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362章 不打馋不打懒,专打不长眼

第1362章 不打馋不打懒,专打不长眼

    不得不说,徐皇后的劝慰还是有些作用的。

    至少朱棣没有继续如同癫狂的猛虎,随时在属于他的山林咆哮。

    朱棣在等。

    在等某一天谨弟忽然跳出来,如同往日一样,贱嗖嗖的嘲笑他,说这只是一个玩笑。

    可等了半个月,还是没有任何他想听到的消息。

    只有不断从英国本土密谍发来的情报,每一件证据,都指向苏谨确实已经战死。

    达米安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断然没有低调的道理,整个议院早已传开。

    甚至连苏谨是怎么被他炸死的细节,几乎都人人知晓。

    接连不断的噩耗回京,朱棣的忍耐渐渐快到了极限。

    苏谨战死的消息,在朝中也慢慢传开,举朝哀默。

    只是其中有几人是真心悲悼,又有几人是心中窃喜,就没人知道了。

    至少,杨士奇是那个真心觉得悲伤的人之一。

    得知苏谨战死的消息,年方四十一的杨士奇,一夜之间好像老了许多。

    在他心中,苏谨不仅是他的上官、同僚,还是他的恩师,虽然并没有师徒之名。

    自从噩耗传到京城的这些日子,他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阴的好像要滴出水来。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就要给他添堵。

    “什么,祀部郎中郭品议要给晋国公上谥号?!”

    听到这个消息,杨士奇差点气疯了:“我恩师还没死呢,他想干什么!就这么急着、盼着我恩师去死吗!”

    手下吏员吓得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吭一声。

    “郭品议不好好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想干什么!停职、罚俸,让他给我滚回家面壁思过去!”

    吏员战战兢兢的应了喏,离开公房一路小跑着去找郭品议,心里却不免有些嘀咕。

    晋国公战死的消息,锦衣卫那边都确认了,祀部上谥号也无可厚非,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不过这个郭品议有些急着想要表现,却不知道晋国公在陛下和杨部堂心中的位置,未免有些作死。

    杨士奇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

    换作别的文臣武将,哪怕是藩王,这个时候差不多该到议一议这个事的时候。

    基本上是由祀部上书提出,然后礼部合议一个合适的谥号。

    如果是藩王之类,可能还需要其他几部及都察院等部门合议,以示隆重。

    但现在苏谨战死的消息还未确认,至少在陛下那里是不肯相信的。

    只是这个时候提出上谥号,和咒苏谨死有什么区别?

    杨士奇看似在处置郭品议,其实也是变相的在保护他。

    如果这件事让陛下知道,谁知道会发下什么雷霆震怒?

    可他未免太小瞧朱棣的情报网了。

    虽然纪纲最近的精力全都放在海外密谍的消息上,暂时顾不上京里。

    但别忘了,北镇抚司之外,还有一个南镇抚司,南镇抚司之外,还有东厂。

    郭品议前脚上书,提出要给苏谨上谥号,后脚就被东厂和南镇抚司侦知。

    南镇抚司指挥使亦失哈,和东厂督公王景深知苏谨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得到消息后立即上奏。

    果不其然,朱棣知道后大为恼怒,噼里啪啦把刚刚恢复的武英殿又砸了个稀巴烂后,立即命亦失哈把郭品议丢进了诏狱。

    本还想着拍一拍马屁,显得自己恪尽职守的小郭,莫名其妙就被丢进了诏狱,吓得瑟瑟发抖,却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这也难怪他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实在是因为苏谨这几年在朝中太过低调,甚至都不在朝中。

    知道苏谨威力的那群老人,要么早被弄死拉倒,要么乖乖的低调做人。

    这些年苏谨不在朝,他们更是刻意的尽量不去提及这个名字,淡化他在朝中的影响力。

    这也导致后进的一批官员,对苏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更何况自打李朝之战过后,苏谨也在淡化自己在朝中的影响,为自己去西大陆做准备。

    其实在朝中很多官员的印象里,自打那年苏谨去了潮州之后,几乎就已经是查无此人的状态。

    除了朱棣、锦衣卫,以及一些核心官员外,没什么人知道苏谨孤身去了英国,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悄悄的告老还乡去了。

    两年的时间,真的足够淡化一个官员的影响力,哪怕他是一部之堂。

    这些年,文官那些拉帮结派的毛病隐隐又有冒头的趋势,尤其是世家提拔、简用官员。

    郭品议本就是个地方县官,是娶了常州世家的姑娘后,被提拔到京进了礼部。

    满打满算,此刻距离他提拔还不足三个月。

    可以说这小子还没摸清里面的路数,不知水深水浅就急着想要冒头,死也是活该。

    而这小子还是个软骨头,进了诏狱还没半个时辰,就把一起商议此事的官员吐了个遍。

    那些被他吐口的家伙,要么是和他一样,啥也不懂的青毛蛋子,要么就是不怀好意在一边撺掇。

    却没想到,最后都无一例外都被亦失哈弄进了诏狱。

    三天之后,郭品议直接在诏狱‘畏罪自杀’,而其他几个虽然侥幸逃得性命,也落得个罢官夺职、永不叙用的下场。

    到了这个时候,好些人似乎才想起来,苏部堂和陛下的关系,没那么简单...

    传说中苏部堂和陛下结拜为兄弟,好像不是空穴来风啊...

    处置几个不识抬举、没有眼色的家伙,并不用朱棣多操心。

    但他此刻也顾不上伤心,漠北传回的塘报,逼得他不得不转移注意力。

    徐辉祖从前线发来塘报,漠北大地已经渐渐开始解冻,这也就标示着决战即将开始。

    可斥候却发现无论是奥斯曼还是帖木儿军,都在大肆扩兵。

    而被他们控制的鄂毕河上游,出现大量英军的战舰、运输舰,正不断向瓦剌堡垒补给物资。

    斥候冒着生命危险抵近侦查,虽然看不真切,但严重怀疑增援物资里有大量坦克、火炮。

    甚至在瓦剌堡垒后方新建了无数营寨,帖木儿人正驱赶着俘虏往那边走,疑似又要开始建设机场。

    饶是朱棣早做好了准备,谨弟走之前也有具体的安排,他仍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这一仗,可不好打啊...”

    而此时万里之外的界极北地,东侧大陆某处像犄角一样的半岛海岸边,几个冻得瑟瑟发抖的人影,哆嗦着收拾着装备。

    “早知道岸上这么冷,老子还不如继续游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