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283 我杀我自己

283 我杀我自己

    微信当年发展曾经碰见一个很现实的上限问题。

    智能手机不够多,诺基亚等手机又难以支持。

    如今对于短视频来说,智能手机是够多了,按照艾瑞咨询等第三方机构的调研,2014年1-11月的4G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1.4亿部,但受套餐及流量费用影响,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还不足10分钟。

    有意思的是,按照抖音对用户行为的追踪,白天和晚上的使用时段明显更多,中午和傍晚则显著减少,再细化到由Wifi万能钥匙导流来的用户,他们在中午、傍晚的使用比例反而又高于其他用户。

    抖音内部的判断就是,白天能蹭公司网,晚上能用自家网,中午休息或者傍晚下班则因顾虑流量费而减少了使用。

    至于Wifi万能钥匙侧的用户,他们在中午和傍晚更倾向于通过Wifi分享使用抖音。

    国内目前对于提速降费的呼声很高,也看到一些上面的回应,如果明年能够有效达成,考虑到4G基站与Wifi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抖音对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的目标是提高到20分钟。

    俞兴对于明年的4G与短视频发展是相当乐观的。

    这不光是因为快手“曾”用下沉打法成功过,也是因为现有4G发展的特殊情况。

    国内在4G牌照正式下发前已经拥有超过9000万的4G用户,其中占据90%的又都是移动用户,因为需要保护和优先发展自主研发的TD-LTE标准,移动已经先跑了一段路,而随着竞争的解禁,联通和电信也必然要在4G赛道上大力追赶。

    随着运营商的发力,再加上智能手机品牌的出清淘汰,明年的4G用户极可能会超过3亿。

    俞兴甚至觉得,3亿都估保守了,小米已经推出红米,华为已经推出了荣耀,明年的4G普及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数百元价位的产品。

    虽然智能手机大发展,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屏幕都有720P乃至1080P的分辨率,但受限于带宽,抖音今年和竞品对于流量的处理都是类似的。

    包括快手、秒拍、微视等等,大家一般都是360P的默认清晰度,能够在200-300kbps码率下实现流畅观看,单条15秒视频消耗的流量大约450-675KB,而根据机型还会提供480P选项,码率控制在300-500kbps,流量消耗约 675-1.125MB,能够兼顾画质与成本。

    碳硅数据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既能根据用户的网络情况及时调整分辨率,也在视频压缩技术方案上一直在进一步优化,比如,针对舞蹈类视频增加了运动补偿,减少动态模糊,音频上也采用AAC编码和码率限制,甚至还留出了仅保留单声道的选择,可以进一步节省流量。

    抖音在分辨率这方面的判断是明年下半年可以做480P的默认,而等到支持H.265的设备更加普及之后就能进一步为高清化的720P铺路了。

    徐欣听俞总聊了很多,既有对当下工作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等到这天晚上回到家里,她琢磨着白天听到的种种情况,再在手机上一一上手抖音、微视、快手、秒拍等短视频产品,也就开始留意各自软件上的诸多细节。

    微视有360P默认,快手没有关闭声道选择,秒拍好像不能动态切换码率……

    “嗯?乐音为什么……”徐欣把玩到乐音的时候习惯性的浏览各种设置,忽觉奇怪,“乐音默认就是480P啊。”

    她思考了一会,把这个发现带着疑问用短信发给了俞总。

    “是啊,480P也能做,但我们做了不同范围的A/B测试,360P的次日留存率要高出来10个点。”俞兴回复的很快,没有谈乐音,只是谈自家在这方面的决策理由。

    徐欣盯着俞总的短信看了好一会,又再次体验阿里的乐音,心里出现一个判断,阿里的技术水平肯定是有的,但它到底能不能老老实实为用户服务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回看微视,觉得反而是企鹅可能已经在1.0版本踩过坑又反思了,这方面的表现更好一些。

    徐欣陷入思考,技术与市场的适配问题很容易被忽略,这会成为短视频竞争里的决定性因素吗?

    她心里忽然又想起另外一家碳硅,“九州”同样是很重视用户体验的。

    良久之后,徐欣自言自语:“傲慢,是傲慢。”

    然后,她听到旁边冷不丁的传来搭话声。

    “什么傲慢?谁傲慢了?”

