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
是秦王使者贾逵道出条件后,给到刘备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秦王刘璋的确没有想和他交兵的想法,也的确对辽东之地没有窥伺之心,确乎是打算扶立他成为朝鲜王。
让出辽西、右北平,辽东称王!
这是一个诚意十足的条件,刘备如是想着。
如果秦王说什么结盟之后,两不相干,辽西和右北平仍旧归刘备所有,那刘备大抵是不会相信的,毕竟辽西和右北平作为边郡,关系到幽州边防的完整度,刘备想就算刘璋再大方,也不会将辽西和右北平给他。
而今秦王索要辽西和右北平的土地,同时给出了王爵的条件,刘备相信了下来。
不过刘备还没有下定决心,他在宴会上向贾逵索要了一夜的时间用于斟酌,现在入夜了,月色泻于中庭,他立身中庭,斟酌思索起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答应秦王,那就需要放弃辽西和右北平,但可以得到王爵,能在辽东称孤道寡。
不答应秦王,而是去和袁尚、曹操联手,胜机或许有,但八成是五五开的局面,且袁曹刘三家合盟,三家旧日龃龉不小,不免难以相协,当是有较大的失败的可能。
答应下来,答应下来,刘备脑中的一个念头告诉自己,应下秦王的条件,就不必去冒什么风险了,可以还归辽东,在辽东称孤道寡。
一念至此,刘备不由叹息了一声,说来他的目标非是止于王爵,那九五至尊的位置,他也是有一二窥伺的心思在。
“大兄,你想好了吗?”
就在刘备犹豫不决的时候,张飞来到了中庭,向他呼喊了一声,不止于张飞一人,跟在张飞身后的还有赵云、田畴、田豫、牵招等人。
这里关羽不在,其人在刘备统兵南下后,留镇于辽东,为大军做着后勤补给的工作。
刘备目光一扫,他延请众人到庭院的亭子坐下,接着他对着面前的心腹文武,开诚公布道:“备有意和秦王结盟,绝了和袁尚的往来,不知卿等意下如何。”
张飞颔首点头道:“兄长,俺觉得可以,像袁尚这等人,同兄弟都喊打喊杀的,不是什么良人,我们和袁尚结盟就是与虎谋皮,一个不好,就会被袁尚所掩袭。”
“至于秦王吗,听说这人品性道德还不错,说出的话都是能做到的,如果他真的愿意将辽东交给大兄,并且让我们迁走右北平和辽西二郡的人口的话,俺觉得可以和秦王结盟。”
刘备微微点头,似乎同意了张飞的话,但他没有明言宣出,而是转头看向其他人:“诸君呢,可有其他的看法?”
“主公。”隐士田畴出言了:“主公所以兴义兵,讨群贼,是为了天下安宁,士庶安居,秦王亦如是也。”
“向着秦王出蜀地,平定凉州羌乱,克定李傕郭汜,一举一动莫不是为了百姓安康,动乱消弭。”
“主公与秦王所愿相通,此为一也。”
“再者主公和秦王同为宗室,流着的都是刘姓的血脉,而今如果主公不顾秦王的示好,去同袁尚这等贼子结盟,一来不免污了主公的名号,二来恐怕会惹来天下人的耻笑。”
“所故臣下以为,主公理当与秦王结盟。”
“子龙呢?”刘备眉目含笑,他看向了赵云。
默然不语的赵云,听到刘备的问询,他拱手应道:“主公,云以为张将军和田先生所言极是,主公宜从之。”
“子龙,你的看法呢?”刘备用着近乎盘问的语气,向赵云征询道。
“云以为。”赵云语气坦然,直言道:“如今秦王据有巴蜀、关陇、如今河北大半州郡也归于其手,大势已成,有了强秦的派头,就算如今我们和袁尚结盟,小挫并击退了秦军,但来日秦军卷土重来,孰可敌之。”
“是故,眼下秦王即是示好于主公,当是受之为宜。”
“嗯。”刘备点了点头。
