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界总会有新的天才诞生,他们或许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改变。
有时候,一次偶然的相遇,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启迪。
相比于天仙的消失,以及可能的天才的消失,李毅安更倾向于这个世界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天才。
毕竟,天才很有可能会改变全人类的未来。
至于天仙,也就只是可欣赏一二罢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青霞也来到了他身边,和他一起欣赏了一会儿女孩儿的舞姿。
不过,她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边投来的目光,在跳了一会儿之后便进到了房间之中。
在女孩儿进屋之后,青霞看着身边的一言不发的男人调侃道:
“喂,你不会是一直在盯着人家看吧。”
“嗯。”
李毅安也没有否认说道:
“刚才她在那里跳舞,所以我就看了一会。”
“好看吗?”
点了点头,李毅安并没有回答,而是说:
“之前上来的时候,就在电梯口碰到她,她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或者说,让我想起一些事情——她是大陆过来的。”
原本还想调侃男人的青霞一听,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他之前在看比赛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
现在的国际形势确实让人头疼,哪怕是她并不怎么关心政治。偶尔的也会在电视上听到那些侃侃而谈的学者专家们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各种忧虑。
毕竟,伴随着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大调整。一个新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而在这场国际战略大调整之中,sea又该是以什么样的立场来应对呢?
别看现在世界杯好像进行得很热闹,但是在sea上下,很多人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或许从表面上看来,这里的人们并不关心政治,但是他们很这种战略大调整,将会改变很多事情。
一边是探亲热,而另一边呢?却是西太平洋战略局势的变化。
那些人都是如此,况且是他呢?
“是和那边有关吗?”
李毅安先是摇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说道。
“有一定的关系吧?但是……”
抿了抿嘴,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美国的战略调整不可避免的给这里也带来了冲击。
真正受到冲击的是青霞来的那边,被抛弃了。
“有些事情总是要面对,而且总是不可避免的。”
青霞点了点头,心里想到的并不是家里那边被抛弃后的惶恐不安。仅仅只是想着——这么多的事情都压在他的身上,他该多辛苦啊。
想到这儿,青霞看着他的目光中,居然带着某种……心疼。
感受着她的目光里的情意,李毅安便把她搂在怀中,说道:
“走吧,一起去看比赛吧。”
其实,和很多人不同,他并不怎么担心美国西太平洋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冲击。
不仅仅只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未来的发展。
有些事情既然是无可改变的,那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况且对于sea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并不是思索美国的战略调整。
而是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发展并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发展还有科学上的发展。
只要能够在科学发展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那么,就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所以,天才,有时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天才所改变的是全人类!
……
电动汽车的引擎哼着轻快的调子,碾过通往发射中心的高速公路。7岁的埃隆没像寻常孩子那样在后排吵闹,只把脸贴在冰凉的车窗上,目光投向窗外。
“爸爸,这次的可回收火箭,用的是栅格翼还是降落伞辅助着陆?”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没有孩童的软糯,反倒带着超出年龄的认真。
副驾驶上的梅耶也扭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在来到这个国家之后,他注意到孩子的身上有了更多的变化。
驾驶座上的范云扬从后视镜瞥了眼儿子,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赞许。
在梅耶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之后,他发现埃隆是一个智商非常高,而且对科学极其敏感的孩子。
嗯,一个月前,他和梅耶结婚了。
虽然是地质工程师,但是他对航天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况且这次火箭发射本身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在电视中有很多科普报道:
“这次用了新型栅格翼,能更精准地控制姿态。就像你玩遥控飞机时调整尾翼,只不过火箭的‘尾翼’要应对更复杂的高空气流。”
埃隆立刻追问,小身子往前探了探,好奇的询问道:
“那发动机的推力调节范围够吗?返回时大气层的摩擦热,会不会影响着陆系统?”
梅耶这会儿已经听不懂儿子在说什么了?只能听着丈夫的解释
“工程师们早就考虑到了。”范云扬放缓车速,前方已经能看到更多的汽车,他们都是在往万户角驶入,这次火箭发射吸引了太多的关注,毕竟这是人类第一次进行可回收式火箭发射实验。
“发动机用了节流技术,能精准控制推力;箭体表面的隔热瓦,足以扛住上千度的高温。”
他顿了顿,侧头看向后视镜里的男孩,说道:
“而且我们的火箭舰艇是使用的不锈钢制成的,虽然它的重量更大,但是耐热性能更好。”
“采用不锈钢制作火箭,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对吗?工程学的角度上来说,降低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吗?”