    李松翻着文件,随口问了句。

    徐欣吓一跳:“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天天神出鬼没,不知道在干什么!”

    “啊?”李松有点委屈,自己又不是钻墙钻回来的。

    “是阿里,说起来,阿里确实是第一次‘自主’的做内容和社交平台。”徐欣的注意力迅速回到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之上,又谈了谈今天与俞总的会面,以及产品的使用细节。

    李松这么一听便笑道:“我要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我也傲慢啊,他临港算老几,不过是卖软件求生的草根罢了,他企鹅算老几,即时通讯就被干走一半,其它的像什么微博,不过是我的流量池,快手之流还在土里刨食,又能算什么?”

    “我要是阿里,那肯定要一统国内电商市场,放眼全球与谷歌、脸书之流争雄。”

    徐欣听着丈夫略显夸张的语气,怔了一会也不由得点头赞同,没有公司是完美的,傲慢也好,大公司病也罢,就乐音目前的表现来看,尽管表面数据不会差,但后续确实要打个问号。

    “哎,你今天去临港怎么没说一声啊,你要是说了,正好问问他对360和酷派合作做手机有什么看法。”李松有些遗憾,他虽然近期一直在挖掘乐视的情况,但对于最初尝试做空的360也有余情。

    徐欣斜了眼丈夫:“你怎么不直接问?”

    李松摇摇头:“临港那么忙,汽车要上市,短视频也在疯狂竞争,我之前就麻烦他很多次,现在都不好意思打扰了。”

    徐欣拿过手机:“没事,我好意思。”

    李松刚要点头,忽然反应过来:“你好意思,你用自己手机啊,你拿我手机干什么?”

    但他终究还是半推半就的看着老婆用自己的微信给俞总发消息。

    就在这个月16号,360和酷派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前者投入4.09亿美元获得45%的股权,双方将会共同运营手机品牌“大神”。

    这被视为360再次试图向硬件与线下跨界扩张的标志。

    360这么搞不是第一次,它在2012年就和阿尔卡特、华为等手机厂商合作做特供机,但一直没有产生什么反响,如今“贼心不死”倒也不是那么让人意外。

    只是,相较于以前搞特供,这次投入巨资的成立合资公司似乎更能彰显决心。

    李松很想听听俞总对这件事的判断。

    很快,俞兴的回答就过来了。

    “肯定做不成啊,智能手机本身竞争就愈演愈烈,一个搞软件的,一个搞硬件的,只会同床异梦,360就是想找代工厂,酷派肯定不会甘愿这样的定位,这种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手机厂商的媾和压根不可能成功。”

    俞兴用闲聊的语气给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判断。

    李松和徐欣面面相觑。

    俞兴又发了第二条语音:“再说了,看360过去搞的这类动作就没成功过,实在没有理由相信它这次能有突破,等着吧,肯定是一地鸡毛。”

    李松听着最新的回复,心里又转起了关于360的小九九。

    他本来就不怎么看好这两家合资的动作,现在又有了俞总的判断作为佐证,也就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更有信心了。

    李松和徐欣讨论了一会,称赞道:“俞总的眼光一向是好的,他连炒股都能炒出利润,真是可见一斑啊。”

    徐欣闻言笑道:“这个倒真是值得夸,我白天见他的时候还聊呢,啧,还真成临港小股神了。”

    碳硅集团董事长抄底比亚迪股票成功,这成了圈内圈外的谈资,不过,很多人不知道那笔资金实际是出自DLF基金会,还以为是俞兴自己或者用了公司的钱炒股,由此还带来些非议。

    只是,炒股能赚钱,非议就是少数。

    当炒股不赚钱的时候……

    十二月的最后一周,比亚迪继离奇暴跌之后忽然再次在二级市场承压,被最新的消息打断回暖的股价。

    28日上午十点钟,华夏互联网知名论坛的百晓生有匿名用户举报,贴出比记通过伪造手续等手段获得国补的证据,剑指骗补行为。

    600辆K9电动大巴为了赶在今年6月30日前获取行驶证,以便申报每辆100万的补贴,通过几十辆车就完成全部车辆的上牌流程。

    这篇帖子里显示,这次的动作涉及到比记的绿色交通事业部、经销商、金陵车管所工作人员。

    作为一家已然是比较“传统”的互联网网站,尽管微博发展火热,微信和微聊强力对峙,但百晓生在互联网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也让某些重磅内容有着极其广泛的传播力。