几个人的回答,张飞是从道德层面上愿意和秦王结盟,田畴是从仁义方面觉得和秦王结盟为宜,赵云则是实际一点,认为秦王太强了,这一次侥幸击退秦军,下一次秦军复来,如何是好,就算下次再侥幸赢了,可天知道能不能一直赢下去。
有句话说的好,你赢赢赢,赢到最后输光光。
不如趁着现在手头上还有筹码,秦王给出的条件还算丰厚,干脆的应下秦王的条件,好过来日追悔莫及,悔之晚矣。
“诸君的建言备知晓了。”刘备总结陈词道:“这不管是从时局,还是大义出发,均是与秦王结盟为宜……还有一点,如此,河北能够早日安定下来,我本家涿郡的父老也能早日休养生息。”
“主公仁德。”田畴起身,向刘备致礼。
“就如此吧,诸君早些歇息,明日我当向贾逵吐露心迹。”刘备心念通达,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早些歇息去。
回到居所后,刘备坐于榻上,思索起了今夜自己做出的决定是否正确。
说来他心中还是一点不甘的,毕竟同秦王结盟,就是放弃了对九五至尊的追求,也放弃了他年少时候的梦想——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罢了。’刘备仰面倒在榻上,虽然没有羽葆盖车可乘,但也有王侯所坐的安车,也算是稍稍弥补了他的遗憾。
对于秦王上表天子,以他为朝鲜王一事,是否会得到来自天子和朝廷的应允,这一点刘备没有任何的怀疑。盖因他这个朝鲜王,不需要许都朝廷的承认,只需要秦王的认可就可以了。
秦王大势已成,当有天下!
来日,就算许都朝廷不应允不承认他的朝鲜王,等到秦王登临大宝,成为了九五至尊,秦王允诺给他朝鲜王,到时候自然是会赐下。
刘备相信秦王的信义,也是秦王过去行事,从来不出虚言,不说骗词,应下的事情早晚有实现的时候,所故刘备宽心的很。
再者,因一朝鲜王,使得秦王失信天下,料来秦王所不为也。
第二日。
当贾逵被刘备召见,入坐之后,他听到上首刘备言道:“贾君,备身为宗室,自当以汉家天下为先,如今袁氏篡居河北,内残士庶,外接戎狄,这是人神所共愤的。”
“是以,备愿与秦王结盟,共讨袁尚。”
“今遣使者孙乾,与君同去面见秦王,以表备之心意。”
贾逵出席谢道:“将军以汉家天下为重,又心怀百姓,逵代河北士庶谢之。”
“说来逵此行前。”贾逵脸上带着笑意,说出了他出使前刘璋对他说的话:“大王对我言道,刘将军仁德之人,必会以河北士庶为念,所行但求河北早日平定,逵惭愧,当时逵心中有所不信。”
“今刘将军应下结盟一事,足见我主所言不虚,刘将军确乎是一位心怀士庶,德行超群的仁德之士,伟丈夫也。”
军情紧急,不容迟缓,因而贾逵当日就和孙乾踏上了南下的道路,以求早日面见刘璋,将刘备愿意结盟一事上陈。
……
河间同渤海的郡界处。
刘璋统帅大军至此,接见了为他扫平渤海的甘宁。
“兴霸,孤未来迟否?”刘璋调笑道。
“大王来的正当时,渤海为某扫平,河间国已是风雨飘摇,只待大王亲至一击也。”甘宁上前,扬笑了一句。
“哈哈哈……”刘璋扬声大笑,笑声中是无尽的快意。
河北二袁,袁谭困居平原郡,外加大河以南的青州部分郡县,袁尚退守河间,所拥不过河间和幽州部分郡县,均是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况,就待刘璋倾力一击,河北当可遂定也。
而河北若下,天下就没有人可以挡住刘璋的兵锋了,刘表、孙策是不行的,就算是曹操,在成了气候的刘璋面前,只怕是也无回天之力了。
只需扫定了二袁,安集河北。
为了荡定河间国,刘璋召集了一次文武大众的会议,商讨起了如何迅捷且快速的拿下河间国。
