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52章 太子临朝!

第252章 太子临朝!

    朱厚熜幽幽道:“李青,你不惭愧吗?”

    “我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朱厚熜苦笑。

    李青叹道:“你应该明白,我忠的不是朱家皇帝,我不是皇帝之臣,我是天下之臣。”

    “你现在翅膀硬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李青不置可否的笑笑,道:“如果你是心有不甘想恶心我一下,想让我自责内疚……那要让你失望了。如果你是想出一口恶气……你开心就好。”

    朱厚熜愤懑道:“难道你就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内疚,对朱家人的歉疚?”

    “没有,半点都没有。”李青理所当然、理直气壮,“我内疚什么?今日之大明非我一人之功,可大明没有我,如今必然病入膏肓,沉疴难医。”

    “……还是黄锦看人准,你是真没品啊。”

    李青呵呵道:“我是没品,可就这件事上,我可太有品了,没品的是你们朱家人,也不知道说声谢谢。”

    朱厚熜怒目圆睁,暴躁道:“这么说,朱家人不仅要将大宝拱手让于你,还要对你说谢谢?”

    “不然呢?”

    “你……你是真怕我活的长啊,你气死我得了。”

    李青叹息道:“你迈不过这道坎,我能理解,我不介意,不过,我也不会因为你,因为大明皇帝,改变立场,更不会心生愧疚。”

    “我迈不过,我儿子也迈不过,未来你又怎知我孙子能迈过?”

    李青淡淡道:“天下事在君?在臣?在我!”

    朱厚熜一下就不说话了,不美好的回忆浮上心头……

    昔年,内阁六部一众高官欲让李青体面时,李青也说过这句话。

    当时,朱厚熜害怕极了,唯恐李青会让他体面……

    时隔多年,与李青相熟,相知,关系也更进一步,可以说互为知己,但再次听到这句话,朱厚熜仍是心生惊慌,恐惧……

    因为李青是真的有能力斩龙头,且以李青的能力,完全能做真龙……

    只要他想!

    ~

    次日早朝。

    群臣刚列班就位,还没趁着空档与左右同僚闲聊几句,皇帝就到了。

    准确说,皇帝牵着太子到了。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

    群臣行君臣大礼,接着,又道,“参见太子千岁!”

    朱载坖面无表情地坐上龙椅,瞧了儿子一眼。

    朱翊钧会意,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道:“众卿平身!”

    群臣心头一呆,又一惊……

    ——太子殿下怎可如此放肆?

    “众卿平身!”朱翊钧再次喊道。

    还是无人动作,所有人都是心头狂震,思绪飞速转动,头脑风暴……

    朱翊钧无奈的看向父皇。

    朱载坖淡淡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群臣谢恩,缓缓起身,不由自主的去看上方,立在龙椅一旁的太子殿下。

    太子于早朝时来奉天殿并不算很稀奇,这样的例子大明朝已有过许多次,可太子代替皇帝喊“众卿平身”,却是从未有过的,可谓是破天荒,同样也是大逆不道。

    朱载坖没有理会群臣的诧异,震惊,困惑,只是淡淡道:“诸位爱卿有本速奏。”

    高拱第一个出班,恭声道:“启禀皇上,张居正有奏疏进京,称大明日报即将开展,请求朝廷先行拨付二十万两,用作前期建设。”

    说着,从怀中取出奏疏,双手奉上。

    小太监走下玉阶,转呈给皇帝。

    朱载坖接过阅览了一遍,转而递给朱翊钧,道:“你也看看吧。”

    “儿臣遵旨。”朱翊钧接过,展开,细细品读……

    高拱瞳孔骤然一缩,心中猛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不只是他,内阁首辅李春芳,六部诸多大佬,也是满脸震惊……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可到底哪里不对劲,这些眼睫毛都是空的老狐狸,却是一时想不出来。

    不怪他们愚钝,谁又会想到一个春秋鼎盛的壮年皇帝,会提前撂挑子?

    纵观史册,历朝历代天潢贵胄,无不是争当皇帝,哪怕是亲父子,也是处处提防,心怀忌惮。

    大明朝的父子,倒是没有出现汉唐的情况——父子逼死儿子,甚至父亲亲手杀儿子。

    可太子才多大,一个堪堪七岁的孩童而已……

    满朝大佬,也只有高拱隐隐猜到了一些,可他也不敢确定。

    大殿寂静,落针可闻。

    好一会儿,

    “儿臣以为,张居正的请求拨付的款项十分合理,朝廷当予以支持,拨付。”朱翊钧一本正经的说,小脸儿严肃。

    你还以为上呢?你只是太子啊……群臣心头震惊,不约而同地齐齐看向皇帝。

    朱载坖恍若未觉,轻笑道:“众卿以为太子之言,然否?”

