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 第1276章 前线进展,全部搬光1

第1276章 前线进展,全部搬光1

    民国32年,7月6日。

    奉天北侧,联合军分区暨独立支队热辽指挥部。

    窗明几净、宽敞明亮的指挥室里,众多参谋们正在各自工位上忙碌着,处理着前线后方的各项事务。

    各地战报归集、各方物资调配、敌人情报收集、己方军政管理……林林总总,事务繁多。

    还好,如今独立支队的参谋团队大部分都是老家和总部精心选拔和培养的精干人才,整个团队工作能力很强,做事又极为细致,将各项工作做的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极大分担了张云、刘长青的工作负担。

    这也让张云、刘长青在前线酣战之时,还可以有闲心关注一些闲事。

    这不,两人正站在一台崭新的落地扇前,一边感受着扇叶转动带来的风力,一边细致观察着这台崭新的电器。

    这是一台刚刚出厂的电风扇。

    细腻白皙的钢皮外壳,质感舒服的旋转按钮,结实稳固的黑色底座,还有露出精铁底色的保护罩。

    整个电风扇处处都显示着精细的生产工艺,且外形设计颇为符合张云来自后世的工业审美。

    刘长青拿着军分区工业部送来的说明书,一边看一边介绍道:

    “外壳、扇叶、保护罩均采用了奉天钢铁厂最新生产的不锈钢,外层则涂抹了奉天第二化工厂生产的防锈涂漆,旋转按钮采用了奉天石油化工厂生产的聚乙烯塑料,底座则采用的是添加防锈涂漆的生铁,里面电机是奉天电机厂生产的铜制电机。

    整个电风扇,全部都是咱们自行生产的原材料及器件,并由新开设的奉天电风扇厂生产。”

    这台落地扇,是联合军分区下属民用厂自行生产的第一批电风扇。

    由于是试生产,后勤部门自然先将这些电风扇送到了张云这里,让身为司令的张云验收并提出一些意见。

    不仅仅是这一台,如今整个指挥室里,两台吊扇在屋顶转动,四台崭新的落地扇则是在四个角落呼呼的扇着风,给略显炎热的屋内送来了些许清凉。

    “不错,不错,不比西门子等国外同类产品差了,甚至在操作质感上还有一些优势。”

    张云操作摆弄了几下,试了试产品性能,满意的点了点头。

    心里倒也没感觉到什么骄傲。

    民国期间的中国民族工业,早在20年前就已经可以自行生产电风扇、收音机等设备了。

    虽然那些国内工厂宣称的自行生产,其实最早期不过是全手工打造,后期则是来料加工和组装。

    近乎所有的民国电风扇厂,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所有特种钢铁、铜丝等关键原材料,都需要从洋行购买。

    甚至部分工厂就连电机、按钮等都需要从洋行购买,自己也就打个壳子和扇叶,然后组装起来,卖个牌子罢了。

    但这样的情况不能怪民族企业家不行,更不能怪他们造假。

    国内基础工业太差,与国外的差距太大,大部分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品市场已经被买办们经营的国外产品垄断。

    民族企业家们,只能从来料加工等环节入手,先行积累资本,后续才有机会慢慢完善产业链。

    这也是落后工业国家在和平时期逐步攀登产业链的基本套路,很难跳过。

    不过,那是和平年代的商业打法。

    如今,却是大争之世,是世界战争年代。

    八路军从鬼子手中收复东北之后,一下子就近乎补齐了国内缺失的基础工业链条。

    剩下不足部分,也被张云陆续出手补齐。

    如今联合军分区按照张云的要求,在奉天城周边新投资设立了不少的工厂或者车间。

    其中就包括专门生产不锈钢的新钢铁车间,专门生产国际主流水平的电子元器件工厂,专门生产高品质零部件的五金厂等等。

    还有专门生产民用设备的电风扇厂、洗衣机厂、收音机厂等等。

    张云还在过去三个月中专门抽出了时间,对麾下民用厂的产品生产和设计风格进行了专门培训,以跟上国际主流步伐,不至于后续被毛熊丑大黑粗的风格带歪。

    如今看,张云的辛苦没有白费。

    如今这些工厂陆续投产,且试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从品质还是外观看,都不输于国外主流水平。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这些民用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类似机床、精密元器件等高端产品,与漂亮国、汉斯国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

    细致检查了一番后,张云满意点头

    “不错,我很满意。告诉项厂长,再进行一些耐用性测试后就可以正式投产了,不过要保证后续生产质量。”

    张云转过头来,叮嘱道:“记得第一批正式产品下线后,将产品打包直接空运到老家、前线总部等机关,让各位大佬们也都高兴高兴。以后生产出来的收音机、洗衣机等,也都这么操作。”

    虽然张云猜测大佬们为了不脱离群众,最大的可能是将这些电器都送到干部学校或者托儿所使用。

    但没关系,他们可以不用,但张云还是懂些人情世故的。

    毕竟这些大佬平时有啥好东西,也都记得给张云邮寄一份。

    忙里偷闲的点评完电风扇,张云和刘长青又站在地图前,恢复了作战工作状态。

    “前线各部队进展如何,有什么收获么?”

    作战参谋捧着文件夹站了起来,对着张云回答道:“司令,根据前线纵队报来的电报。

    2纵已经先后拿下营口、大石桥、盖州、熊越城等地,歼灭鬼子近两万人,目前已经逼近了鬼子重兵防御的瓦房店。

    不过2纵也报告说,昨夜鬼子以众多炮舰远程炮击我刚刚收复的盖州车站及盖州段铁路线,造成车站及铁路大面积损毁,后勤军列停运。

    目前丁伟指挥已经下令部队暂缓进攻,囤积弹药,依托千山山脉布防。”

    张云点了点头。

    盖州车站及铁路距离海边不过六七公里,别说巡洋舰了,就连一般的炮舰都能过来袭扰一番,可谓防不胜防。

    这也是当初八路军没有选择通过辽西走廊出兵东北的原因之一----不取得制海权,根本无法保障铁路线的安全。

    事实上,此次丁伟后勤线遭遇鬼子舰炮炮击,本就在原本计划之中。

    甚至,是己方引诱鬼子为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