“大王,袁尚据守安平县,这是打算以安平拖延时日,挨到大雪落下,然后我军不得已退走,应当趁大军初至,士气正盛,四面围攻,以求一举克之。”郑度给出了他的建议。
“不可。”成公英反对道:“安平为袁尚经营,城池牢固,不易轻下,臣意先扫荡河间国其他的县城,使得安平成为孤城一座,袁军军心崩散,然后再行攻城。”
“臣意亦是如此,先拿下河间国的其他县城为上,且最好是拿下幽州,让袁尚绝了北窜的念头,如此一来,安平都不用攻伐,只需明公遣使一人,袁尚绝望之下就会出降。”法正循着成公英的建议补充了一句。
“幽州有审配在,辽西有刘备。”郑度担忧道:“如果我军攻伐审配,刘备必然惊疑,毕竟拿下审配后,就轮到辽西了。”
“如此一来,说不定刘备惊疑下做出和袁尚结盟的事情来,前面就听说他们两家有使者开始来往接触了。”
法正笑了笑:“刘备处大王也派遣了使者,如果刘备不怎么愚蠢,有中人的才姿,想来刘备都会应下大王给出的条件。”
说到条件二字,法正感到有些不解,毕竟刘璋给到刘备的条件实在是太过丰厚了,和两家的实力对比差距太大了。
让法正来对付刘备,他给不出朝鲜王外加辽西、右北平士庶的条件,他觉得只需要凭借秦军强大的实力,同时对付袁尚和刘备也不是什么问题,用不着给出太过优越的条件。
想着刘璋给出的条件,法正接着言道:“就算刘备不识时务,不顾和大王同宗的情谊,强自和袁尚联手,也不过是给我军造成一点阻碍,影响不了大局。”
说刘备,刘备的使者就到了。
“刘将军使者孙乾请见。”帐外通禀了一声,引去了帐内众人的目光,大家纷纷看向帐门。
刘备遣使,是来言说结盟的事情,还是为袁尚说项,说动两家罢兵呢?法正、成公英、郑度等人目光闪烁,思索起了孙乾的来意。
“传。”刘璋挥了挥手,放孙乾入帐。
孙乾踏入帐内,见到了那位年轻的秦王,如今三十而立的刘璋,蓄着短须,说来也不年轻了,但和刘璋当下的权势相比,他的年龄确乎是小了些。
“臣孙乾,见过秦王。”孙乾致礼道。
“孙君不必多礼。”刘璋态度和洽。
致礼完毕,孙乾干脆直白的道出了来意:“孙乾受命于刘将军,前来此地同大王商讨结盟一事。”
原是结盟来了,一众揣测孙乾来意的帐内文武,或是面露喜色,或是心中快意。
毕竟刘备愿意和同宗的刘璋联手,那么一来袁尚就失去了一个助力,二来袁尚的后方就不安定了。
这是一件好事啊!
大好的事情!
延请孙乾入座,刘璋同孙乾商谈了起来,结盟的条件还是之前的条件,不过有孙乾这位刘备使者的到来,两家就可以正式定下盟友的关系了。
即是刘备断绝了和袁尚的关系,同自家结盟,刘璋打算放开手去干了。
他发出了多道命令,一道发往常山国,让牵制幽州的吴懿、张任,兴兵北上,去攻打审配驻守的蓟县,将幽州拿到手里。
一道是发给身前的甘宁、沈弥、娄发等人,让诸将各统本部兵马,去为他略定河间国除却安平县外的地界。
再就是袁尚固守的安平县,刘璋亲自出马,统帅数万精卒,趁着袁尚还盘算着固守以待时机的时候,将安平县围困了起来,不给袁尚遁走逃窜的机会。
死掉的袁尚才是好袁尚,也唯有除掉袁谭、袁尚等袁绍子嗣,归降于刘璋,但仍旧心怀袁氏的官吏,才会绝了私下里暗搓搓的心思。
且知道,自袁绍以来,宽纵豪族,苛待庶民,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吏,多是心中还向着袁氏,不过是碍于秦军势大,为保家族,才不得已归降了刘璋。
而刘璋约束豪族,打压士族,权贵官吏自然是有所不满,怀念袁氏统治时候的美好时光。
如今,刘璋就绝了这些人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