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382章 敌诡乱我疆

第1382章 敌诡乱我疆

    “啊?”

    朱棣愣了,没好气的恼道:“人都丢了,有什么可妙的?”

    徐皇后轻轻拉住他的手:“隋越忽然带着慎海卫失踪,很有可能是接到了命令,陛下您也不想想,这个世界上,除了您和小叔叔,还有谁能命令他?”

    朱棣又是一愣,旋即大喜,直拍自己的脑瓜子:“对啊,对啊,俺咋就这么笨呢!除了谨弟,还有谁能让隋越那小子毫不犹豫的离开吉达!”

    “陛下谦虚了,这不还有您吗?”

    朱棣没好气的翻个白眼:“你还真别捧我,当初我让隋越先撤回来的时候,那小子咋说的?”

    “未得老爷允许,不敢擅离守区半步!”

    说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小子指定是去找苏谨那小王八犊子去了!”

    旋即兴奋的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直转悠:“很好,很好,谨弟果然没死,哈哈哈哈哈,朕就知道,朕就知道,这小子的命不是一般的硬!”

    “只要纪纲能找到隋越的行踪,朕就能找到谨弟!对,一定要找到隋越那小子!”

    见自己的夫君如小孩子般兴奋的躁动不安,徐皇后忍不住失笑摇头。

    自打小叔叔出事以后,这位枕边人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每日深锁的眉头和心事,又如何能瞒得住自己这发妻?

    好在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

    当初乍闻小叔叔死讯,不仅是夫君和儿子,自己也是伤心不已,背着他们偷偷落泪。

    如今几乎可以肯定小叔叔还活着,徐皇后心头的一块石头也算去了。

    拍拍手站起身:“臣妾也好久没下厨了,一会把炽儿叫来,咱们一家三口也好久没聚一聚,好好的吃口饭了。”

    “对,对,狗儿,去喊太子来——————!”

    乾清宫的晚宴,一家人吃的其乐融融。

    不过相较于父皇和母后的开心,朱高炽的表情就没那么丰富。

    倒不是他不想苏谨,亦或是不在乎苏谨,而是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恩师一定没事。

    他对苏谨的信任,丝毫不亚于朱允熥,哪怕他不知道苏谨有系统。

    不过看着父皇喜上眉梢的模样,太子爷也偷偷松了口气。

    至少最近不用担心父皇一个心情不好,就拿藤条来找他出气了。

    虽然他皮糙肉厚的不怕疼,但身为太子没事老被亲爹打屁屁,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哪怕打他的那个人,叫皇帝。

    去掉心头的顽石,朱棣终于能静下心来,全心全意的准备决战。

    趁着联众军暂时没有动作,朱棣果断下令卡契高原驻守的朱能部,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北上支援汉王的左路军。

    而将会接替他驻守的,是乌斯藏守备将管招兀吉尔。

    乌斯藏也开始频频调兵,封锁每一条险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数万大军兵锋直指边塞,杀气腾腾。

    同时郑和带着刚刚下水试航完成的铁甲舰,二次组成西洋舰队准备出海。

    虽然名义上仍旧是打着贸易的名义,但谁都知道,这支武装到牙齿的舰队,随时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一支恐怖的海上堡垒。

    筹备之时,朱棣只对郑和说了一句话:

    “保儿你记住,朕之西洋舰队所在,便是我大明海疆,寸步不得相让!”

    “臣,谨记!”

    朱棣知道英国佬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尽快做出部署,以应对来日大战。

    这些日子武英殿的灯火几乎彻夜不熄,不止是朱棣,朱高炽、内阁一众官员,几乎天天加班。

    任亨泰这时,却‘不识时务’的递上了奏疏,请求告老。

    倒不是他故意要给朱棣添堵,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前些日子国泰民安还好,他还能勉力对付公案。

    可随着战事随时告发,朝中所有官员都忙成了狗,老任也愈发觉得疲惫。

    他不担心自己熬到油尽灯枯,而是担心因自己精力不够,误了陛下的大计。

    老任提出告老也不是第一次了,朱棣也有过考虑。

    可无奈的是,他舍不得。

    这些‘苏系’出身的官员,太懂他想要干什么,想要怎么做了!

    洪武朝的时候,任亨泰就被苏谨深深影响,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他也被苏谨天马行空的想法折服,总是或明或暗的帮他。

    哪怕是再不喜朱棣靖难夺权,也强忍着恶心,在苏谨的劝告下出仕,助他一臂之力。

    可现在,他真的累了。

    朱棣也知道任亨泰的情况,知道这个时候不放手恐怕是不行了。

    就在他考虑一旦同意任亨泰告老后,将由谁来接任他的位置时,噩耗来袭!

    交趾叛乱!

    虽然大明帮助陈氏赶走了作乱的黎氏,几经辗转之下,安南最终还是再次并为大明的一部分,设州置县。

    但想要这片土地彻底认同自己是大明的一部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文化认同。

    朱棣也采取了很多办法,开办蒙学、允许科举、鼓励通婚、大量移民等等。

    但想要彻底同化,还需要很久的时间,可能是一代人,可能是几代人。

    但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阻碍和作乱是永远少不了的插曲。

    张玉能文能武,被他安排在交趾出任镇守,手握军、政大权。

    但他再有能力,也阻止不了民心思变,这些年一直充任救火队员的身份。

    哪里有乱子,就去哪里平乱。

    效果是有的,但也就那么多。

    但有了张玉在,至少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叛乱,乱到需要朝廷派大军镇压。

    哪怕有一些成规模的乱军,也对交趾驻军构不成什么威胁。

    但最近,交趾的形势忽然急转直下。

    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些乱军手上忽然多出来大量的重武器。

    迫击炮、五连发(栓动步枪)、半自动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火炮和重炮!

    就在张玉最新传回来的奏报上,就写着一道令朱棣震怒的消息——

    交趾叛军偷袭了清化港!

    不仅仅是偷袭,他们还抢劫、杀戮大量客商,虐杀了一个百户的守军,弃尸海边,鲜血将河道都染红了!

    “这群混账!不杀难解朕心头之恨!”

    但看着张玉附在奏疏后面的战情分析,朱棣的脸色变的越来越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