埃隆接话很快,眼睛亮得惊人:
“就像可回收火箭,本身也是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如果能反复使用,人类去太空的代价就会变小,说不定以后普通人也能去火星。”
他稍微想了一下,又说道:
“我在网上看到,只有成为能在多个星球生活的物种,人类才能避免像恐龙那样,因为一场灾难就消失。”
梅耶的心轻轻一颤。她当时之所以会带着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和身边的男人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孩子对这里的渴望。
她记得让埃隆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兴奋的告诉他,这里的学校拥有所有的一切——不仅有电子计算机,而且还有互联网。
当时她并不觉得这些有什么。可是却没有想到儿子会把这些零散的知识,串联成如此深刻的思考。
她扭头看着儿子问道:
“这些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嗯!”埃隆用力点头,又忽然想起什么,语气软了下来:
“妈妈,谢谢你带我们来这里。在南非学校里的小朋友都只见过绘本里的火箭,我却能亲眼看到人类第一次尝试回收火箭,这太酷了。”
男孩的感谢直白又真诚,让梅耶鼻尖微酸,她轻轻抱了抱他:
“只要你喜欢,以后我们还会过来来。”
车子驶入观测区停车场时,远处的广播已经开始播报发射倒计时。
埃隆拉着弟弟们的手,像阵风似的往前冲,范云扬则跟在他们的后面,梅耶举着相机,镜头始终追着家人的身影。
观测席早已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息,有人举着望远镜,有人将手掌搭在眉毛上遮挡阳光,每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不远处的发射架上。
埃隆挤到最前面的栏杆旁,小手紧紧抓着冰凉的金属,连呼吸都放轻了。那枚银白色的火箭静静矗立着,箭身上的蓝色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像一柄蓄势待发、指向星辰的利剑。
“还有五分钟发射,请各位保持安静。”
广播声落下,喧闹的观测区瞬间沉寂,只剩下浪涛拍打海岸时传来的声音。此时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远处的火箭,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就错过了发射的时刻。
“哥,你说它真的能飞回来吗?”妹妹托斯卡拽了拽埃隆的衣角,声音里带着怯意。旁边的金博尔也跟着点头:
“电视上说第一次实验,失败很正常。”
埃隆回头,小脸上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肯定能。设计它的工程师他们都是最棒的天才。他们计算过每一个参数——从发动机推力到着陆角度,从隔热瓦的强度到栅格翼的控制精度,他们不会出错的。”
他刚说完,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突然炸开,地面开始微微颤抖,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滚滚浓烟裹着银白色的箭体,缓缓挣脱地心引力,向着天空攀升。
“发射成功了!”
观看场上爆发出欢呼声,人们挥舞着手臂,有的相拥而泣,有的举着相机疯狂按下快门。
埃隆踮着脚尖,死死盯着那个越来越小的光点,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狂跳。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轨迹,穿过云层,渐渐变成天空中一个模糊的小点,只剩下广播里传来的“一二级分离正常”“姿态稳定”的播报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观测席上的欢呼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着天空,连大气都不敢喘。
埃隆攥着栏杆的手沁出了汗,他盯着远处的天际线,在心里默默重复着范云扬说过的话:
“工程学的意义,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忽然,有人指着天空大喊:“快看!那是什么!”
埃隆猛地抬头,只见湛蓝的天幕上,一个小小的黑点正从云层后缓缓浮现,尾部还拖着淡淡的白烟。他立刻举起范云扬递来的望远镜,清晰地看到那个黑点正在调整姿态——是火箭!是返回的火箭!
“它在降落!火箭在降落!”
埃隆激动地跳起来,声音都在发抖。观测席瞬间沸腾,欢呼声比刚才发射时更响亮,有人挥舞着帽子,有人泪流满面。
广播里传来工作人员颤抖的声音:“箭体进入预定着陆轨迹,发动机重启成功,姿态控制系统正常!”
黑点越来越清晰,渐渐能看清箭体的轮廓。它像一片被精准操控的羽毛,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调整高度,朝着预定着陆区降落。
阳光洒在银白色的箭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颗从星辰深处归来的火种。
埃隆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缓缓下降的火箭,小手紧紧攥着栏杆。风从耳边吹过,带着人群的欢呼与火箭燃料的余味,他忽然觉得,天空不再遥远,那些闪烁的星辰,仿佛也触手可及。
范云扬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梅耶举着相机,镜头牢牢锁定着天空中那个缓缓下降的身影,按下快门的瞬间,她看到儿子眼中闪烁着是比火箭尾焰还要炫目的光彩。
看着儿子眼中的光彩,梅耶对身旁的丈夫说道。
“亲爱的,谢谢你,谢谢你带他们来这里观看火箭发射。”
将妻子搂入怀中。范云扬的手掌已经轻轻的按在了妻子的小腹上,轻声说道。
“我应该谢谢你才对,谢谢你把他们带到我的生活之中。”
火箭在万众瞩目之中,继续朝着着陆点缓缓下降,此时观看席上周围尽是一片欢呼之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