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2282章 打蛇七寸,质子

第2282章 打蛇七寸,质子

    “最后一步是文化与宗教手段。”

    “草原诸部都基本是信奉佛教的,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黄教),此派系教义提倡和平,可以削弱其军事扩张的欲望。

    其次,鼓励他们修建寺庙、供奉喇嘛,将大量社会财富和人口从军事领域转移到宗教领域。

    我们以佛教为扭来来控制和削弱牧民的复仇欲望,并不代表我们就放任黄教的肆意妄为,他们的每一步都必须经过僧录司的审核。

    如果出现像乌斯藏的那种罪行,直接处死。”

    说到这里,朱童蒙神色严肃:“宗教是一种非常好的长远渗透手段,但我又担心最后会演变成草原诸部的那种宗教能干涉政治。

    一旦教派干涉政治,这是极其可怕的现象,信徒们会跟疯子一样跟随宗教首领,轻则大批信徒死亡,重则分裂。

    短期内我们监视倒也没事儿,十年二十年之后呢?”

    众人脸上也满是思索和纠结之色。

    朱童蒙的这个想法很不错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不可否认,子佛教传入华夏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诸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积善行德以求福报等教义对缓和社会矛盾、减少反抗情绪极有好处。

    在战乱频繁、生活艰苦时刻,为百姓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成为乱世中的稳定器。

    寺院开办的悲田养病坊,赈济灾民,提供医疗,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好处是有的,但坏处也随之而来,宗教势力膨胀,开始干预政治、经济、文化,于是出现了三武一宗灭佛。

    所以,这还是怎么取舍的问题。

    “最后一个方法,每年从卫拉特四部选取千名左右的十到十二岁的少年送到嘉峪关那边,分散到陕西、山西、江南等地,

    让他们在那边生活,看一看大明内地百姓的生活,感受一下大明内地的繁华,百姓的安居乐业等等,同时让他们接受大明的教育,灌输忠君爱国等等思想。

    以三到五年为一个期限,等考核达标了按照他们的意愿送回经商、胥吏等等都是可以的。

    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朱童蒙说完后,看了看众人的神色,声音也压低了几分:“按照一年一千个算,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那在大明腹地就是三千到五千人左右,也就是三五千个家庭。

    草原诸部也是有大明腹地宗族的概念,因为一家生活在一个帐篷内,所以一个帐幕就是一个家庭,称之为阿寅勒,一般为五到八人。

    若干个有共同祖先的‘阿寅勒’组成的叫做爱马克,这就是宗族了,几十到几百人左右。

    一个地区内的血缘结合的爱马克可能有数十个,组成了鄂托克,类似一个乡镇的多个宗族,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行政和军事单位,人数在几千到几万之间。

    数个鄂托克组成了兀鲁思,如准格尔、土尔扈特等部就是兀鲁思,人数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

    按照推算,现在卫拉特四部的未成年男子大概是十六万人,除以五千,大概是三十二选一,

    我们在选取孩子的时候以爱马克为单位,一个爱马克选择一到两人,如此就能覆盖卫拉特四部的所有爱马克。

    这些人说是去学习的,其实就是人质。

    敢搞事情,这些人就死定了。”

    嘶……

    随着朱童蒙讲解的结束,众人倒吸了口凉气。

    他们以为选择孩子去大明腹地是为了来个现身说法,没想到却是人质。

    这要是朱童蒙不说出来,他们打死都猜不到。

    经商和耕地属于断绝根源、废其武功,他们以为差不多了,结果又来了个欲扬先抑,缓和仇恨,本是大仇却经过一番操作后成了感恩戴德。

    这还没完,又来了一招人质。

    环环相扣,招招打在了七寸处。

    “诸位,这种做法也是一把双刃剑,第一种,看到了大明腹地的繁华、安居乐业后,他们会相信朝廷大力发展他们,将伊犁河谷、北疆也打造的如大明腹地一样。

    他们会用自身所学,在这个过程中添砖加瓦,并且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加入进来。

    这一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也是选孩子去大明腹地学习的最终的目的。第二种……”

    朱童蒙轻轻的叹了口气,话锋一转:“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首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诸位应该听过,据说当年金朝入侵南宋的理由是因为金主完颜亮看到了柳永的这首词中南宋的繁华,心中不甘以及羡慕,于是起兵南下。

    有多少可信度不知道,但完颜亮肯定是很羡慕,别说是他了,就算是我在延绥时也羡慕江南的好风光。

    那么这批孩子中在体验到大明腹地繁华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如完颜亮一样的心思,是想着掠夺而非自身的建设?会不会因为羡慕产生嫉妒恨,在生活地折腾闹事儿。

    我们没法直接处理,那伊犁河谷和北疆的牧民会不会以为我们是故意的?然后群起闹事儿?毕竟距离太远了,没法亲自前往验证。

    或许他们当时无能为力,但这个种子被埋下了,以后会不会搞事情?”

    众人眉头皱了起来,朱童蒙所说的这种的确是有可能的。

    “朱总兵,这点倒不用太担心,孩子藏不住心思的,让教习、官员们多注意就是了,一旦发现苗头不对,杀无赦!”

    “就是,既然已经划入大明疆域,接受大明的管理,那就必须遵循大明律令。”

    “每年让锦衣卫来和他们聊聊,以锦衣卫的专业性,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孩子对大明的真实想法。”

    “就是,不可否认有极个别孩子能隐藏住心思,也能通过锦衣卫的辨别,但一两个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不必担心!”

    ……

    “朱总兵,我们只是提出想法,在上报的奏疏中将利弊陈述清楚,内阁六部自会来商议,现在不必细化。”

    听着众人从争论,洪承畴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但还是做了总结。

    而后看向朱童蒙:“朱总兵,你这边的想法说完了吗?”

    “差不多了!”

    朱童蒙深吸了口气:“还有最重要的一条,这一条是保证以上所有策略实施的保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