带着讨好,围着她不住地恭维。

    “刘燕啊,你可真是好福气!女儿芊芊会做生意,把栖月楼开得红红火火,女婿顾霄又会读书,考了县案首,这可是文曲星下凡啊!”

    “可不是嘛!你往后的大福气还在后头呢!”

    顾霄内心是觉得这些事情大可不必,可看着刘燕忙前忙后的样子,看着村民们真心的笑脸,也耐着性子,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对每一个前来恭贺的人拱手道谢。

    如今的他,成了村里的“香饽饽”,以前大伙儿总爱凑到聂芊芊身边套近乎,觉得芊芊转了运,想要沾沾运气,现在都围着他转,盼着自家孩子能沾沾文气,将来也走科举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