    帖子是10点钟发的,仅仅5分钟,比记的股票就骤跌了6%,市值蒸发超过40亿港币,直让某些媒体惊呼,百晓生正在主导又一次对比记的做空。

    空头之王过山峰没来,但真实之王百晓生来了。

    半个小时之后,这则举报已经散布开来,而比记也迅速的给予回应,否认内容,称之为未经证实的材料。

    同时,比记也在联络各路网站和媒体,希望把热度往下压一压,微博、微聊、微信等渠道都还好说,但让公关部没想到的是,他们在百晓生这里碰了钉子。

    为什么没想到?

    因为……百晓生背后的那位应该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己人啊。

    不管是俞总来鹏城的交流,还是彼此专利的合作,乃至更大层面的新能源阵营,这件事都不应该有阻力。

    公关部没有联系上俞总,立即把这件事往上汇报,而副总裁赵克俭得知情况后便把这个活接过来,他倒是没有立即联系俞总,而是再次联系百晓生网站,希望尽快解决问题。

    然而,他同样碰钉子了。

    赵克俭考虑到近期股价的动荡,不再犹豫,直接拨通了俞总的电话。

    他简明扼要的说明情况,希望俞总和百晓生先把事情压一压。

    俞兴静静聆听,等到对方说完之后问道:“你说什么?”

    “啊?这……俞总,我意思是,考虑到这种言论的不良影响,我们希望你能……”赵克俭愣了愣,再次陈述请求。

    俞兴打断道:“我的意思是,你和我说这个干什么?事情是真的吗?牵涉到什么人?你们内部要怎么处理?股市不会因为一则没来由的帖子就震荡,那个帖子我已经看了,内容很详实,证据链也很自洽,如果你们希望百晓生的舆论热度降低,最好直接把最快的处理说明发上去,百晓生有公司之间的渠道。”

    赵克俭没想到俞总居然是这样的态度:“俞总,你,你……这不应该是你……”

    俞兴见对方这样的表现,最后说了句:“就这样了,还有什么想说的就让王总自己跟我说。”

    他直接挂了电话。

    赵克俭捏着手机,脸色涨红,嗓子里憋了一股火。

    他犹豫再三,还是直接去找老板,把来龙去脉全部说了出来。

    赵克俭见老板陷入沉默,提出想法:“王总,我们没说不处理,只是希望处理的同时降低负面冲击,俞总这也,这也……太没人情味了。”

    他又补了句带着个人倾向的揣测:“怕不是俞总在顾忌我们新车的销量影响吧,都要做30万的价位了。”

    王川福皱了皱眉:“出去吧,不用找他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赵克俭有些不甘心,这明明就是俞兴一句话能压下去的事。

    “把事情查清,最晚今晚出公告。”王川福再次给出处理意见,“走百晓生的对接渠道把事情说清,有盖子就掀盖子。”

    赵克俭无奈的点了点头,知道老板是不会打这通电话的。

    不过,他在再次登录百晓生论坛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一件事,俞总自己还买了很多公司股票呢,他这次不愿处理实在是连他自己的利益也损害了……

    这特么的,他图什么啊……

    赵克俭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继续应急处理突发事件。

    与他同样心情的是DLF基金会的余凯,他第二时间打通俞总的电话,询问之前资金的操作。

    “没动,还放着呢,股价这不是跌了么?”俞兴回复。

    余凯有点急:“不是,俞总,你就这样看着股价跌啊……你这,你这不是你杀你自己吗?你这就看着百晓生做空你的股票啊!你就控控百晓生的舆论啊!”

    俞兴笑道:“这点小做空算得了什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说是它了,就算我自己,也随它去。”

    余凯第一反应是俞总在吹牛逼,但随即竟然隐隐相信他这样的表态。

    罢了,随它去,随它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