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 第2116章 任前谈话!

第2116章 任前谈话!

    “小东,准备好去红旗区了吧?”

    雷鸿跃散会,回到办公室之后,就把杨东喊了过来,当面询问。

    这也是任前谈话。

    等杨东的任职公示期通过之后,大概也就是12月24号左右,杨东就可以去红旗区赴任。

    不过省委把闫静敏的公示期延长到了半个月,就是为了给杨东创造一周提前去红旗区的机会。

    杨东点了点头:“早就准备好了,其实从半年前就准备了。”

    “哟呵,这么说,你对红旗区很了解了?”

    雷鸿跃惊讶的看向杨东,有了一些好奇问道。

    他本以为杨东这半年时间在北春市政府工作,又负责办公厅主任,又负责扫黑除恶工作,以及打伞破网,根本就没有时间了解红旗区。

    他今天喊杨东过来,原本的意思是告诉杨东有关红旗区的一些事情的。

    但是没想到,杨东竟然口口声称了解红旗区。

    杨东面色复杂的看向雷鸿跃,苦笑一声说道:“我最先了解红旗区的就是债务。”

    “截止到今年的十月份,红旗区的债务已经来到了346亿元。”

    “其中,向上性债务高达125亿元。”

    “社会性债务高达170亿元。”

    “未偿还银行债务,本息总计51亿元。”

    “2011年红旗区的GDP为205亿元,财政收入为24亿元。”

    “而截至到今年十月份,前三季度红旗区GDP为178亿元,财政收入为19.75亿元。”

    “如果今年按照以往的节奏投资支出,那么到明年初,也就是截至到完整的2012年底,债务将会突破380亿元。”

    “在北春市几个市辖区和县级市里面,红旗区的债务已经超过警戒红线了,标准红线是280亿元,但红旗区已经达到了三百亿以上。”

    杨东有了宋晓峰在红旗区担任区长作为依托,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问宋晓峰,而这几个月以来张淇一直都和宋晓峰在红旗区,两个人一暗,一明,基本上把红旗区的情况都摸底清楚。

    因此,杨东此刻才能够在市长面前侃侃而谈,声称了解。

    雷鸿跃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收敛消失。

    红旗区的债务,的确太高了。

    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红旗区不吃不喝,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得十几年才能把债务还完。

    但这明显不现实,每年光党员干部的硬性开支就占了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再加上其他一些政府硬性要求项目,想要还债务不太现实。

    其实这已经是红旗区积极化债之后,所剩的债务了。

    怎么个积极化债法?当然是卖地了。

    卖地,拿钱,还债,然后恶性循环。

    雷鸿跃估计杨东上任之后,看到的红旗区的地图都是千疮百孔的,这里卖了,那里也卖了,想要协调发展,几乎不太可能。

    政府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你把地卖了,你收不回来了,就算收回来,价格更高。

    另外,卖了的地,人家可以开发,也可以不开发。

    还有开发到一半,企业没钱的,直接烂尾的。

    可以说,经商不容易。

    那么从政做政府的一把手,发展经济就更不容易了。

    要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能力,以及没有一颗大心脏的话,还真的很难成功。

    因此也不怪各级政府卖地,开发房地产。

    因为这是惯性思维下的所谓成熟模式(懒政的必然结果,照抄发展模式。)

    “你去红旗区任职,有思路吗?”

    雷鸿跃看向杨东,沉声问道。

    他想看一看杨东究竟要怎么发展红旗区,尤其是在拥有这么多欠债的情况下。

    “市长,红旗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跟庆和县完全不同。”

    “庆和县底子薄,但是债务本身不高,所以发展起来不难。”

    “但是红旗区作为北春市的市辖区,主体行政区,又要承担部分副省级城市的职责,所以债务高,也很正常。”

    “但是债务高,往往意味着不被投资人信任,投资红旗区有很大风险,投资人会观望。”

    “因此想要发展红旗区的经济,首先就要化债,不把债务化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继续投资大项目,下马大项目,那无异于火上浇油。”

    杨东开口分析着如何发展红旗区,以及如何化债。

    “你打算怎么化债?”

    雷鸿跃看向杨东,沉声问道。

    化债,是地方政府最头疼的大事了。

    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不同,中央政府掌握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宗商品以及战略资源,根本就不缺钱。

    但是地方政府只能卖地,要么就是发展换钱,但是发展起来的地方终究是少数。

    因此地方政府化债能力一般,因为自主权太少了,财政没有自主权,怎么化债?

    因此地方乱收费是为什么?也是穷到没办法了,不乱收费,连单位部门工资都发不出来。

    还有为什么会吃掉投资商,为什么投资过来之后,直接把人家给生吞活剥了,不给人家正常发展的机会?

    因为穷,没有办法发展,没有时间发展。

    “以债化债,减支补债,借债生利。”

    杨东开口,说出十二个字。

    这就是他的办法。

    想要把债务控制在合理的情况范围之内,必须做到这十二个字。

    但十二个字,说容易,做起来很难,这需要上下一心,而且必须要有极强的社会稳定性,以及极强的政府公信力,还有非常高的营商环境。

    所以还是老话题,必须提高营商环境的清朗,才能有机会做到这十二个字。

    “仔细说说。”

    雷鸿跃听到杨东说的十二个字,更加好奇了。

    “简单来说就是把红旗区过去的债务项目利用起来,投资一些钱,让它运转起来,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生产价值,产生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尽可能的保证原来债务投资的项目不破产。”

    “当然政府需要做个判断,明确一下哪些项目已经无法重新启动,无法进行以债化债,无法产生盈利的可能性,那么对于这些就要及时抛售。”

    “对于那些还有可能盈利的项目,要花钱保住,要找到更合适的投资者,合作者,争取扭亏为盈,实现项目翻身。”

    “对于那些本身还在盈利,但盈利不多的项目,要找到新的办法,新的出路,以新的思想来催生更多的活水之源。”

    “同时要进行减支补债,这个减支指的就是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避免财政浪费,过紧日子,但紧日子也要过好,不能苦了自己的同志,以免心不齐。”

    “借债生利,指的就是通过对银行贷款投资国内外优质项目,甚至通过特定公司进入股市,投资股市,扩大化债的能力和范围。”

    “当然,这是有风险的,毕竟股市在这个东西猫一天狗一天,需要谨慎才行,但一旦盈利,成果也是数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的。”

    “不过这个暂且不谈,因为不在我本来的计划之内,能走正常渠道化债,最好还是走正道。”

    杨东避免走钢丝,避免刀剑跳舞,及时收回话题。

    但雷鸿跃已经听的冒汗了,杨东胆子还真大啊,还想让政府通过特定公司去投资股市,这要是赔了,裤衩子都没了。

    “你可不能乱来啊,小东。”

    雷鸿跃开口劝道,语气都有些发颤了。

    非是他胆小,而是杨东胆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