    风向标十分明显,皇帝显然认同太子的观点,不过,却无人第一时间回应。

    高拱微微变色,这一刻,他确定了,确定了皇帝是真不想干了,亦或说,想提前做太上皇了。

    如此情况,高拱哪还能处之泰然,当即道:

    “太子天资聪颖,然,却过于年幼,如此大事,当由皇上决断才是!”

    李春芳不如高拱了解皇帝,可他却了解高拱,见此一幕,顿时也猜到了几分,不由也变了神色,忙出班附和道:

    “高大学士言之有理,臣附议。”

    朱载坖神色淡然,看向更多的臣子,朱翊钧也看向更多的臣子。

    大殿之上,无人与父子二人对视,亦无一人出言反对。

    能入奉天殿者,无一人是泛泛之辈,皇帝明显认同太子的观点,且二十万两的开支,也不算巨大,再者,上疏的是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居正,反对纯属想不开……

    此外,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亦是政治生命的延伸,傻子才会去得罪。

    万一因此让太子记恨上了,就算自己熬不到那时候,自己的儿孙却可能因此遭殃。

    短暂的寂静之后,群臣选择套公式——

    “皇上圣明,太子英明。”

    朱载坖微笑颔首:“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高爱卿。”

    高拱抬头望向皇帝,神情复杂,似有千言万语要说。

    朱载坖视而不见,道:“回去票拟,转送司礼监。”

    您都同意了,还用得着如此麻烦吗?高拱暗暗苦笑,躬身道:“臣遵旨。”

    接过站殿太监送还的奏疏,高拱心头苦楚,悄悄向李春芳递了个眼色——下朝别急着走,与我一起去乾清宫面圣。

    都是人精,且搭档已久,李春芳自然读得懂,微微颔首,以作回应。

    “哪位爱卿还有本奏?”

    “臣有本奏!”兵部左侍郎出班,躬身道,“启禀皇上,水师总兵官戚继光,向朝廷索要军需,开花弹五千枚,实心弹一千枚,火药万斤,铅弹七百箱……以作军演所用。”

    朱载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看向儿子,考问道:“戚继光的需求,合理否?”

    朱翊钧恭声道:“回父皇,儿臣还未涉及军事,不敢轻易决断。”

    “哎?朝堂就是议事的地方,既是议事,大可畅所欲言。”朱载坖十分宽和,轻笑道,“说的不对也没关系。”

    “是。”朱翊钧匆匆思索了下,道,“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欲要将士战时大杀四方,便要保障将士得到充足的演练,今海上贸易如火如荼,世界万国云波诡谲,儿臣以为,无论是出于保护商船,还是出于捍卫疆域,兵事一道,都要在力所能及之内,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

    朱载坖轻笑道:“这么说,你认可戚继光索要的军械数额了?”

    朱翊钧犹豫了一下,恭声称是。

    这一下,群臣坐不住了。

    这太子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也批,那也批,朝廷哪有那么多钱?

    张大学士还好,既是文官,又是为了文治,且花的钱也用到了实处,群臣并不怎么排斥。

    可对戚继光索取,却是相当排斥。

    且不说阵营不同,大明强盛至斯,谁敢对大明呲牙?

    根本没必要如此浪费!

    说好听点是演武,壮大水师战力,以备不时之需;说难听点儿,除了听个响,屁用没有……

    朝廷财政艰难至斯,太子却一副‘地主家傻儿子’的姿态……群臣无法平静了。

    户部尚书当即出班,道:“臣斗胆,太子殿下之言确有道理,然,却不适用时下的大明,今倭寇已然荡清,大明四海承平,如此花费用于演武,完全是铺张浪费!”

    “臣附议!”工部尚书紧随其后,拱手道,“太子殿下,朝廷的一分一毫皆取之于民,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才是,有这个钱,不如用来修桥铺路……朝廷连修建铁路的经费都是……咳咳,恕臣斗胆,朝廷的钱不是这么用的。”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淡淡道:“爱卿之忠心,本宫深信不疑,爱卿之言,本宫就不敢苟同了。”

    “愿闻殿下高见。”

    “高见孤已然说了。”朱翊钧道,“军事一道,不可抠搜,富宋前者之鉴,我大明岂可重蹈覆辙?”

    “呵呵,宋算什么,如何能跟我大明朝比?”

    “不错,请殿下收回此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