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安静!”
在喧闹声中,常务副区长薛红沉声一喊,会议室内的议论声这才小了很多,但还是有窃窃私语的。
薛红看向杨东,一脸无奈的问道:“我说,区长啊,咱们说话还是要讲究一下方法的。”
“但是,您说您能搞来一百个亿,我是真的没办法去相信啊。”
薛红实在忍不住,想要戳穿杨东的吹牛逼瘾。
但他还得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直接怼回去,毕竟对方是区长。
可是他真的很难受啊。
一百个亿,说搞来就搞来,你以为钱是纸吗?说有就有?
而且一百个亿是什么概念?
那基本上是红旗区五年的财政收入总额。
如果按照北春市财政收入来看,更是北春市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
所以,杨东说要搞来一百个亿,没有人会相信的,也不敢有人真的相信。
别说是一百个亿了,就凭借现在红旗区的信誉程度,搞来十个亿都没可能,一个亿都很困难,一千万没准还有点机会。
所以,薛红实在忍不住打断杨东。
“同志们,是不是都不信啊?”
杨东笑着开口,看向大家伙问道。
至于薛红打断自己,杨东也不在意。
反正常务副区长,很快就会换人,自己也没有必要去过多搭理这个薛红。
“区长啊,我虽然尊重你,但的确不敢相信啊。”
第一个开口的就是宋晓峰,此刻连宋晓峰都吃惊到不敢置信的程度,也真的无法去相信啊。
一百个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如果红旗区有一百个亿的话,那真的能够逆天改命了,至少很多投资都可以启动了,恢复了,一些烂尾楼项目也可以重新开工了,也能还一部分债务。
当然红旗区欠了三百多个亿,想要一次性还完,那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
就算不提向上性债务,只说社会性债务和银行贷款,那都有两百亿了。
杨东搞来一百个亿,也只能还一半的债务,更不要说这笔钱不可能都用来还债。
“我们也不敢相信啊。”
江梦婷此刻的心态也被杨东搞的七上八下的,实在是很难受啊。
她以前是在省财政厅工作的,对于财政格外的敏感。
而且她可以笃定的说,北春市财政不可能给红旗区一百个亿,因为北春市一年的财政也不过才四五百个亿而已。
省财政的情况,她比红旗区任何人都了解,基本上也不可能给红旗区一百个亿。
因为吉江省财政一直以来都很一般,每年也只有八百亿的财政收入,就算有ZY转移支付财政多达上千亿,但也不够一个省的发展。
所以,吉江省财政不可能有这个闲钱给红旗区。
红旗区只是北春市的一个市辖区而已,又不是省代管县,更不是省管县级市,更没有必要从省财政拿钱。
那…
杨东还能从哪里要钱?而且是一百个亿啊。
难不成直接从京城里面,从Zy层面要钱吗?
杨东有这样的背景和本事吗?
她不觉得杨东有这样的本事,毕竟也只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婿而已,本身又是个草根子弟,哪有这么大的脸和面子?
“信不信,不重要。”
“能不能做到,很重要。”
“反正我把话放在这里了,两块地皮不能参与竞标,也不能卖掉。”
“但是你们担心的年终奖还有工资绩效等情况,放在我身上,毕竟我是区政府第一负责人,也是法人,我来负责。”
“如果我做不到,你们让一千多名的党员干部,公务员,来找我。”
“就这样,这个话题不聊了!”
杨东说到这里,直接敲了桌子,这叫敲板。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霸道又直接。
阿克力建区长如此强硬的这么做了,他也没办法说什么了,只能按照杨东说的办了,但是如果最终真的没钱了,那这个责任肯定是杨东承担的。
因为杨东已经明确表示了,这个责任他背负。
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就行,反正都是公家事,也没必要那么苛刻。
江梦婷也不说了,她也在等,等杨东有没有这个本事和能力,把年底的这一大批财政项目解决掉。
且不说一百个亿的事情了,毕竟不现实。
只要杨东能够搞来五个亿,她就佩服杨东。
否则她这个财政局长,也没法干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营商环境,首当其冲就是区分局,你们要做的事情,以及要履行的任务量,很重。”
杨东换了话题,直接看向区分局的局长,也就是副区长唐海英。
唐海英静静地听着杨东的下文。
“你也知道北春市已经搞了大半年营商环境的整治,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以及监督司法执法,纪检,宣传等工作。”
“在北春市的时候,这些事都是我负责的。”
“那么我们国家讲究政治的延续性,政策的延续性,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
“所以我决定在红旗区也要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务必要让红旗区的营商环境变好,要让过来投资的企业家,商人,小个体,都能够正常发展,公平公正的经商。”
“因此,区分局,还有区司法局,区发改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包括区商务局,你们要联合行动,联合监督落实有关营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由我挂帅,担任红旗区营商环境整治委员会主任,由宋晓峰区长担任委员会副主任,由唐海英副区长担任副主任和前线指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营商环境治理期。”
“要整治和治理的关键在于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和安排,吃拿卡要情况的屡禁不止,贪污腐败性质的违法违纪问题,以及懒政躺平式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还有经商环境的恶化。”
“要把这几大块,突出集中治理。”
“红旗区已经穷了半个世纪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红旗区已经成了北春市的累赘和包袱,从建国初期的北春市第一区,慢慢堕落成为倒数后三名,甚至可能要勇夺倒数第一名了。”
“这不行!”
“我杨东是个要脸的人,我在庆和县期间,让庆和县从国家绝对贫困县变成国家百强县。”
“现在,我到了红旗区,那么我就要让红旗区从落后的副省级市辖区,变成国家模范市辖区之一。”
“五年,五年的时间,一定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
杨东高声阔论的举起手,伸出一个巴掌,掷地有声的宣布着。
“做不到这个目标,我,包括在座的你们,都是红旗区的历史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史不会给北春市,更不会给红旗区,第二次机会。”
“把握不住,结局就是一辈子穷。”
“我有很深的乡土情结,我是东北人,我不希望以后任何人提到东北,五年,十年,二十年,都用贫困落后来形容。”
“上个世纪初,东北的发达程度,亚洲第一。”
“我们一代代人,有一代代的使命,但这个使命,绝对不是让东北跌入谷底,成为躺平的反面乌托邦。”
“这片土地挥洒了祖辈的泪水与汗水,更有无数先烈的血水。”
“要让东北真正的实现振兴发展,我希望是从庆和县开始,红旗区要接好第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