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赢么?
这是张云首次对交战失去必胜的把握。
虽然知道鬼子舰队庞大,但当鬼子联合舰队真的赶到的时候,才知道鬼子数十年积累下的海军规模有多庞大。
这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
拥有制海权的部队,本就比陆权国家拥有更多战争主动权。
船坚炮利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也就罢了。
已经被时代抛弃的他们,如今不过是移动的炮台,需要靠近海岸才能发挥作用,先天就被航空武器克制,必然会被己方空军吃得死死的。
如果鬼子舰队真的被己方战术欺骗,安排大量军舰抵岸炮击己方陆地阵地,只怕很快就被己方联合空军重创。
但航空母舰却并不一样。
正常情况下,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必然不会靠岸部署,而是整体部署在距离战区数百公里处,依托舰载机作战。
在卫星及制导反舰导弹未出现之前,陆地部队面对这样的敌人十分棘手。
仅仅拥有陆基战机的联合空军,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去锁定其战斗群的位置,然后派出大量飞机冒着外围驱逐舰、巡洋舰的防空火力,对舰队核心的航母发动袭击。
如何发现定位鬼子战斗群是一个难题,如何击沉航母又是另一个难题。
纵观太平洋战场,漂亮国和鬼子每次进攻对方航母,都伴随有大量战机被击落,众多飞行员牺牲。
特别是速度较慢的鱼雷机,虽然携带的鱼雷威力巨大,但绝大部分鱼雷机都未等靠近航母就被击落,可谓血洒全场,战果寥寥。
反倒是漂亮国俯冲轰炸机一鸣惊人,中途岛海战中一举击沉三艘鬼子航母,奠定了胜局。
因此,别看张云手中如今有900架轰炸机和300架鱼雷机,但其实对击沉航母没有多大把握。
(张云之所以未购置俯冲轰炸机,一方面是因为漂亮国不同意出售其现有海航俯冲轰炸机,一方面也是因为海航俯冲轰炸机合格飞行员的训练时长高达15-24个月,等训练成了战争都快结束了)
而只要鬼子航母还在,那鬼子联合舰队就不算完蛋,仍然具有较大攻击性。
这会严重钳制八路军反攻鬼子本土的可能。
“将相关情报转给前线部队,让所有部队务必提高警惕,提防鬼子大规模炮击阵地、铁路、城市。”
张云脸色紧绷,眼神凝重。
“告诉丁伟、李云龙,小心鬼子从营口或者鸭绿江口登陆,截断我军退路,要提前做好应变准备!”
“明白!”刘长青接口道,随即又认真瞧了瞧张云的脸色。
“司令,你没事吧,看着脸色不太好。”
“没事,只是有些压力罢了。”
张云摇了摇头。
略微思索了一下,又向着众参谋们简单介绍了一下陆权部队和海权部队的作战区别,鬼子航母可能部署以及陆基飞机击沉航空母舰的难度,也让支队参谋们共同参谋一下。
“……正因为鬼子海军的作战特点,因此此战的主角是咱们联合空军,后面就看联合空军能否建功了!”
不得不说,相比陆地作战张云可以随时给部队添加火力、后勤等BUFF,此次海空作战他真的插不上手。
不是没有装备。
他目前储备的武器弹药绝对不少,完全可以调换各类世界各国现役装备。
可装备都是人使用。
没有长期经过训练的飞行员或者水兵,他不可能让俯冲轰炸机、潜艇自己去打鬼子!
无人作战装备,只怕要等到80年后了。
…………………………
老家,窑洞里。
几人也在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海空决战。
“鬼子舰队逼近,曹县、大连战场风高浪急,张云同志压力很大啊。”
一位主管经济的干部读完独立支队抄送的电报后,有些严肃的对着另外两人说道:“刘长青同志在抄报电报时还专门向咱们汇报,说张云同志脸色紧绷,眼神严肃,之前没有见张司令这样紧张过。”
另外两人闻言,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张云可是八路军最精锐重装集群的军事主官,其指挥状态关系到60万大军的生死存亡。
如今尚未开展就已经如此紧张,可不是什么好事。
思索一会儿后,主管军事的干部缓缓道:“5艘航母、4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别说张云同志,就算我初次看到漂亮国通报,也感到手心冒汗。”
说罢,他有些缅怀的说道:“昔日我在武汉训练部队时,每次路过长江,看到列强游弋在长江里的2000吨级护卫舰炮舰,都感到一阵阵的窒息,感受到国力的差距。
这还仅仅是两千多吨级军舰,就让人压力如此巨大。
此次鬼子过来的航母、战列舰、巡洋舰,哪个不是万吨以上。据说战列舰火炮口径超过了300甚至400毫米。一发炮弹打过来,半个村子都要被炸飞。
独立支队突然对阵这样的舰队,紧张是正常的。
我们要相信张云同志,相信他能带给我们胜利消息。”
经济干部点了点头,“海空大战过于专业,并非我们所长,咱们如今也只能相信张云同志的判断,相信联合空军的战斗力。”
“没错,咱们要相信张云同志,相信他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奇迹。”
主管全面的干部脸上不急不躁,一片沉稳。
“此外,还要清楚告诉他,咱们八路军、新四军如今已经发展壮大,根据地亿万军民经得起大风大浪。
无论此战战局如何,这场全面抗战咱们都必然胜利,因此张云同志无需这样紧张。”
胜利已经不远,众人自然心中有底气。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相比关乎八路军未来的华北、东北决战,此次大战虽然关键,但也仅仅是关键罢了。
对八路军而言,并非决定性甚至战略性战役。
“确实是这个道理!”经济干部笑道:“那我一会给张云同志拟个电报,帮他卸卸担子,减缓一下压力。大战还没开始,压力不要这么大嘛。”
“不急,不急!”
主管干部从烟盒里抽出一根带滤嘴的香烟,放在鼻子下轻轻嗅着烟叶的味道。
思索片刻后又说道:“刚才我听了电文中刘长青同志转述的张云同志分析,虽然看起来很专业,但却觉得他过于注重眼前的战斗,却忽视了全局的发展。”
说罢,他站起来,大手一挥,满脸豪气。
“从近代文明史上来说,陆权国家面对海权国家,确实天然处于战略被动局面。
无论明代的抗倭作战,清末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莫不如此。
不过,陆权国家面对海权国家一直吃亏,不仅仅是因为海权部队部署起来更灵活,也在于海权国家后勤更有保障,本土更加安全,因此天然心理上占据优势。
其后方本土源源不断向前线输送兵力、弹药、物资,且部队可以按照自身节奏不断出击,打乱陆权部队的作战节奏。
不过,那是之前其本土不受袭扰的情况。”
他转头看向两人。
“但如今局势却并非如此。
鬼子投资巨大的东北被咱们夺回,经营30年的曹县被咱们攻克,还缴获了大量的工业设备、财富物资;鬼子之前一直安全的本土,正在被咱们和漂亮国连番轰炸,就连首都都烧掉了一片。
现在,拥有海权的鬼子其实并不安全,其狭小的本土更决定它们不可能经受长期损失。
因此,本应该灵活部署的鬼子海军不得不回援,尽快进攻半岛上的我军部队。
从大局上看,如今是咱们部署灵活而敌人僵硬,咱们主动出击而鬼子被动应对。
看清楚这个大局,一切就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