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无敌六王爷 > 第1448章 贯穿

第1448章 贯穿

    宁王前往宁地的几年时间,仗着辽地的资助。

    如今也完全称得上富足之处。

    虽说天寒地冻的,然而土地多,资源多!

    加上能种植从辽地引进的新品种,加上只要去新宁地,都能成为坐拥几百上千亩的超级大地主。

    以至于新宁地用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攒下了成堆成堆的粮食!

    除此之外,广宁城还在那修建了两座炼铁厂,以及一些石油提炼中心。

    就连铁路线,也在勘测。

    等跟新宁地彻底贯穿了,新宁地的资源就能源源不断的涌入到广宁城。

    粮食,生铁,石油。

    这都是大庆所需要的。

    而新宁地,则需要大庆运过去的各种手工业的生活物资,用来点缀生活。

    毕竟大家吃饱穿暖后,总得有一些追求。

    只不过宁王明显在走扩张路线,就连一部分鞑靼人,也都被宁王给改编了。

    总之。

    宁王如今所控制的地盘,已经曾经的大庆南北方了。

    庆皇有些恍惚。

    “都有十几个行省那么大了,老三还是挺厉害的。”

    庆皇并没有过度担忧。

    因为亲王当做藩屏,这本身就是庆皇自己设计的护卫体系。

    只不过……

    如今大庆的版图,有点超越了自己的想法。

    “昔年大胡帝国的版图,比咱现在大庆大多了,可没有几十年,自己就玩崩了。”

    庆皇说的相当认真。

    “一来是胡人本就谁都不服谁的习惯,没有主次之分,二来版图太大,着实难以治理。”

    “如今咱们大庆,不能犯下这个毛病,哪怕学昔年的周天子分封天下,也不能学胡人玩内斗,自己玩崩了自己。”

    秦风相对轻松一些。

    “父皇,时代已经变了。”

    “先不说主次之分,大庆的制度优越性如今已经彰显的无以复加,只要中枢这里没乱搞事儿,按部就班,新宁地至少上百年与大庆不会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宁王的世子等成年后,多半也会进入到内阁学政。”

    “其次,如今随着铁路、汽车、飞机的逐渐应用,若真有急切事务,也不至于两地交流一次至少得半年的时间。”

    “既然能缩短两地交流频率,那么就不会有太大的事儿。”

    “况且,广宁城正在铺设通往新宁王城的电话线路,到时候等专线贯通了,父皇坐在京都,都能听到三哥的声音。”

    庆皇听此微微愣住,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电话着实是个好东西。”

    如今广宁城长途通信技术已经攻克。

    自然第一时间,也就设立了京都专线。

    辽地有什么事儿,能直接接到秦风这里。

    哪怕秦风在京都,也能遥控广宁城的一切事物。

    当然。

    范阳自然也是连通的。

    不过现在应该称之为京师。

    范阳城也从昔日的范阳城,变成了如今京师的一个区域。

    但京师想要彻底修建完毕,短时间来看不太可能。

    毕竟是奔着用千年的标准去做的。

    预计下一个五年计划,能将京师修建完毕,就已经很不错了。

    到时候是否迁都,得看庆皇什么想法。

    但双京制度,基本已经定形。

    只不过范阳城在修,洛阳城其实也在修,怕是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

    大庆从南北双京制,变成了三京制。

    这三座大城,也正好将中原腹地全部圈了进来。

    而且又因为有大运河,铁路的贯通,来往起来更加方便。

    但也有一点。

    就是现在天下间,早就出现了向海上发展的苗头了,海运的便利性是无可替代的。

    这也是范阳那边的京师,能够成为都城的关键原因之一。

    别看基本算是在大庆的偏北方了。

    可通过大海,运送物资的成本只是陆上运输的二十分之一。

    海上运两千里的花费,只相当于在陆地上运百里。

    这大大降低了岭南之地连通京都的成本。

    虽说京都到岭南更近一些,可相比于京师,成本也就加了一百里的区别。

    可有可无的。

    更不用说海船进京都,需要逆流而行一段路程,多少还是有些难度的。

    抛去这些,京师显然更有便利了。

    而且抽取南洋之地的资源,京师显然也相对比较方便。

    最最最最为关键的。

    京师那里,能靠着如今已经强大无比的广宁城,能有诸多隐形的好处。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也就是电话最先贯通的地方,庆皇也早已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

    “什么时候能铺设到老三那,还有老二那也铺设了吧。”

    秦风给出了精确的时间。

    “应该不会超过三年,都铺设了,而且除了专线之外,还有民用的线路。”

    专线自然是为了官方办事儿方便。

    而民用线路,则用来收回成本。

    毕竟商贸上的一些重要信息,来回能省掉一趟路费的钱。

    即便多花点钱打个电话,许多人还是愿意的。

    时间就是生命与财富,这句话在大庆也是一样好用的。

    庆皇点了点头。

    “那就是下一个五年了,如今京都的长江大桥已经贯通,咱觉得其实没必要将火车开到京都来,在江宁之地也挺好的。”

    庆皇说着京都长江大桥的事儿。

    其中修建时出了一些小插曲,但好在都克服了过去。

    迄今为止,大桥已经彻底建设完毕,成为了京都最为雄壮的景观之一。

    甚至已经成为了来京都必去的打卡点之一,如今大桥上卖同心锁的小贩们,早就发了家,在京都换上了大宅子。

    只不过。

    庆皇觉得大桥连通南北是好事儿。

    可火车承载着货物,从大桥上压过去,真的能承受得住吗?

    很有风险。

    万一压塌了,那就闹笑话了。

    打的是秦风自己的颜面。

    现在即便没有火车通过,也是没关系的,这座结实无比的跨江大桥,已经振奋了无数庆人的民心。

    甚至如今的庆人,都开始有些膨胀了,觉得庆人将无所不能。

    秦风倒是相当严肃。

    “塌了还能再建,火车却是必然要过的。”

    “未来的铁路,还要贯穿到大庆的南方。”

    庆皇眉头皱起。

    “可南方全是山。”

    “那就穿山而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