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1401章 沅陆县的十大富豪榜中,张道士必定有一席

第1401章 沅陆县的十大富豪榜中,张道士必定有一席

    孙伯民和德哥儿好奇地看着一切,如果不是村长带路。

    他们怎么也不信山卡里竟然有一个颇具规模的作坊。

    看着眼前一溜烟的青砖屋,孙伯民双眼睁得大大:“山子,这里就是作坊?”

    德哥儿感叹地说:“山子,本以为作坊小打小闹,想不到房子那么多,占地那么广,哎呀,这次总算开眼界了。”

    要说沅陆县的鸟粪肥料作坊,的确规模很大,占地很广。

    孙山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是想多占地,免得日后需要扩建还要批复来批复去,还要办手续。

    把地圈得多多,不怕周围的地被人买去。

    村长经过桂哥儿的翻译,知道老太爷说了什么。

    迈着老腿,汲汲上前说道:“老太爷,咱们的鸟粪作坊,在沅陆县独一无二,数一数二。别的作坊都没有鸟粪肥料作坊大哩。老太爷,这里制作出来的肥料,供应整个沅陆县的农田使用,肯定建得大大才行。”

    孙伯民认同地说:“村长说得对。全县的肥料从这里发货出去,搞大一些,应该的。”

    之后又跟村长讲起城里的流言蜚语。

    笑着说:“不少百姓都说大鸟村的后山是一座仙山,飞来拉屎的大鸟是仙鸟,鸟屎更是充满仙气,用到农田里,粮食才增产。村长啊,不少百姓好奇大鸟村的后山,还说如果有机会肯定过来看一看。”

    这种传言村长和小牙子阿爷还是第一次听。双眼放光,整张老脸充满了惊讶。

    小牙子阿爷激动地说:“老太爷,外面的人真的这么说的?咱们的后山真的是座仙山?哎呦,我看里面说不定真有神仙哩。”

    村长认同地说:“是哩,后山可大了。鸟粪坑,不,应该叫仙粪坑才在外面,里面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山,神仙在里面修行,所以才把仙鸟吸引过来拉仙鸟屎哩。”

    说到这里,村长好似想到什么,快速地跑到孙山跟前。

    拱手作揖:“大人,你说我们要不要在仙粪坑旁边建座仙庙呢?好好供奉,感谢神仙们恩赐仙粪。”

    双眼亮闪闪地看着孙山,充满了期待。

    孙山心一动,仙庙建不建无所谓,但完全可以一边生产鸟粪肥料,一边把鸟粪坑打造一个旅游景点,吸引有钱人过来瞧一瞧,带动一下沅陆县的CDP。

    人一来,吃喝拉撒睡肯定要跟上。

    在大鸟村的官道上,开一些旅馆啊,饭店啊之类的,百姓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过。

    还可以把鸟粪坑到作坊这块地圈起来,打造成旅游景点。

    可以收门票,增加衙门的收入。

    当然,也可以不收门票,大鸟村到作坊这段距离强制游客坐“景区大巴”,等于变相收门票。

    再建个仙庙,以供善男信女叩拜,顺便收收香油钱。

    嘿嘿,只要有人来,就不信没收入。

    孙山脑瓜子转啊转啊,全都是当代景区的经营模式,全都是对游客吃干抹净的经营法子。

    脸上却平静如常地说:“村长,你说的对。说不定后山后面的群山住着神仙,要不然也不会形成独一无二的鸟粪坑。的确应该建座仙庙,好好供奉,感谢神仙对沅陆县的恩赐。”

    村长乐呵呵地笑起来:“大人,那什么时候建仙庙啊?”

    孙山示意村长稍安勿躁:“莫要着急,建仙庙不是想建就建,得要找懂行的人看过才行。村长,你放心,夏收秋收忙完,再找人来看一看。”

    小牙子阿爷连连附和:“大人说得对,得要找懂行的人来看。”

    随后补充道:“最好找有本事的人先跟后山的神仙商量商量,最怕就是神仙不喜欢建的仙庙。这些事,得问清楚才行哩。”

    孙山:......

    小牙子阿爷的要求会不会太高啊?竟然还要找“媒介”来沟通?

    有没有神仙是一回事,主要找不到这样的沟通之人。

    这时候孙伯民忽然说道:“我看找张道长来看一看最好,张道长是个有本事的。”

    村长和小牙子齐刷刷地看向孙伯民,桂哥儿这么那么地解释一通后。

    张道长又多了两个信徒--村长和小牙子阿爷。

    孙山:......

    一失足千古恨。

    一开始本想甩锅给张道长,怎么事情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了?

    不仅没有打倒张道长,还让他的名气节节攀升,赚到盆满钵满。

    据德哥儿根据大头狗透露,孙伯民,苏氏重金求孙子,足足给张道长捐了10两的香油钱。

    尼玛的!孙伯民和苏氏一文钱都掰两半来花的,竟然白花花地捐了10两,神棍也太好做了吧。

    孙山高度怀疑沅陆县的十大富豪榜中,张道士必定有一席。

    这时候村长狠狠地拍大腿说道:“惭愧,身为沅陆人,竟然不知道这么一位有本事的道长,下次到城里,一定亲自拜访。”

    小牙子阿爷急着说:“村长,下次你进城,带上我。老太爷都说张道长有本事,那么肯定有本事。我也想去拜访拜访。好为我那个短命的儿子求求福。”

    心里念叨着:短命的儿子是个没福气的,自从他死后,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哎,真没福气,要是早点认识孙大人就好,说不定还能救回来。

    哎,天注定,短命的儿子是个没福气的,病入膏肓才遇到孙大人,大大的没福气。

    得找张道长好好算一算,让他好好安息,下辈子投个好胎。

    孙山:......

    算了,保持沉默好了。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聊,里面的人听到声音,打开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孙大朗和孙二杰急匆匆地跑出来,见到孙伯民,那一个激动:“老太爷,你来了。”

    也不知道为何,感觉老太爷比老爷亲切多了,见到老太爷就有老乡的感觉,见到老爷,只会怯怯。

    孙伯民“哎”了一声,高兴地说:“我来了,辛苦你们了。”

    可怜的孙定南,孙大朗,孙二杰三人,一直被丢在只有鸟拉屎的地方,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日子过得那一个苦。

    另一个同样苦的王管事急急跑到算跟前,激动地喊:“大人,你来了,你终于来了。”

    如果可以,恨不得扑到孙山的怀里。

    只有鸟拉屎的地方,跟流放没啥区别。

    之前村民在干活还好些,村民回家农忙,作坊静悄悄,这样的日子实在太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